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我都觉得掌握演讲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跟别人沟通还是汇报工作,多多少少都会用到一些演讲的技巧。
很多时候在职场上,会说话的人比不会说话的人会混得更好。同样完成一项工作,别的同事跟老板说他攻克了什么难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节省了多少成本,服务了多少客户,老板一听就觉得他的工作能力非常了得。
而你呢?默默无闻地完成工作,随便跟老板说一句搞定了就回家,沉浸在深藏功与名的虚幻感觉当中,以为从此升职加薪,到头来被别人抢了风头还不甘心。
夸夸其谈当然不是好事,但在自身有能力的前提下,提升一下你的表达能力,却会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怕就是明明自己最笨,还鄙视那些能说的人,认为别人全凭一张嘴就步步高升,这种心态就要不得了。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你可以学习一些演讲的技巧,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日常说话当中,你就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什么是演讲技巧?
演讲,就是向听众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过程。而演讲技巧,就是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成功。
当你能够在一个人甚至一群人面前,清晰和自信地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陈述出自己的观点时,说明你已经具备一定的演讲技巧了。
如果你还做不到,你就需要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一些技巧。而其中的技巧包括:
口齿清晰逻辑条理节奏适中层次分明积极倾听身体语言眼神接触
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些之前,你需要克服你内心的焦虑。
很多人对于和别人说话会存在一定的紧张感,但紧张是正常的,即便是那些优秀的主持人。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控制好紧张,不被紧张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准备。
但为什么会紧张呢?因为我们的大脑还保留着对危险保持警惕的机制,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自己掌控不了的情况时(尤其是舒适区以外的),大脑就会认为这些事情是危险的,导致身体分泌肾上腺素,驱使我们逃跑,从而让我们陷入紧张的状态中。
而想要克服紧张,就需要我们多准备和练习了!
不管是跟别人谈事情,还是汇报工作,一旦你掌握了大概的内容脉络,然后练习,练习,练习,知道你在和谁说话,要说些什么,你就能够提高对情况的把握,减少紧张。
在开始构想内容之前,首先要考虑你的信息是针对谁的。尽可能多地了解你的听众。这将帮助你确定你的用词选择、信息水平、组织结构和激励信息。
你可以用录音设备或摄像机大声练习,然后观察自己,看看如何改进。你可以从以下的方式进行私下的练习:
谈论你知道的:选择一个你非常了解和喜爱的主题看看自己说得怎么样。你对主题越是熟悉和了解,你就会感到不那么焦虑。专注于你的信息:当你专注于如何把信息更好地表达出来时,焦虑就不是你需要关注的东西了。看看如何构建更好的信息。给自己计时:你可以要求自己在一分钟内,把想说的内容说出来,然后看看自己能否达到这个要求。这会锻炼你说话的节奏。练习讲故事:专注于一个中心主题,有时候故事比单纯的观点输出和数据更有意思,更能吸引听众。只要有可能,练习一个故事来说明你谈话中的一个观点。
这些前提的准备和练习,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
当然,如果你每次在重大的说话之前,都“临时抱佛脚”也未尝不可,但你潜意识会觉得自己准备不足,而继续紧张的。
提升你的口头表达能力
你用什么方式去说话,比起你说什么样的话,更加重要。
所以,如果你能够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你不仅会对于说话感到更自信,而且也更容易应对不同的情况。
其中,清晰度和流利度是口头表达的重点。你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去锻炼:1,试试绕口令。
绕口令是提高表达清晰度的好方法,因为持续的锻炼,会“打开”你的口腔肌肉,从而让你保持声音清晰和自信地说话。
许多演员和公众演讲者会在上台前练习绕口令,以此去“开嗓练声”。
读绕口令不要急进,慢慢开始,逐渐熟悉,直到你能以正常的对话速度说出来。念的时候,张大口腔,使你的舌头、下巴和嘴唇有一种努力活动的感觉。
这可以帮助你获得技能并增强口中的肌肉以进行演讲。
第二,大声朗读;
如果你正在阅读一本书,或者看早上的新闻,可以练习大声朗读。这样做能够帮助你更熟悉说话时的声音。
通常,当我们与人交谈时,我们并没有真正倾听自己以及我们的声音。通过在自己舒适的家中大声朗读某些内容,你可以开始倾听自己的声音。
这样,你就会注意自己可能说不清楚的地方,然后修正读音或者锻炼到说出句子的流利度。
第三,含着糖果去说;许多演员和配音演员做这个练习是为了提高清晰度和措辞。
通过把糖果放在牙齿之间并大声说话,你可以训练你的嘴巴更加努力地真正发出每个音节,让你正确运用舌头和牙齿的配合,发出正确的读音。
这个练习会使你的口腔感到疲累,累了就适当休息一下之后,然后再练习一两次,结果的改变会很明显的。
除了这些练习,还需要注意下面的练习:
例如发展自己的风格。
除了模仿优秀的演讲者外,还要努力挖掘出自己的个人风格,把你自己的个性融入你的说话风格中。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斯文、沉稳的人,就没必要用活泼、搞怪的方式去表现自己。
同时,注意你的口头禅,看看你平时说话有没有说太多语气助词,诸如“额”、“这个”、“就是说”、“吧”这些,当你有使用这些词之一的冲动时,学习克制。
