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借贷记账(费用类科目借贷怎么记)

有借必有贷,借贷比相等,期末值=期初值+期间入-期间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会计四流(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科目5类(资产,负债,资本,收益,费用(成本))

会计科目

资产科目

借: 资产科目 增加贷: 资产科目 减少

负债科目

借: 负债科目 减少贷: 负债科目 增加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特点是:

采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恒等式基础上,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账户基本结构是: 左侧为借,右侧为贷。一般采用如上图所示的T行账户的形式来描述。借贷所代表的增加、减少的含义并不固定,和账户的性质有关。

会计借贷记账

借贷资产变动方向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资产+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资产+费用+成本=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资产 = 权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或亏损) = 收入 - 费用

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即收入、费用)等五类账户。 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按代表左边有关内容的会计科目所设置的账户,一般都属借方余额型账户; 按代表右边有关内容的会计科目所设置的账户,一般都属贷方余额型账户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帐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会计借贷记账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基本概念

意大利发明了复式记账法,使复杂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上可计量。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用相等的金额,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全面系统的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专门记账方法。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或财务收支的变动。 [1]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作用:

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的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适用既反映资产,有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所有账户固定分类;

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账户与科目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反映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和结果,由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和结构组成。

科目: 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计六大类。

阅读剩余 42%

原创文章,作者:STVK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8079.html

(0)
STVKDD的头像STVKDD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