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 生产部薪酬管理办法
02 奖金奖励管理办法
03 劳动保护管理办法
一、生产部薪酬管理办法
生产部薪酬管理办法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了达到以下目的,特制订本办法。
1.建立规范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优化公司薪资结构,体现岗位价值差异,为员工岗位工资的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准则。
2.确保员工薪酬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建立 “适才适岗,适岗适酬,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实现薪资的合理分配。
3.调动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部所有工作人员的薪酬管理。
第3条 薪酬管理原则
本公司生产人员薪酬管理,需遵循以下两项原则。
1.激励性原则:根据岗位分析和价值评价结果,进行岗薪定位。
2.动态性原则:根据年度岗位标准工资、季度基准工资和绩效考核结果设置“一岗多薪”,激励员工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主动性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形成岗薪动态的管理。
第2章 薪酬构成
第4条 薪酬构成
生产人员的薪酬由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两部分构成,各自包含的付酬项目如下表所示。
生产人员薪酬构成表
第5条 岗位基本工资
1.岗位基本工资在相同岗位的员工中基本相同,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有所不同。
2.岗位基本工资在以岗位的基本要求、责任、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为依据对所有岗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岗位基本工资。
3.岗位基本工资每半年有一次调整的机会,调整的依据是岗位的基本要求、责任、劳动强度和环境的因素,并参考公司的生产成本等进行评定。
第6条 能力工资
1.能力工资的设置可以鼓励生产员工立足岗位,积极学习钻研与工作有关的知识,熟练掌握生产知识和工作技能,鼓励一岗多能和技能专精,公司特别制定生产员工对应的能力薪酬。
2.员工能力工资每季度有一次调整的机会,根据员工上一季度的月度工作业绩、工作表现等汇总评价结果,确定该员工下一季度的能力工资标准。(公司保留对季度分值汇总结果与个人能力测评值的总评进行确定方式。)
4.对第一次进行能力工资评定时,由公司统一制定测评标准,对公司员工能力进行统一评价定级或根据某时间段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统一评价定级。
第7条 能力工资标准
生产部应对部门员工的能力等级做出评定,并根据能力等级确定生产部的能力工资,具体的能力工资标准如下表所示。
生产部人员能力工资标准表
第8条 工龄工资
1.工龄工资,是指据员工为公司服务年限的不同,员工所享受的工龄工资待遇也有所不同。
2.工龄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200元。
第9条 考勤工资
必要的、严格的、规范的考勤管理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公司专门设立了考勤工资,以月度为计发周期,员工考勤工资按公司考勤管理办法计核。
第10条 绩效表现工资
1.绩效表现工资可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的按公司制度及相关的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管理人员的领导下高效的工作,利于个人素养、技能和团队能力的提升,能有效提高个人及团队工作质量、工作效益。
2.公司对每个员工每日表现设定4分,作为员工每日基准分值的标准。
3.绩效表现工资的实施过程如下所示。
(1)公司每天依据生产车间管理制度,对组长、巡检及公司检查的工位表现记录分值进行汇总记录并每天公布。
(2)每月公司对每日管理记录汇总分值进行累加,得出每个员工的月度工作表现分值。
(3)公司根据不同时期设定,将分值转换成薪金额度,进行员工月度绩效表现薪金的计算。
第11条 奖励工资
当员工个人或团队有突出贡献,或其他方面受到的奖励等,应当给员工相应的奖金,具体按公司的奖金奖励管理制度执行。
第12条 计件工资
1.计件工资是生产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队及个人生产绩效工资的体现。
2.团队生产产品的合格产量×该产品单位工价÷该产品所有工位的岗位系数和×该岗位系数±该产品生产时自身分担的加、减额度=该岗位的生产该产品工价报酬。
第3章 薪酬调整和发放管理
第13条 薪酬调整分类
薪酬调整指公司根据国家政策和物价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变化、行业及地区竞争状况、公司发展战略变化以及公司整体效益情况而进行的调整,包括薪酬水平调整和薪酬结构调整。
第14条 薪酬调整操作
本公司薪酬调整分为公司工资总额调整和个别调整两种,其中个别调整主要包括员工职位变动调整和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两种两种情况。
第15条 薪酬的发放
1.本公司发薪日为:每月10日支付员工上月工资,若遇发薪日为休假日时,则调整至休假日前(或后)一个工作日发放。
2.员工离职时的薪酬结算方法,按员工离职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在员工离职后第一个发薪日进行结算。
第4章 附则
第16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制定,经人力资源总监审核签字后通过。
第17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生效。
二、奖金奖励管理办法
奖金奖励管理办法
2.工作绩效奖金:发放对象为生产部从事辅助性工作的办公人员。由生产部经理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包括工作成绩、工作效率、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内容)所进行的考核,并依据考核成绩核发工作绩效奖金,其核发标准如下表所示。
