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英雄”杜富国,和平年代荣获一等功,享受什么待遇?
4小时前
2018年,杜富国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位从炮火声中走出来的排雷英雄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在那一年,杜富国被授予荣誉称号。杜富国神情庄重,举起右臂,用空荡荡的袖管行了一个无手的军礼。
这一刻,无数网友潸然泪下。
距离这一幕已经过去了两年,杜富国的生活渐渐归于平静。很多人都有疑问,他之后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国家怎么安置这位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
“为众抱薪者,不可使其暴毙于风雪。”正是抱着“不能亏待任何一位英雄”的信念,对于杜富国的生活待遇,国家一直很上心。
功勋卓著,誉满天下
“你退后,让我来。”随着这句话被媒体广泛报道,杜富国的事迹也传遍了大街小巷。无数网友被他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他的事迹也受到了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
一个月后,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一等功是什么概念?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人领。”这话并不夸张。
在战争年代,能拿到一等功,基本都是要牺牲生命才能换来的荣誉。现在评一等功的条件仍然很严格,要有十分重大的贡献才能获得这个奖项。
在官方资料里,战士在战备值班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重要情况,避免了国家重大损失,或者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就能够进行评奖。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战士完成重难险急等危险人物或者特殊任务的时候,能够不畏艰险、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突出成绩,也能够获得评奖资格。
其中,“较大贡献”记三等奖,“功绩显著”记二等奖,“功绩卓著”记一等奖。
按照这些标准,再回过头来看杜富国的事迹。作为一名扫雷战士,他不仅在日常执勤任务中及时发现了地雷,还做到了及时处理,不畏危险,排除了这片雷区的危险隐患,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件。
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他付出了自己的双手和双目。这样重大的贡献,值得一个一等功的奖章。
除了一等功之外,杜富国还先后被授予了各种荣誉称号。2018年年底,他被评为了首届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本,2019年获得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称号,同年五月又被中央宣传部授予了“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建军节时,他被授予“排雷英雄战士”的荣誉称号。今年,杜富国还成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这些称号并不是虚名,任何一项荣誉都能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名誉、权力和财富,荣立一等功更是能被写进家乡县志的成就,是极高的精神奖励。
这就是国家给他的隆重待遇。如此功成名就,杜富国的名字都好像镀上了一层金,有人忍不住问他,面对如此巨大的荣誉,他是怎么想的?
杜富国神情平静,答道:“在荣誉面前,我只有自豪,而没有骄傲。我会一往直前地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奋斗。”
医疗支援,疗养全包
除了军功评定之外,外界还对杜富国的伤情十分关心。爆炸发生后,杜富国当场昏迷,血肉模糊的样子令千万网友为之揪心。部队也始终对他的伤情保持高度重视。
事故发生后,战友们迅速护送他到当地的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考虑到杜富国伤势太重,县城医院难以承担治疗需要,扫雷大队立即为他申请了医疗支援。
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第59医院接到部队请求,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敢怠慢,迅速从外科、骨科、眼科、烧伤科和皮肤科等科室组织了多名专家,立刻组成专项抢救小组,风风火火地朝着重伤的杜富国赶去。
抢救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杜富国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专家组决定将杜富国连夜送往解放军第59医院进行后期治疗,以让他在更好的医疗条件下度过爆炸后24小时至48小时的危险期。
杜富国到达部队医院时,天色已经见亮,彻夜未眠的专家人员组织了紧急会诊,全力抢救杜富国的伤情。
整个过程中,部队始终在为杜富国争取最好的医疗资源,这也让他迅速度过了危险期,伤情抢救十分及时。在后期,部队也为杜富国提供了保健服务、康复治疗和特勤疗养。
有人担心杜富国失去双手双目后难以生活,部队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除了进行必要的伤情修复工作外,还特意为他请来了昆明的心理专家,为他进行心理疏导。
但是,杜富国的坚强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他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妈,我没事,放心。”说这话时,他声音里透着明显的虚弱,却相当平稳有力。
在被告知自己的双手和双眼已经彻底被截去的时候,杜富国沉默了。心理医生准备了好几套心理干预方案,小心翼翼地蹲在他身边看他的情况,大家屏息静气,杜富国却只是说:“我知道了,请大家放心,给我一点时间。”
没人敢放心。部队胆战心惊地让陪护人员彻夜看着他,亲人和战友更是轮流守夜,生怕他想不开。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杜富国却神色如常,甚至主动开腔聊天。从这一天起,他不仅没有消沉下去,还慢慢开始锻炼身体。他的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尽管部队为他安排了最好的医疗资源,医治过程中的疼痛却无法避免。
医院为他进行功能康复和创面修复治疗。主治医生陈雪松很清楚,治疗过程中伤口的“幻觉痛”像刀子割肉一样,常常是患者最大的痛苦来源,但杜富国却一声不吭,从不叫痛。陈雪松不由得感叹:“杜富国实在太坚强了!”
