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休年龄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似乎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暇来休息,越来越希望提前退休。可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毕竟不是个人自己积攒的养老金,而是由国家法律强制力实施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养老金的供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时候有人提出了延迟退休问题。
关于延迟退休何时实行?
早在2012~2013年,国家就已经密切关注延迟退休政策,有的重要文件中就已经提出了制定并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2016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2020年是十三五的关局之年,很有可能今年会出台有关方案。
但是,由于大家对延迟退休政策十分关心,人社部在对于人大代表、网友和社会群众的各项答复中,表示延迟退休提出将会考虑基本国情、社会劳动力总量变化、国家就业形势、社保基金状况以及社会接受程度,然后才会提出方案和建议。
2020年,我们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原来我国已经基本战胜了疫情,但是新冠病毒仍然在国外肆虐,目前世界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170万,还在快速增加中。如果综合考虑以上的5种因素,可能除了社会劳动力总量在2012年到达顶峰以后开始减少以外,其他4种因素都不适合推动渐进式延迟退休。很有可能今年会搁浅了。
目前的退休年龄政策
现在的退休年龄政策是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通过《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确定的,如果追溯历史渊源的话,可以联系到1951年建国之初的劳动保险条例。
现在的退休年龄政策实际上也分为好几类:
正常退休,是女职工50周岁,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是55周岁,男性是60周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是55岁,个别地区、个别情况是50周岁。
提前退休,分为特殊工种满足相应年限退休和失去劳动能力退休或者退职。特殊工种退休是女性45岁,男性55岁;失去劳动能力提前退休是女性45岁,男性50岁。如果不满足退休年龄,只要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就可以办理退职手续或者领取病残津贴的待遇。
病残津贴的也是近几年按照《社会保险法》才建立起来的,专门针对退休年龄以前失去劳动能力人员的一种照顾。
我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3~54岁。由于退休审批制度不严,过去有很多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办理病退或者其他退休。美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是66岁,还将延长到67岁。未来,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肯定退休年龄会被延迟的。
对于延迟退休的选择
延迟退休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就业的保障,二是退休待遇的激励。
如果说我们能够保障老人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高高的工资待遇,不会随意的失业或者下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反对延迟退休的声音肯定会减少,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实际上国家2015年就开始延迟正副处级或高级职称的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退休年龄由55岁延长到60岁,当然个人也可以自由选择继续55岁退休。不过,社会上的反对声音几乎没有,人们更多的是欢迎。山东省现在也在试点企业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专家,符合相应条件可以申请延迟退休至65岁。
另外,选择延迟退休,仅仅凭借缴费年限增加养老金是不够的,还要有额外的养老金激励机制。美国延迟退休五年,基本养老金标准可以增发30%,我国没有这样的机制,人们延迟退休的积极性肯定不高。
综合来看,延迟退休肯定是通过率先试点,灵活选择推进的方式进行。而且,如果未来国家完善有关的待遇机制和就业保障机制,延迟退休也会受到更多的人欢迎的。
原创文章,作者:OZNKG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