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夕辰
世界之大,
每天都在加快脚步寻找生命的真谛,
有时我们应该放慢脚步,
拥抱自己,
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关注@学业规划报考郭老师 我的故事,想和你一起分享。
你永远不知道,人性究竟有多恶。
83岁老太太患有糖尿病,最近一段时间病情比较严重,平时居住在溧阳别桥镇的老房子里,一直由老太太的儿媳妇照顾。
早在一个月前,老太太病情加重,其他子女又都在外地,只好找个保姆来帮儿媳妇儿一起照料。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事,这件事情直接把老太太送上了绝路。
从4月25日算起,保姆虞某某前后总共在她家照顾老太太8天,据死者家属说,双方相处的一直很融洽,保姆照顾老人也周到。
可是,就是这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保姆,亲手用毛巾将老太太捂死。
若不是屋子里的监控录像,任凭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保姆竟然是杀死母亲的凶手。
但是二者并没有矛盾冲突,保姆为何要杀死老太太,至今,受害者一家也想不通。
今天,我们就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这起犯罪案件产生的原因和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
01 根据犯罪心理学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犯罪心理学派是犯罪学理论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异常行为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
他说:”由于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潜意识恶感”,所以如果不压抑其自我的本能冲动,一味追求自我的欲望而不受”超我”(是因双亲或他人的影响而自我分化形成)的约束,就很容易形成异常人格,从而导致犯罪。
而在我国,犯罪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则是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的奠基和形成时期,下面我们就从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犯罪心理学思想的论述,来对犯罪心理学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① 社会经济与犯罪心理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这是春秋前中期的杰出政治家管仲提出的,认为贫穷是产生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行为的原因。
而老子也认为犯罪是由法令完善、经济发展、物资丰富引起的,只要”常使民无知无欲”,就会天下安宁。
汉代的董仲舒则提出,过度的贫穷和富裕都会引起犯罪和导致犯罪行为。他指出:
“大富则骄,大贪择优。优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过于贫穷是导致犯罪原因之一,在本起案件中,当事保姆今年已经67岁了,年龄已经不小了,还出来当保姆挣钱,可见,其经济条件不属于富裕行列,在此之前,她还在一家医院里做过护工。
早在2014年,就有过保姆为了钱财毒杀七旬老人的案件。保姆何天带到雇主家里不到4天,就在肉汤里投毒、用针管注射毒汤、用绳子勒脖,用各种办法杀死70岁的雇主。
问到其原因时,该保姆称:只为了早点拿到工资。
保姆何天带杀人后,向老人家属索要工资,老人家属在清理老人遗物时发现老人的两本存折和耳环不见了,怀疑是何天带所为,于是报警。
从保姆的行为看待保姆的心理状态,为钱杀人,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穷,更是人格上的贫穷,社会经济往往与犯罪频率成正相关。
②人性与犯罪心理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人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究竟人生来为恶,还是生而为善,中国古代思想家甚至分成流派对”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论”进行论证,使得”人性”这个话题,成为了千古以来,人们一直谈论的话题,如今看来,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与探讨犯罪心理的成因关系密切。
孟子主张人皆有”恻隐”、”羞恶”、”恭尊”、”是非”之心,只要扩而充之,就会形成仁、义、礼、智的道德品质。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他提出,人生而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本性,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化,才能走上正道。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认为阴阳二气的运转搭配形成了三品的人性,即”圣人之性””斗筲之徒”(比喻气量狭小或才识短浅之人)和”中民之性”。圣人天生性善,不可能犯罪;斗筲之徒天生性恶,必然犯罪;中间阶层的人既可为善,也可为恶,但需要通过教化和刑罚作用,才可为善,不萌生犯罪意念。
据统计,”缺陷人格”犯罪在所有案件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2%,因为一个性格成熟,心智健康的人,很难做出如此过激行为,也很难有犯罪者的心理素质。
“缺陷人格”的犯罪者平时看起来十分正常,一旦受刺激,就容易引发犯罪。其手段残忍,血腥暴力。
虽然先贤圣人将人格分为三种,但其后天的养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犯罪者来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遭受过悲惨的经历,或者有过黑暗的过去,经受过强大的刺激,导致了性格的畸变。
在本案中,我们通过监控录像可以看到,当晚10点11分,保姆起身拿毛巾捂住老太太面部,持续一分钟后,保姆转身将房门关起,然后继续用毛巾捂住老太太面部,紧接着竟直接上床,坐在老太太胸口。
期间,保姆对老太太的挣扎视而不见,还手拿扇子若无其事的扇风。
当老太太死后,保姆给其家属打电话,不仅显得异常镇定,并且还教家属如何办理老人家的后事。
从保姆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她不仅没有对自己杀人一事感觉到惭愧和慌张,并且还能如此镇定自若,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其性格上的缺陷。
02 根据孔子”德”政思想制定犯罪心理防治措施
在德教上,孔子堪称典范,他提出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政篇》
意思就是说,虽然政和刑都是控制犯罪的一种方法,但是人民只会因为畏惧而不触犯法律,但却不会产生廉耻之心;只有用道德礼仪教化人们,才会产生廉耻之心,不去犯罪。
这是因为孔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仁”,仁政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此他提出这个主张。
放到今天,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对人的教育,当这个教育内容是放在犯罪之前,而非犯罪之后。
也就是说,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防止犯罪的发生。
而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更加体现在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
保姆杀人案更多体现出了子女对父母关爱的缺失,保姆杀人,就是以最简单的手法,却能够堂而皇之的将人杀死,这个给大家的反思是,子女是不是认为给父母请了保姆,就万事大吉了,自己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照看老人。
所为”德”是相互的,保姆要重德,因为这是工作职责,子女更要重德,因为这是自身义务,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角色,不可偏离。
这是孔子的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总结
龙勃罗梭在《犯罪:原因和较治》一书中指出:导致犯罪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并且往往缠结纠纷。犯罪原因的这种复杂状况,是人类社会所常有的,绝不能认为原因与原因之间毫无关系。
当各种欲求和愿望受到妨碍时,人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其根源还在于从小养成的教育环境,犯罪者如此,被害者亦如此。
梦夕辰,教育学硕士,高考报考志愿填报师,学业规划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教师,一直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我要上头条#
原创文章,作者:ZLCIPQ,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2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