工作绩效奖金核发标准表
第3章 年终奖金
第7条 设置目的
年终奖是公司为感谢员工的辛勤劳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状况及员工的实际的工作表现于年底发放给员工的奖金。
第8条 发放范围
公司年终奖适用于公司全体正式员工,但下列人员不包括在内。
1.中途离职者。
2.停薪留职者。
3.在过去一年中长期休假者(休假时间超过一年所有工作日的 %)
第9条 发放标准
1.管理层员工,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而定,具体标准参照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予以计发。
2.一般工作人员,年终奖金为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第4条 全勤奖
第10条 奖项设置
1.凡本公司连续1年未缺勤的员工经审查后授予年度全勤奖。
2.连续一月度未缺勤的员工经审查后可授予月度全勤奖。
第11条 月度全勤奖
公司为鼓励员工出勤,减少员工请假,特设立此奖金项目。
1.奖金数额 元。
2.奖励周期:月度。
3.发放标准:当月全勤者,计发全额奖金;当月请一次及以上事假者,不计发全勤奖;当月请病假者,酌情扣除月度全勤奖的20%~40%。
第12条 年度全勤奖
年度全勤奖为员工1个月的工资,发放给年度内没有请事假(年假除外),并且病假天数不超过 天的员工。
第5章 优秀员工奖
第13条 奖项设置
公司设置优秀员工奖,以奖励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一般情况下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进行奖励。
第14条 具体操作办法
1.部门主管人员根据员工实际工作表现,挑选一至两名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报人力资源部审核。
2.人力资源部审批通过后,在年会上或其他公司性会议上为优秀员工颁发奖状或奖金。
第6章 其他奖项
第15条 年终奖
公司员工服务年满10年、20年或30年,而且其服务成绩与态度均属优秀者,分别授予服务十年奖、服务二十年奖、服务三十年奖
第16条 创造奖
本公司员工符合以下所例各项条件之一者经审查合格后授予创造奖。
1.设计新产品对本公司有特殊贡献者.
2.提出有益于业务的发展、节省公司经费、经营合理化等方面的建议,对公司提升效率和经营水平做出贡献者。
3.在独创方面尚未达到发明的程度,但对公司生产技术等业务发展确有特殊的贡献者。
第17条 功绩奖
员工做出以下对本公司具有显著贡献的特殊行为,即可为其颁发功绩奖,奖金或奖品数额和形式,根据贡献大小确定。
1.对提高本公司的声誉有特殊功绩。
2.遇到非常事变如灾害事故等,能临机应变采取得当措施。
3.敢冒风险救护公司财产及人员脱离危难。
4.具有优秀品德可以作为本公司的楷模,有益于公司及员工树立良好风气的其他情况。
第7章 附则
第18条 本制度经总经理核准后实施。
第19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所有。
三、劳动保护管理办法
劳动保护管理办法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在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做好安全工作是一项客观要求。为了加强本公司的安全防范工作,保护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原则
本公司的安全工作以“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为方针,全方位实施安全管理。
第2章 影响安全的因素
第3条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是指由于生产过程的客观原因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设备、仪器的防护、保险及信号等装置缺乏或不良。
2.设备、仪器、工具及附件或材料等有缺陷;车间或班组无总电源、总气阀。
3.生产工艺本身没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工艺规程有缺陷。
4.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不合理。
5.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缺乏或不良。
6.事故隐患未暴露或还未被发现等。
第4条 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工作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6个方面。
1.工作地通道不好,材料、半成品、成品混堆,工作场所过分拥挤或布置不当,地面不平,有障碍物存在或地面过滑。
2.厂房或车间平面或立体布置不合理,未提供紧急出口,或出口不足。
3.工作地光线不足或光线太强,造成由视觉失误引起动作失措。
4.工作地有超标准噪声,引起工作情绪烦躁,无法安心工作;温度、湿度、空气清度不符标准。
5.有毒、有害物品在班组存放超定额或保管不当,无急救或保险措施。
6.厂房年久失修,厂区污染严重等。
第5条 操作员工个人责任
1.未很好地学习操作方法、技巧和规程,未按规程操作或工作技术不熟练。
2.劳动保护用品未使用或使用不当。
3.生产时注意力不集中或工作情绪不稳定。
4.工作责任心不强,自由散漫,工作时闲谈或不认真。
5.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打闹、嬉戏。
6.没有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长期加班,精力不集中。
7.工作中互相配合不好。
8.不执行岗位责任制,串岗、漏岗。
第3章 安全教育
第6条 安全生产教育的组织
人力资源部、生产部应对生产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做好思想、法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7条 思想教育
主要是正面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选取典型事故进行分析,从事故的政治影响、经济损失、个人受害后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第8条 法规教育
主要是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条例、本企业已有的具体规定、制度和纪律条文。
第9条 安全技术教育