终身供养,排忧解难
荣誉等身的杜富国,身体也在渐渐好起来。而他回归正常生活之后该如何生活,也令大家忧心忡忡。
一个如此年轻、如此血气方刚的战士,在最青春的年龄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他的未来该怎么办?
国家给出了答案:对于一级到四级的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这是白纸黑字写在《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上的规定,为了奖励军人的英勇献身,国家对军人有着详细的抚恤优待行政法规,正符合杜富国的情况。
现在有着上士军衔的杜富国能领到每月七千块钱的基本工资。此外,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是可以评定残疾等级的,凭残疾军人证,这些军人可以享受残疾抚恤金。
作为上士,杜富国尽管不在部队,仍然可以由国家提供终身供养。对于杜富国的补贴问题,《条例》里也有详细的回答。
根据2018年国家刚刚上调的残疾军人优抚标准,对一级因战残疾军人发放的抚恤金已经提高到了每人每年80140元。也就是说,单抚恤金这一项,杜富国就能享受每年八万的补贴。而且这一项标准并非固定,而是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情况而提高。
公众很容易把“抚恤”和“补助”混淆,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补助”本身是一种救助,帮助优抚对象生活。而“抚恤”则是国家为残疾军人无法挽回的身体损失进行的补偿,即国家给的补偿费,目的是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显然,杜富国领到的就是这样一笔“补偿费”。
除了抚恤金,还有护理费和医疗费。按照规定,因公致残一级的残疾军人可以拿到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半的护理费,医疗费用则会由所在医疗保险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门进行管理。
其实,现在我国对残疾军人的保障措施已经足够完善。残疾军人在租房、买房的时候时可以享受到优先、优惠的待遇,日常生活中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和电车,出行买票也可以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
除此之外,杜富国的家人也将享受一定的优待,他的妻子和父母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国家的妥善安置。
对于杜富国来说,事情是奇妙的。
爆炸声响之前,他肩负父亲“富国”的厚望进入疆场,在战场上挥洒青春,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战士。爆炸声响之后,他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得到了荣誉、补贴和连续不断的外界关注。
国家优待他,给了他可保后半生无忧的财富,给了他最好的医疗资源,还给了他数不清的荣耀。
人民敬爱他,将他的事迹代代传唱,对他报以友善且敬佩的目光,称呼他为“英雄”“模范”“榜样”。
然而,他却拒绝选择躺在自己的功勋上享受这一切。
“虽然失去了双手,我仍然可以坚韧前行。”杜富国这样说。
还在病房里时,他就开始练习演讲技能。把排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是杜富国找到的自己的出路。
有了这个目标,他会在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之外额外制定一个计划,用来收听广播、练习写字,他让妻子和战友给自己读报纸上的新闻,还特意学唱歌曲。
杜富国希望今后他能装上“智能手”,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便,让他“多做一点事,做一个有用的人”。只要认准了路,并且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总有一天能做出成就,这是杜富国一直以来的信念。
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道路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直到现在,这二十八个字仍然是杜富国的初心。
人们将他称为“英雄”,他却说:“英雄这两个字包含了 太多内涵,对我来说,这只是根植于心底的一种信念而已。”
他喜欢身上的军装,喜欢军人这个职业,他始终保持军人的血性,无论如何困难,总要继续往前走。
结语
有人问杜富国,康复之后有什么打算。杜富国并不显得焦虑,反而平静地说:“即使我失去了双手,我还有腿,可以为梦想继续奔跑;我还有耳朵,可以继续聆听世界。尽管我失去了光明,但是我的心中满是阳光,我的世界仍然是五彩斑斓的。”
这三年里,杜富国经常去演讲。他去学校,进军营,不仅讲自己的经历,还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他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一名听过他演讲的大学生报名参了军,现在每天巡逻在杜富国战斗过的地方。
在杜富国出事的一个月后,政府将安全的土地交还给当地民众。那一天,人们在杜富国受伤的地方种下了一棵茶树,树苗苍翠欲滴,是新生的痕迹。排雷英雄”杜富国,和平年代荣获一等功,享受什么待遇?
