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描写游戏的好句子大全)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大家好,我是千妈。

昨天星期天没事,在家整理以前的照片。

翻到千寻小时候的照片,满满回忆杀,好多我们在绘本馆讲故事的精彩片段,如今透过电脑屏幕仍能感到当时的温暖。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照片里我们正在玩一个语言游戏,穿蓬蓬裙的小丫头假装站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语言惟妙惟肖描绘着不同的词语。

我推推她爸:

“你还记得不,小丫头当时滔滔不绝的灵思妙想可把我们惊艳惨了~”

“怎么不记得,就是讲完那本绘本后,我想想,叫什么名字来着?”

“《小饼干的大道理》。”我提醒他。

“对对,Rosenthal那本《小饼干的大道理》!我记得刚看到名字时,你还迟疑得很,不想给孩子们读。”

是啊,当时书名里“大道理”这三个字把我给吓到了。

我是最讨厌“大道理”的人,也从不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

不过还好当时多瞟了一眼,发现作者是艾米·克罗丝·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作为一名多产作家,童书经常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

绘者居然是汤姆·利希滕赫德,《鸭子?兔子?》的创作者。

要知道《鸭子?兔子?》可是绘本馆里小朋友们翻牌率超高的书!

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现在想来真幸运啊,没有与它擦肩而过。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这是非常奇特的一本书。

整本书里没有具体故事情节,抽象的概念全被糅合、渗透在一块小小饼干中,正襟危坐的“大道理”立马变身画面感十足的文字,让人忍不住赞叹它的独具匠心。

后来我不只给千寻,还给很多孩子读过这本书。

我们读完也总是会玩一个“语言游戏”。

只要稍加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就很乐意模仿绘本里的表达方法,用想象和生活里熟悉的场景,把一个个抽象词汇变成像饼干一样“香甜可口”的画面!

看孩子们领会到语言的魅力,充满激情地表达,对我来说亦是享受。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相信看完这篇,你也会跃跃欲试想要与孩子共读起来,这就是好书的魅力!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01

语言表达的精髓

尽在其中!

先不唠叨口碑什么的,咱们直接来感受。

我觉得这本书属于那种你只要读完,就会在心里感叹“哇,原来还可以这样讲~”得“厉害的书”。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合作的意思是:我来搅拌面粉,你们来加巧克力豆,好不好?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自豪的意思是:下巴抬得高高的,我就是喜欢自己亲手烤出来的饼干。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尊敬的意思是:饼干烤好了,第一块先给奶奶尝尝。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不公平的意思是:只给你吃一口,剩下的我全吃光。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勇敢尝试的意思是:我还没见过这样的饼干呢,可是……嗯……好吧,我就吃吃看。

我没有把全部内容展示出来,因为有更多精彩还是希望你和孩子慢慢去品味。我自己最喜欢作者对“悲观”和“乐观”的描述~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特意把两张图放在一起。两只兔子传神的表情搭配凝练的语言,把“悲观”和“乐观”这两个词的精髓展现得活灵活现:

悲观—糟糕,我的饼干只剩下一半了;

乐观—太好了,我的饼干还有一半呢!

你有没有发现这本书厉害在哪里?要是我身边站着一位语文老师,我猜他肯定笑而不语:

“这不就是语言表达中的具象能力嘛~”

一九六八年,丽塔·吉伯特采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

丽塔·吉伯特问:你认为语言表达最重要的是什么?

博尔赫斯:像画面一样传神。

说的就是语言表达的具象能力。

比如,我随意在书里挑一句大家感受下:

谦虚的意思是,即使你知道自己做的饼干最好吃,也不到处跟别人炫耀。

说到“谦虚”这个词,你是不是觉得特正经特抽象?

但作者用“即使知道自己做的饼干最好吃,也不到处炫耀”这个日常场景来表达,顿时就呈现出了画面感,让读的人轻松就能get到“谦虚”的涵义。

这便是语言的魅力。

年幼的孩子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充分感受这种魅力,建立起对语言的好感。而且还有机会学习这种输出方式,让自己的表达能力上个层次!

