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戒烟(吸烟怎么吸才正确)

具有十二年烟龄的我,最近一次抽烟是半年前了,具体日子记不清楚了。根据我自身的状态来看,未来不大可能复吸了。多年前听说过一个老掉牙的笑话:戒烟不难,我每年都要戒烟很多次。我本人就戒烟了三次,这次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回想这些年抽烟的经历,颇多感慨,又总结了关于戒烟的几点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烟草,身体健康。

戒烟的第一步

首先端正思想,正确看待抽烟这件事。说到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京东

如何正确的戒烟——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

《这书能让你戒烟》18元起

坦率的说这本书都被推荐的烂掉了,而且从反馈来说,似乎效果也不是很好。根据我的分析,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本质上现代人阅读大段文本的能力已经很弱了,很少有人能坚持读完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日常处在抽烟的圈子里,很难做到礼貌而坚决地拒绝抽烟。针对第一条,我给大家总结下这本书的精华:

如何正确的戒烟——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

认知、行为、情绪三者互相影响

认知、行为、情绪三者互相影响

人们的认知、情绪会影响行为,而行为反过来又可以影响认知与情绪,三者互相强化,生生不息,给我们套上能自我强化的枷锁,除非打破这个循环,才能是我们跳出这个怪圈。所以第一步是改变对抽烟这件事儿的认知。简单来说,抽烟者认为抽烟是一种幸福,他们眼里抽烟者的形象是这样的:

如何正确的戒烟——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

或者是这样的:

如何正确的戒烟——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

一个字就是好看。实际上,在不抽烟的人看来,是这样的:

如何正确的戒烟——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

郭大爷

郭大爷

抽烟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再好的烟,点燃以后抽进嘴里的那一刻,喉咙也会受到刺激,这就是传说中的击喉感,然后尼古丁迅速通过黏膜渗入血液,击穿血脑屏障,促使脑垂体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反过来强化这一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一根又一根。《这本书能让你戒烟》的作者 亚伦.卡尔就是被这种行为模式控制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自己发出了灵魂拷问:到底抽烟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的结论就是,抽烟行为本身使人痛苦,而让人感到愉悦的部分是抽烟间歇的那一小会儿时间。我对这个行为结论是比较认可的,但要真正认知到这一点比较困难,我也是借助了一个契机才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迅速戒掉了烟瘾。

戒烟的第二步:应对戒断反应

很多戒烟的教程都把戒烟的过程说的十分美妙,但U1S1,戒烟的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我的实际经历大概如下:

第一周,心慌,汗多,失眠,伴有睡眠中断,就是睡着睡着突然醒来,茫然四顾,一脸懵逼地拿起手机开始刷张大妈……这个阶段只是单纯的感到痛苦,但有了上文所说的认知基础,所以一点都不想抽烟,只是单纯的痛苦,我应对的方法是自重健身,在keep上找一些K3或者K4级别的课程进行训练,效果非常好。

第二周,开始严重的口腔溃疡,满嘴都是泡,吃饭很难受。这个阶段,有意识的多喝水,大量喝水,多跑厕所不要紧,一周左右就好了。伴生的可能是心慌、心悸、胸闷这些,不要怕,实在害怕,去挂一个心内科做个检查安安心。一般医生听你说在戒烟都会安慰你没事的。

第三周到第四周,猛烈的咳嗽,此时要请出一个神器出场:

奇康 西帕依固龈液

每次咳嗽完,用这个漱口三分钟,然后到卫生间洗脸盆吐出来,为什么一定要吐在洗脸盆里,是为了强化你的认知,让你清楚抽烟对自己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切记一定要买这个神器,用的shh

这个漱口水差不多要用3周左右,口腔才基本干净,此时味蕾的活性增加,胃口大开,你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一个胖子,所以前文说的锻炼不能停掉,同时注意脾胃的保养,并有意识控制食欲。

基本上到了这个阶段,明显的戒断反应就消失了,但长期戒烟对身体带来的伤害不可能短短一个月内就消失,喉痛、咳嗽等症状会长期存在,我都戒烟半年了,依然会时不时咳嗽几下。

最后,为什么要戒烟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烟民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不会上瘾、没有上瘾等等。其实抽烟这件事儿,我感受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容易让人感到焦虑。担心烟不够、担心没带火机、担心周围人不抽烟自己会影响别人、担心求烟无果等等等,戒烟以后,这些东西不翼而飞,生活变得轻松自如。

其实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戒烟都有无数个理由。现在,凝视着你手里的香烟,深吸一口,用纸巾蒙住嘴,吐出烟雾,然后仔细看你手里的纸巾,那一层淡黄色的焦油,就是抽烟有害的最直接证据。

阅读剩余 43%

原创文章,作者:TFAXM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8375.html

(0)
TFAXMW的头像TFAXMW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