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前高管陆某离职几个月后,入职腾讯,被前公司科大讯飞告上法庭,索赔高达1640万元。原因是陆某在离职前曾经签过竞业禁止协议。法院一审判决陆某赔偿科大讯飞1200万元违约金、从腾讯公司离职、并且在竞业限制期内不得再次担任有竞争业务公司的职位。目前陆某已经提出上诉。
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案子来简单说一下,竞业限制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竞业限制】
简单理解,竞业限制就是公司与员工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的一定时期内,员工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去任职,或者不得自己创业去生产和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去经营同类业务。
同时,为了弥补员工,免得员工离职就失业了,所以公司应当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员工经济上的补偿。这个竞业限制期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年,因此,任何一方在此期间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对方都可以要求违约的一方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针对的对象】
一般情况下,竞业限制的对象都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对于前两种情况,一般公司都不会忽视,肯定会主动提出签竞业限制协议,但是容易疏忽最后一种情况。就是这些员工不一定是高管或者重要的管理人员,但是平时工作又能接触到公司的核心商业信息,如果因为没有与其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是不可以要求这些员工离职后不能去竞争公司工作的。但是公司也不能为了以防万一,与所有员工都签竞业限制协议,毕竟竞业限制是有成本的,无限扩大对象的范围,会给公司带来很高的用工成本。
而且在实践中,劳动合同中附带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竞业限制的义务,都会被认定为合同约定无效。
【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
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优先。双方没有具体约定的。一般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如果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月平均工资30%的,那么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违约的赔偿】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违约,另一种是员工违约。
我们首先来说公司违约,公司违约主要表现为没有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遇到这种情况,员工可以要求公司履行义务,支付经济补偿。公司超过三个月没有支付经济补偿的,员工可以与公司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并一并支付三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
但有一点要注意,三个月内,公司虽然一直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员工也不能违反竞业限制的约定,不然依然属于违约的情况。只能等三个月满后才能提出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其次,员工违约的,对于违约金的数额法律上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诉讼中员工认为违约金数额过高的,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员工在此期间的工资收入、竞业限制补偿金的金额、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大小、违反竞业限制的主观恶意程度等方面,由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出裁决。同时,员工已经支付了违约金的,不代表竞业限制协议的失效。公司有权要求员工继续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竞业限制的义务。
最后,公司对于需要与哪些重要岗位的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既不增加用工成本,又能切实保护商业秘密。对竞业限制协议的内容也不可以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员工来说,同样也要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执行,如果对协议的限制不满意的,可以与公司协商增加补偿金或者降低违约金的数额,实在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拒绝签字。否则一旦签字同意就要遵守约定,履行义务。
看完本期内容,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我。
原创文章,作者:GQAPS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2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