02

读完一定要玩个语言游戏

读完一定不要忘了,玩一个前面我提到的“语言游戏”,来帮助孩子巩固“具象化”的表达能力。

这个本领练好了,对写作大有裨益。

你想啊,作文是什么,不就是把我们看到想到的东西,像画面一样传神地表达出来嘛!

说到这,忍不住又要啰嗦几句了:

经常有姐妹吐槽作文难,吐槽作文也就算了,关键你们说完吧,还要跟上一句“想当年娃看那么多绘本也还是……”

我听到就很郁闷,亲爱的绘本咋就躺枪了呢~

好绘本,还要用好啊,不能光读了事。

读一读谁都会,如果读完就行,那所有孩子都该是作文高手了。

Anyway,不发散,下次再来盘点“哪些共读方法对孩子写作最有帮助”,不知道大家对这个话题有没有兴趣?可以留言区告诉我。

今天还是先聊如何用好《小饼干里的大道理》这本书~

“语言游戏”具体怎么玩?

咱们可以提示孩子,模仿书里的方式,去思考和表达。

比如,当时千寻站“舞台”上,台下的我和千爸负责想词,台上的她负责组织语言,用熟悉的场景把这个词描述出来。

我说:

快乐。

千寻想了想说:

快乐就是,周末一整天都可以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待在一起!

千爸故意“唱反调”,眨眨眼说:

那伤心呢?

千寻想也不想道:

伤心就是,爸爸答应我周末一整天都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临时又变卦!

我笑出猪叫:

哈哈哈,宝贝真棒!

…….

就是这么玩下去~

你会发现,孩子的表达力比我们想象的厉害多了。

讲真,后面跟其它孩子玩这个游戏,每次看他们“争先恐后”表达自己想法,我都很感慨:

内驱力真的很难吗?不难啊。

只要我们多用几分心,给一点点引导,不摆大人架子,大方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他们就会给你最热情的反馈!

孩子要的,真的不多。

EASTWEST

最后再八个好玩的事~

有段时间,千寻在《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里学到不少成语,可能是刚涨了知识有点小虚荣,写作文时变得特装,经常“掉书袋”,动不动一个句子里装两三个成语,有的还很生僻。

比如写夏天,我给你们读一小段感受下:

“今天真是焦金烁石、骄阳如火!外面蝉声阵阵、火云如烧,我感觉自己挥汗如雨……”

是不是乍一听还蛮有水平的?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笑死。我说我要是语文老师,只想给你这篇小作文批三个字:说人话!

哈哈哈哈~

见被我识破,厚脸皮的小妞也不装了,干脆打破砂锅问到底:

“多点同学看不懂的成语,老师不是会觉得我很厉害嘛?”

为了回答她的问题,我特意把那篇引爆网络的高考牛文打印出来。【成就这篇满分牛文的阅卷老师被停职调查了~】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 图源:网络

来来来,我读一遍,你来感受。

她摇摇头,表示一句没懂。

同学,不要觉得自己是小学生所以读不懂,很多大学生也不懂。

你会觉得这样读不懂的文章很优秀吗?

记住,优秀的表达是让人懂并产生共鸣,而不是让人不明觉厉。【极少数本来就为让人看不懂而存在的“艺术品”除外~】

同样写夏天,罗伯特·瓦尔泽的《夏天》是这么表述的:

“在夏天,我们吃绿豆,桃,樱桃和甜瓜,在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日子发出声响。”

没有一个让人看不明白的字,只有带着浓浓生活气息的画面感。

“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读过的《小饼干的大道理》吗?”

满足的意思是,我们坐在台阶上,只有你、我和几块小饼干。

多美的画面啊……对,这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读完一本书,再玩个语言游戏,娃的表达就开了窍

阅读剩余 83%

原创文章,作者:LSEVV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9666.html

(0)
LSEVVL的头像LSEVVL
上一篇 2025-03-31
下一篇 2025-0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