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

#头号周刊#

有人说我在城市打工一个月好几千甚至几万元,而在老家县城上班可能一个月只有它的零头。最近发改委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就是说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一律取消户籍限制,鼓励农民工市民化。这也就意味着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要解决农民工的户籍转移后的问题,比如教育、养老、医疗等等

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是关键

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

如果不是因为上学或做生意一个普通人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据三农专家郑教授说:“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政策,国家最近几年就会大力提倡农民工市民化,让愿意在城里留下来的这些人让他们像城市的居民一样,比如住房有补贴、子女教育要跟上、有养老保险。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在县域内实现城乡的融合。”也就是说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可以享受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是关键

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大约在3万人,过去很多人拼了命的把户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觉得乡村也不错,如果在外面没有房子常年靠租房生活,有种居无定所的感觉,于是有人说是不是可以回家创业呢?

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

全国加到一起大概1000多万人,而新生代农民工1.5亿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近3亿人。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大量的人口还是需要转移到城市去。这几年我国(城市)户籍人口也在大幅度提升,就比如我们村现在留在村里上学的很少了,父母把孩子不是接到县城就是接到城市读书去了。不过现在转移户口受限的条件太多了,比如要以房产落户,要缴纳多少年社保才能落户等;

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是关键

农民工市民化有以下六个难题

①居住成本偏高

②落户门槛高

③学历不高,工作不稳定

④农民工参保比例低

⑤房价太高

⑥招工年龄受限制,一般超过45岁工厂大多都不招收了

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是关键

中国的农村需要区块链式地发展

把全国农村按照区域、气侯、文化划分开,该种玉米的种玉米,该种菜的种菜,该种水果的种水果。鉴于农村的传统文化根基比城里深厚,所以应该把农村视作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主场地,比如,礼仪文化,传统私塾文化,戏曲文化,娱乐文化等等!并由此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还可以把教育与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可以把全国大学都搬离城市,集中在农村,可以划分一些田地给大学,让学校组织学生边干生产边学习,如此学校即可自给自足,也能带动农村消费。教育之本在于育人,在于育德,在于传道,笔者认为这种亦农亦学就是很好的教育模式!

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是关键

农村可以发展的产业

养老服务业在养老方面农村是有优势的,而且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农村人能吃苦耐劳,没有那么多的娇气。再者农村人多工作机会少,养老服务业可以解决农村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普通人家需要两三代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户籍改革是关键

农村土地产业化,尽快实施农场型农村,同时做好农民托底养老保险,让农民养老无忧,大力扶持社区商业,允许地摊经济经营,发展社会商业,服务业,让一部人分流到二三产业中来,减少农民失业风险。大家觉得呢?

阅读剩余 27%

原创文章,作者:ZJOAG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0889.html

(0)
ZJOAGI的头像ZJOAGI
上一篇 2025-02-23
下一篇 2025-02-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