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正是我记事的年纪。那会儿,我的家乡(西南边陲乡村)绝大多数人家与我家一样,背负“超生罚款”的重担。
那时候的超生罚款对农村家庭的打击有多沉重?我想,70后,85后的同伴们一定印象深刻。
拿我家举例,我家4个孩子,超生2个,父母健康,赡养奶奶1个老人。我想,那时候但凡家里再多一个劳动力,哪怕是童工,也许家里也不会那么拮据。好赖不赖,我们家几个孩子学习都不错,四个娃都读书。
那会儿,小学学杂费200元左右,中学300元左右。在90年代初,这个学费供两个孩子读书就得透支家庭收入,4个孩子读书,只能东借西借,或者欠学费读书。
这样的背景下,一两千元的超生罚款,是完全能够压垮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我家也不例外。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暑期,8月底的一个下午,我家晒场上晒干了几驮马的木薯,我父母领着我们在晒场上切木薯片(那时候的木薯,要晒干,切成薄片才能卖)。
好家伙,各路“大人物”知道我家准备卖木薯,齐刷刷地来晒场旁边等。
小学校长来催我和我姐姐的学费,代销店的老板来催我们欠下的面条钱,当然,超生罚款催偿人员怎么能缺席?
粮食收购站的老板才开始秤木薯,债主们纷纷围上去,生怕晚一步就扣不着老板递过的钱。
那画面,我至今不忘。
相比于邻居,我们家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因为实在付不起高昂的超生罚款,每每催偿人员进村,邻居们就哗啦啦地全逃走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伙儿跑到地里干活,等催偿人员走了就回家。催偿人员也不是吃素的,发现这个漏洞后,就派人蹲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邻居们逃超生罚款的招数也立马升级。有的跑娘家去了,有的到山里建草棚“棚居”,有的干脆蓄意殴打计生站的人进派出所躲清闲。
最严重的一次冲突,是催偿人员的“强攻”。他们先是发布警告,说哪天哪天来收罚款,超生户要是敢躲,后果自负。
一部分超生户决定留下来正面怼,部分超生户死猪不怕开水烫,前一天就溜号了。催偿人员自然得拿出点颜色给大家看。对当天不在家的超生户,他们破门而入,将值钱的东西收走,按市价抵扣罚款。
几个邻居家徒四壁,催偿人员就爬上房顶,将人家屋顶的瓦片,茅草都掀到地面,用破坏的方式震慑超生户。
进入90年代中,过激的追偿手段被喊停,渐渐地,超生罚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30年过去,生育问题迎来了戏剧性的反转。距离二胎开放仅仅过去五年时间,三胎开放提上规划。
然而,人们似乎不太想生娃了。对于三胎,网络上一片自嘲,大有“民不聊生”(人们生活艰难,不想聊生娃的事情)的势头。
从罚款也照样猛生,到如今鼓励也不愿意生,这30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多子多福环境的变迁
客观环境的变化,是这场大逆转的首要因素。
上几代父母(尤其是50后60后的),深受多子多福时代背景的影响,那个年代,“英雄母亲”的称号是何等荣光?在时代背景下,这个荣耀抵得上一个战斗英雄了。
那会儿,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实在是一件抬不起头的事情,田间地头一两寸土地的争执都会上升到生育孩子多少的问题上。
当然,医疗条件落后导致婴儿夭折;孩子多能多分田地等客观环境,也是多子多福的的因素之一。
而如今,多子多福的环境优势荡然无存,少生优生,保育优育成为主流。
二、重男轻女旧观念的影响
重男轻女的变态观念深入华夏民族的骨髓,没办法,这玩意儿已经影响我们几千年,早已成为我们的精神基因。八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推行后仍坚持猛生的,绝大多数家庭是为了生一个男孩传宗接代。
如今,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似乎已经社会性死亡,其实是假象,这种有毒的精神基因只是在网络上隐藏起来了。回到农村我们就会能感受到,为了生一个男孩,年轻的父母有多拼。要是家里没有个男孩,田间地头的吵架,生娃这点事仍然是人身攻击的利器。
当然,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时代,让更多年轻父母享受到优生优育的轻松感,这种轻松感和上一代父母养育三四个孩子的窘迫和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大程度抵消了重男轻女观念的伤害。
三、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的变化
生活条件在30年间翻天覆地变化,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这一点充满矛盾,悖论重重。在我看来,这个因素是最操蛋的一个,同时也是最突出,最客观,最本质的一个。
对我们父辈(50后,60后)来说,他们既没有梁咏琪给的勇气,也没有杂交水稻带来的福报,但他们毅然决然地猛生三四个,哪怕被罚得倾家荡产。
如今的我们,生活条件改观了十倍百倍,时代也赋予了我们极大的勇气,但在生娃这件大事面前,我们仍然望而却步。
归根到底,是新时代生活的多元化,收入分配的多样化,把我们引进了消费泥潭中无法逃脱。我们父辈年轻的时候,他们的消费就两个:吃饱饭,供孩子读书。如今我们年轻人,要面对多少刚需消费呢?房子车子培训班特长班重点学校……
四、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警惕的变化,那就是——我们周遭的焦虑买卖越来越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已经成为一门生意,越来越多的媒体公知恬不知耻的贩卖焦虑。
他们以焦虑为切入点进行各种各样的推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现在不入局,一年后让你高攀不起”、“入门别墅豪宅,出门名牌豪车”的氛围将我们裹挟得无法呼吸。
焦虑情绪的蔓延,比生活艰辛本身更加可怕。
造成生育观念发生戏剧性变化的因素,当然不止是上面几条。一万对年轻父母,有一万种生育观,生育自由的时代,我们无权强求别人生多少个孩子。知更鸟只希望我们的国家繁衍更迭,生生不息。
原创文章,作者:XYDFA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