混沌录
4小时前
2018年,杜富国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位从炮火声中走出来的排雷英雄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在那一年,杜富国被授予荣誉称号。杜富国神情庄重,举起右臂,用空荡荡的袖管行了一个无手的军礼。
这一刻,无数网友潸然泪下。
距离这一幕已经过去了两年,杜富国的生活渐渐归于平静。很多人都有疑问,他之后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国家怎么安置这位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
“为众抱薪者,不可使其暴毙于风雪。”正是抱着“不能亏待任何一位英雄”的信念,对于杜富国的生活待遇,国家一直很上心。
功勋卓著,誉满天下
“你退后,让我来。”随着这句话被媒体广泛报道,杜富国的事迹也传遍了大街小巷。无数网友被他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他的事迹也受到了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
一个月后,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一等功是什么概念?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人领。”这话并不夸张。
在战争年代,能拿到一等功,基本都是要牺牲生命才能换来的荣誉。现在评一等功的条件仍然很严格,要有十分重大的贡献才能获得这个奖项。
在官方资料里,战士在战备值班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重要情况,避免了国家重大损失,或者保证了任务的完成,就能够进行评奖。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战士完成重难险急等危险人物或者特殊任务的时候,能够不畏艰险、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突出成绩,也能够获得评奖资格。
其中,“较大贡献”记三等奖,“功绩显著”记二等奖,“功绩卓著”记一等奖。
按照这些标准,再回过头来看杜富国的事迹。作为一名扫雷战士,他不仅在日常执勤任务中及时发现了地雷,还做到了及时处理,不畏危险,排除了这片雷区的危险隐患,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件。
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他付出了自己的双手和双目。这样重大的贡献,值得一个一等功的奖章。
除了一等功之外,杜富国还先后被授予了各种荣誉称号。2018年年底,他被评为了首届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本,2019年获得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称号,同年五月又被中央宣传部授予了“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建军节时,他被授予“排雷英雄战士”的荣誉称号。今年,杜富国还成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这些称号并不是虚名,任何一项荣誉都能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名誉、权力和财富,荣立一等功更是能被写进家乡县志的成就,是极高的精神奖励。
这就是国家给他的隆重待遇。如此功成名就,杜富国的名字都好像镀上了一层金,有人忍不住问他,面对如此巨大的荣誉,他是怎么想的?
杜富国神情平静,答道:“在荣誉面前,我只有自豪,而没有骄傲。我会一往直前地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奋斗。”
医疗支援,疗养全包
除了军功评定之外,外界还对杜富国的伤情十分关心。爆炸发生后,杜富国当场昏迷,血肉模糊的样子令千万网友为之揪心。部队也始终对他的伤情保持高度重视。
事故发生后,战友们迅速护送他到当地的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考虑到杜富国伤势太重,县城医院难以承担治疗需要,扫雷大队立即为他申请了医疗支援。
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第59医院接到部队请求,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敢怠慢,迅速从外科、骨科、眼科、烧伤科和皮肤科等科室组织了多名专家,立刻组成专项抢救小组,风风火火地朝着重伤的杜富国赶去。
抢救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杜富国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专家组决定将杜富国连夜送往解放军第59医院进行后期治疗,以让他在更好的医疗条件下度过爆炸后24小时至48小时的危险期。
杜富国到达部队医院时,天色已经见亮,彻夜未眠的专家人员组织了紧急会诊,全力抢救杜富国的伤情。
整个过程中,部队始终在为杜富国争取最好的医疗资源,这也让他迅速度过了危险期,伤情抢救十分及时。在后期,部队也为杜富国提供了保健服务、康复治疗和特勤疗养。
有人担心杜富国失去双手双目后难以生活,部队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除了进行必要的伤情修复工作外,还特意为他请来了昆明的心理专家,为他进行心理疏导。
但是,杜富国的坚强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他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妈,我没事,放心。”说这话时,他声音里透着明显的虚弱,却相当平稳有力。
在被告知自己的双手和双眼已经彻底被截去的时候,杜富国沉默了。心理医生准备了好几套心理干预方案,小心翼翼地蹲在他身边看他的情况,大家屏息静气,杜富国却只是说:“我知道了,请大家放心,给我一点时间。”
没人敢放心。部队胆战心惊地让陪护人员彻夜看着他,亲人和战友更是轮流守夜,生怕他想不开。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杜富国却神色如常,甚至主动开腔聊天。从这一天起,他不仅没有消沉下去,还慢慢开始锻炼身体。他的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尽管部队为他安排了最好的医疗资源,医治过程中的疼痛却无法避免。
医院为他进行功能康复和创面修复治疗。主治医生陈雪松很清楚,治疗过程中伤口的“幻觉痛”像刀子割肉一样,常常是患者最大的痛苦来源,但杜富国却一声不吭,从不叫痛。陈雪松不由得感叹:“杜富国实在太坚强了!”
