【导语】家庭暴力会对孩子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影响有多大呢?
恰好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初中2年级的小男孩。孩子妈妈讲,平时对孩子管教很严,
因为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寄予的希望很大,所以有时候难免会体罚,动手打几下更是常有的事。
对于孩子的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妈妈是有准备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孩子拒绝说话,拒绝沟通,问急了,有时候只用一个字回答,或者装作听不到。
在学校里,老师也反映,孩子语言沟通能力有问题,这时候妈妈才有些慌了。
咨询过心理专家,说孩子可能有一些“选择性缄默症”的疑似可能。孩子的语言系统是完整的,但在需要交流的场合,却拒绝说话,这种因为焦虑或极度心理压力,表现出的沟通障碍,可能就是一种选择性缄默症,背后原因可能是家庭问题,家庭矛盾增多等引起的心理障碍。
虽然只是疑似,但也足够引起这位妈妈的反省,如果孩子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发育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敏感时期,会带来很多不可控的行为障碍。
时间可以愈合心理伤痛吗?
大学同学向我倾诉过自己的往事,她小学5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在后组家庭中过得很是糟心,新的家庭里要面对新的关系,这对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有些难,总是觉得束手束脚,父母一如既往的争吵,她一如既往的成为“撒气桶”。
初中以前,在家里就没睡过安稳觉,带着惊恐入睡,却总是在噩梦中惊醒。带着压抑进餐,吃什么都味同嚼蜡。父母刚生下一个弟弟后,她就选择住校了,这一住就是6年整,直到大学离开家。
我问她被父母打过吗?她说,谁小时候没被打过呢,只不过有些打的没道理,有些打的太随意,有些打的不那么令人心服。真羡慕别人家孩子,挨打后,父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着哭,陪着哄。她说,小时候要是有人这样哄我,那我宁愿整天挨打。
20多岁了,离开家久了,虽然父母对她不像小时候那样苛刻了,但她心里也没觉得关系近了多少,相反,至今还听不得别人在她面前讲父母多么多么疼爱他们。每次同学对着手机里父母撒娇的时候,她都悄咪咪地躲得远远的,表面上是礼貌,其实是心理过敏,
三种错误家庭抚养方式
有人说过:并不是只有经历风雨才学会坚强、独立、成熟。被完整的爱过的人才会内心强大,从小内心残缺不被接受都是假成熟。这话深得我心!
幼小的心被接受才会成熟,最怕三种家庭错误抚养方式:1、被过度的教育。2、理想的矫正和压迫。3、家庭暴力。
这三种家庭环境压力下,幼小的心理年龄就会停止发展,他们可以选择叛逆,但更多的可能选择缄默,幼小的心灵正处在积蓄阳光能量的季节,却总是关起门来独舞,越长大越孤单成为必然的结果。
别怪他们内心冰冷如霜,也别怪他们脚步踟蹰不前,因为他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审视一下我们的内心,如果没有小时候看见过幸福的模样,长大后又怎么能够复制粘贴这种幸福。
科普“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的危险信号:
1.在某些场合不讲话;
2.在家里或者其他舒服的环境中可以正常讲话;
3.不讲话干扰到他的学习和社交的能力
4.儿童出现颤抖、僵硬的状态;
5.不语症持续至少一个月;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复杂的言语方面的心理障碍,在生理方面的原因,有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选择性缄默症患者有言语发育迟缓,或者是发声障碍。对照研究发现呢,他们有50%是言语不成熟的,42%是有遗尿行为的,15%是癫痫或者是脑电异常,13%有智障家族史。
结语
尽管很多学者会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缄默的问题就会自行好转了,然而,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伴随着强烈的内心痛苦,和小伙伴不知道该如何交流,害怕自己出错等等,有的孩子直到上了中学,一直缄默不语,因此家长的改变越早越好。
原创文章,作者:HZOCF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