当然,最重要的是改变你的语气、音量和速度:有趣的演讲者会改变他们说话的音高(高与低)、音量(响亮与柔和)和速度(快与慢)。这样做可以调动别人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让你的表达更加引人注目。
如果可以的话,适当讲一讲笑话。讲笑话可以成为演讲开始时的一个很好的破冰动作。
你平时可以事先练习你讲笑话的时机和传递,从身边的朋友入手。如果不知道怎么变得幽默,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就行。
总之,把自己变成一个热情的演讲者,而不是死气沉沉、了无生趣那样,那么别人就会更容易接受你要说的话了。
提升表达的逻辑
好的谈话,都讲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
这样你才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明明白白地输送出来,不仅有助于表达思想,论证观点,而且别人听起来不费力,也更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从日常口语的角度来说,讲话的逻辑分为两种:
1,总分总形式;
2,线性形式;
总分总形式很简单,如果你学过《金字塔原理》,也应该知道有逻辑的表达,应该是先给出自己的主张或观点,然后再进行论述,最后是总结陈词。
例如我跟你说:
“我的女儿很聪明乖巧,因为她不仅学习特别好,成为了语文课代表,拿了很多奖回来,而且在家里很懂得和父母分担家务,自己去收拾东西,不用父母操心。年纪这么小就这么懂事,作为父母我们真的感到很欣慰。”
这段话就是总分总的表达逻辑了,清晰明了。
至于线性的形式就比较多样化了,主要有以下几种:
1,5W1H。
用于讲故事,以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为主要线索。平时讲述一件事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流程去铺排内容了。
2,程序解释。
这是一种用于步骤分解的讲述方式。你可以把获得某个结果的过程,分解成几个步骤,然后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轮流讲述。
3,讲道理。
通常用来解释某个观点的,用因为……所以……等介词来铺排内容。因为大家都肚子饿了,而且附近又没什么东西可吃,所以我们一行人就去了这边的商场吃饭了。这段话就是用来解释“你们为什么来这里吃饭”的回答。
4,感官描述。
涉及到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直觉等,从远到近或者由清楚到模糊这个流程去讲述。如我今天去公园,看到了广场居然站着一群大爷在跳广场舞,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非常欢快。当时伴奏的音乐非常喜庆,而且声音开得很大,导致整个广场都弥漫着一种过节的气氛。
这四种线性逻辑表达方式,我们平时用得比较多。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彼此都是可以混合使用的。即便是总分总的形式,在分段论述的时候,也可以引入程序解释。
例如讲述“我女儿很聪明乖巧”这个观点时,说一说第一点是什么,第二点是什么,第三点是什么,所以女儿年纪这么小就这么懂事,作为父母很安稳。
只要懂得运用这些逻辑方式去构建自己的内容,那么表达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做到清清楚楚、条理清晰了。
学会随机应变的应对能力
在说话的时候,不可能什么都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做的,所以随机应变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一般情况下,需要随机应变的情况分为三种:
1,说错话。
明明想要说这点,却不小心说错了那点,张冠李戴,这时就需要立刻纠正,适当加重语气去提升听众,重复一遍内容,加深听众的印象。
2,忘词。
由于过分紧张,忘记自己原本要说的内容,这时你可以适当插入一两句与演讲内容无关的话语,在说的时候启动自己的思考,趁此机会去回忆。
3,其他突发意外。
例如讲话时不小心摔倒,麦克风突然没声音,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最好要懂得借题发挥了。
例如你摔倒了,你可以说:“不好意思,没想到站不稳就摔倒了。所以现在大家可以知道,一个人站不稳会摔倒,一个企业如果站不稳,同样也会摔倒。那什么原因导致企业会站不稳了,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总之,面对一些善意和恶意的尴尬局面,一定要做到沉着冷静,不要被外界影响到自己。
至于随机应变的方法,其实核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顺势而为,借题发挥。顺势而为,即顺势牵连,把A这件事跟你说的B这件事,关联起来,然后再借题发挥。
如同上面摔倒这个例子,就是顺势把摔倒跟企业不稳这个主题牵连在一起。这是一种将错就错的做法。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女性的颁奖典礼,主持人宣布某女性获奖之后,这名女性并没有现身拿奖,于是一个男的工作人员,就去后台了解情况。
主持人就说:尽管今天的主角是女性,但在这个关键时刻,男人的作用也很重要啊。
这就把男的工作人员去找那位女性的情况,牵连在一起,顺势而为借题发挥了。
平时有意识去思考不同的突发情况,会让你的大脑养成敏捷的反应,久而久之,你就具备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了。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麻烦点个赞,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MBLDK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2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