终身供养,排忧解难
荣誉等身的杜富国,身体也在渐渐好起来。而他回归正常生活之后该如何生活,也令大家忧心忡忡。
一个如此年轻、如此血气方刚的战士,在最青春的年龄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他的未来该怎么办?
国家给出了答案:对于一级到四级的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这是白纸黑字写在《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上的规定,为了奖励军人的英勇献身,国家对军人有着详细的抚恤优待行政法规,正符合杜富国的情况。
现在有着上士军衔的杜富国能领到每月七千块钱的基本工资。此外,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是可以评定残疾等级的,凭残疾军人证,这些军人可以享受残疾抚恤金。
作为上士,杜富国尽管不在部队,仍然可以由国家提供终身供养。对于杜富国的补贴问题,《条例》里也有详细的回答。
根据2018年国家刚刚上调的残疾军人优抚标准,对一级因战残疾军人发放的抚恤金已经提高到了每人每年80140元。也就是说,单抚恤金这一项,杜富国就能享受每年八万的补贴。而且这一项标准并非固定,而是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情况而提高。
公众很容易把“抚恤”和“补助”混淆,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补助”本身是一种救助,帮助优抚对象生活。而“抚恤”则是国家为残疾军人无法挽回的身体损失进行的补偿,即国家给的补偿费,目的是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显然,杜富国领到的就是这样一笔“补偿费”。
除了抚恤金,还有护理费和医疗费。按照规定,因公致残一级的残疾军人可以拿到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半的护理费,医疗费用则会由所在医疗保险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门进行管理。
其实,现在我国对残疾军人的保障措施已经足够完善。残疾军人在租房、买房的时候时可以享受到优先、优惠的待遇,日常生活中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和电车,出行买票也可以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
除此之外,杜富国的家人也将享受一定的优待,他的妻子和父母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国家的妥善安置。
对于杜富国来说,事情是奇妙的。
爆炸声响之前,他肩负父亲“富国”的厚望进入疆场,在战场上挥洒青春,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战士。爆炸声响之后,他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得到了荣誉、补贴和连续不断的外界关注。
国家优待他,给了他可保后半生无忧的财富,给了他最好的医疗资源,还给了他数不清的荣耀。
人民敬爱他,将他的事迹代代传唱,对他报以友善且敬佩的目光,称呼他为“英雄”“模范”“榜样”。
然而,他却拒绝选择躺在自己的功勋上享受这一切。
“虽然失去了双手,我仍然可以坚韧前行。”杜富国这样说。
还在病房里时,他就开始练习演讲技能。把排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是杜富国找到的自己的出路。
有了这个目标,他会在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之外额外制定一个计划,用来收听广播、练习写字,他让妻子和战友给自己读报纸上的新闻,还特意学唱歌曲。
杜富国希望今后他能装上“智能手”,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便,让他“多做一点事,做一个有用的人”。只要认准了路,并且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总有一天能做出成就,这是杜富国一直以来的信念。
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道路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直到现在,这二十八个字仍然是杜富国的初心。
人们将他称为“英雄”,他却说:“英雄这两个字包含了 太多内涵,对我来说,这只是根植于心底的一种信念而已。”
他喜欢身上的军装,喜欢军人这个职业,他始终保持军人的血性,无论如何困难,总要继续往前走。
结语
有人问杜富国,康复之后有什么打算。杜富国并不显得焦虑,反而平静地说:“即使我失去了双手,我还有腿,可以为梦想继续奔跑;我还有耳朵,可以继续聆听世界。尽管我失去了光明,但是我的心中满是阳光,我的世界仍然是五彩斑斓的。”
这三年里,杜富国经常去演讲。他去学校,进军营,不仅讲自己的经历,还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他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一名听过他演讲的大学生报名参了军,现在每天巡逻在杜富国战斗过的地方。
在杜富国出事的一个月后,政府将安全的土地交还给当地民众。那一天,人们在杜富国受伤的地方种下了一棵茶树,树苗苍翠欲滴,是新生的痕迹。
原创文章,作者:IOGFQ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