1.安全技术教育包括生产技术、一般安全技术的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的训练(专业安全技术训练,是指对从事与锅炉、电气焊、易燃易爆、化工有毒有害、微波、射线辐射等有关特殊工种进行的专门安全知识的技能训练)。
2.安全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方面。
(1)本厂安全技术知识、工业卫生知识和消防知识。
(2)本班组动力特点、危险地点和设备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3)电气安全技术和触电预防。
(4)急救知识。
(5)高温、粉尘、有毒、有害作业的防护。
(6)职业病原因和预防知识。
(7)运输安全知识。
(8)保护设施、防护用品的发放,劳保用品的使用知识等。
第10条 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
1.三级教育。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一般为50%左右,所以对新工人、来厂实习人员和调动工作的工人,要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其中,班组安全教育包括介绍本班安全生产情况,生产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各种防护及保险装置作用,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和操作注意事项。
2.特殊工种教育。针对工种工作的特殊性及容易涉及的安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教育。
3.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可以结合本企业本班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交底会、事故现场会、班组园地或墙报等方式进行宣传。
第4章 安全防护管理
第11条 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1.生产部必须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例,为员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2.各部门必须教育职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
第12条 环境安全卫生管理。
1.生产车间应努力做好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噪音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测。
2.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进行技术改造或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按规定发放保健食品补贴,提高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第13条 员工人身安全管理
1.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要实行每年一次定期职业体检制度。
2.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立即上报公司人事部,由人事部或公司安全办公室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及时做出治疗或疗养的决定。
3.禁止年龄不满18岁的员工从事有毒有害生产劳动。禁止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影响胎儿、婴儿健康的有毒有害作业。
第14条 安全生产检查管理
1.生产部必须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或生产部安全主管组织生产部的安全检查,不得少于每月1次。
3.各车间和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
4.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应每天进行安全检查。
第15条 安全隐患整改
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部门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安全办统一安排整改。
第16条 防爆管理
防爆管理的措施包括以下5种。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加强管理,消灭跑、冒、滴、漏避免可燃物漏入空气而达到爆炸限度。
2.防止产生火花。防爆区的电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避免因接触不良、绝缘不良、超负荷或过热而产生火花或着火;正确铺设避雷装置;检修照明采用安全灯;避免机械性撞击。
3.防止产生静电。工作人员要穿棉布工作服,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工作服和塑料底鞋。
4.严遵守防火制度,严禁在生产区吸烟,严禁明火取暖和焚烧可燃物,严禁在防爆区内装设电热设备。
5.配备安全装置。如装上报警器、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有些设备和管道上可安装防爆板,安全装置要按规定维护核对,处于良好状态。
第17条 防火管理
防火工作可以通过开展以下4项工作来完成。
1.加强各种可燃物质的管理,大宗燃料应按品种堆放,不得混入硫化物和其他杂质;对酒精、丙酮、油类、甲醇、油漆等易燃物质要妥善保存,不得靠近火源。
2.采取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厂房和选用设备应采用阻燃或不燃材料,油库和油缸周围应设置防火墙。
3.配备消防设施,厂区要按规定配备消火栓、消防水源、消防车等。生产车间应配备必需的消防用具,砂箱、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等器材要经常检查、定期更换,使之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4.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既要组织专业消防队也要建立群众性防火灭火义务消防队伍,并通过学习和实地演习,提高灭火技能。
第18条 防触电管理
