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上孩子青春期问题(叛逆、抑郁、自杀等)高发期,这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的成长。
想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真的好难!
这应该是广大父母的心声。
很多父母会以爱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吼骂孩子,殊不知,会让孩子内心伤痕累累。
错误的处理方式,孩子可能因此赔上一生。
教育的基础是家庭,养育孩子,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
温情守护,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积极面对孩子成长的问题,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
孩子在成长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尝试第一次不够勇敢,孩子遇到失败会又哭又闹,孩子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疑问。这些都是他们在探索世界时会经历的问题。
当他们步入青春期,叛逆,反抗……都有很大一部分在孩提时代没有良好的心理疏导教育,说明白点就是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怀与爱。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说:
“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作为父母,面对他们的问题应该欣然接受,尊重、接纳孩子,抑制住心中的怒火,吼骂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孩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蜕变的契机,推动孩子成长。
父母应该作为观察者和陪伴者,让他奔向广阔的天地。
鼓励和欣赏是孩子向前的底气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经常被训斥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长大后不仅会变得自卑懦弱,还会让孩子整个智商受到影响。
孩子的潜能是在不断地鼓励中被激发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的时候,就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
作家林清玄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欢喜、鼓励与赞赏。”
欣赏和鼓励,才能给予孩子蜕变的底气和动力,树立强大的内心。
比教会孩子赢更重要的是面对挫折的勇气
教育学家李希贵说:“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孩子输不起,害怕失败,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却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原因在于父母经常拿孩子和别家孩子作比较,父母太想赢,慢慢地孩子会觉得,只有“赢”,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面对失败挫折,孩子首先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情感支持,并且得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然后一起面对挑战和困难。
这样的孩子,内心才会变得强大,才会勇敢、自信,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点耐心
总有一些孩子,开窍晚。
成绩落后,没有天赋,前途渺茫。
科学家对大脑发育的纵向研究发现,很多孩子的大脑至少要到25岁才会完全成熟。他们不优秀也没关系,他们在默默积蓄力量,厚积薄发,终将会发光发亮。
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不放弃。他们更需要支持和接纳,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他们走的路会更长。
不被信任的孩子,往往会对未来充满担忧、恐惧,做事畏手畏脚。
而一旦被信任,孩子就会获得一种“被允许,被支持”的底气,继续向成人阶段迈步。
父母要慢一点,耐心一点,慢慢地浸润,温柔地渗透。
当你束手无策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
养育孩子,一些找不到的答案,可以在书中探寻。
在孩子最初的时候,最先接触什么,他们的心灵就朝着这个方向打开。绘本的作者都深谙儿童心理和成长特征,可以用文字和图画抓住孩子的内心,通往孩子的内心世界,指引着孩子打开心灵的方向。
白岩松说,怎样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乐观这8个字,除了读书,没有其他办法,没有捷径。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妈妈的声音和气息可以安抚孩子的内心,给孩子创造愉悦的体验,创造共属的亲子记忆。
如松居直言,把孩子抱在膝上读书给他们听时,我们的心情能传达给孩子,孩子的心情也能传达给我们。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如果你们有丰富的亲子共读实践,通过使用绘本情境语言,会很好地解决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
好的教育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父母的格局影响孩子的一生,也影响着孩子将来的格局。父母需要给予孩子前进的力量,用正面的情绪,温柔,肯定,尊重,接纳……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我相信孩子都可以健康幸福地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EPNNV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