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严禁违章作业。
1.各类电器设备,包括电焊机、照明、家用电器等的选用和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规定,保证设备的保护性接地或保护性接零良好。
2.电气设备要定期检修,并作好检修记录,及时更换老化或裸露的电线;及时拆除临时和废弃线路等;待接线头要包扎绝缘。
3.健全电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章和责任制度,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或修理电器设备。
4.对电器设备的修理作业,要拉断电源和穿戴绝缘衣物。
5.组织员工训练,掌握对触电者的急救措施和技术。
第5章 安全检查
第19条 安全检查的方法
班组成员应养成时时重视安全、注意经常进行自我安全检查的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方式。安全检查的方法有以下三类。
1.常规性检查,如班组月查、周查、日查和抽查等。
2.专业性检查,如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防火防暴、制度规章、防护装置、电器保安等专业检查等。
3.节假日前的例行检查和安全月、安全日的群众性大检查。
第20条 自我安全检查要点
1.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注意周围环境卫生,工序通道畅通,梯架台稳固,地面和工作台面平整。
2.检查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注意堆放或储藏方式,装卸地方大小,材料有无断裂、毛刺、毒性、污染或特殊要求,运输、起吊、搬运手段,信号装置是否清晰等情况。
3.检查工具的安全性:注意是否齐全、清洁、有无损坏,有何特殊使用规定、操作方法等。
4.检查设备的安全性:注意防护、保险、报警装置情况,控制机构、使用规程等要求的完好情况。
5.检查其他防护的安全性:注意通风、防暑降温和保暖情况,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和正确使用,衣服鞋袜及头发是否合适,有无消防和急救物品等措施。
第6章 事故处理
第21条 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是事故发生后紧急现场处理、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采取措施及处分有关单位和人员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第22条 员工伤亡的范围
员工伤亡事故的性质按与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分为因工伤亡和非因工伤亡两类,其中属于因公伤亡的事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的伤亡。
2.员工为了工作和生产而发生的伤亡。
3.由于设备和劳动条件不良引起的伤亡(含不在工作岗位)。
4.在厂区内因运输工具造成的伤亡。
5.在生产区域外因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或在其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发生的伤亡等。
这些因工伤亡事故范围,只涉及统计分析问题,不作为劳动保险的依据。
第23条 伤亡事故的分类
根据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多人伤亡事故四种。
1.轻伤事故:受伤后歇工一天的事故。
2.重伤事故:受伤后要经较长时间医治、受伤致残、造成有后遗症的事故。
3.死亡事故:事故发生的当时死亡或抢救和较长时间,医治无效死亡的事故。
4.多人伤亡事故:指同时伤亡三人及三人以上的事故。
第24条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事故往往具有突然性,因此在事故发生后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惊慌失措、处理失当,一般按如下顺序处理。
1.首先切断有关动力来源,如气源、电源、火源、水源等。
2.救出受伤、死亡人员,对重伤员进行急救包扎。
3.大致估计事故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4.及时报告和呼唤援助的同时抢移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
5.采取灭火、堵水、导流、防暴、降温等措施,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6.事故被终止后,要保护好现场。
第25条 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班组长应协助有关部门或人员,搞好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对于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基本目的是:找出原因、查明责任、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吸取教训和改进工作等
1.查有无进行安全教育。
2.查在布置生产任务时有无布置安全工作。
3.查安全防护、保险、报警、急救装置或器材是否完备。
4.查事故隐患是否存在。
5.查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公开张挂或放置。
6.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及正确使用。
7.查工作衔接配合是否合理。
8.查安全计划措施是否落实和实施。
第7章 附则
第26条 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经生产总监审批后通过。
第27条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制度设计##生产部##生产管理#
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1090。
2.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原创文章,作者:WMXN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2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