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是与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密切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养的法律依据有很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是规定中国收养制度的最主要法律。中国于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颁布了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收养法,该法于1992年4月1日起实施。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案),修改后的收养法自1999年4月1日起实行。那么,收养家庭对孩子的亲密关系有何影响?本文从爱的心理学视角对现有的社会收养问题,收养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对于收养关系和依恋理论的看法。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通选课程《爱的心理学》作业,作者为北京大学王知言、周渤玄、李云咏、安广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感兴趣的读者可关注本头条号,以免错过精彩部分。】
从依恋理论看《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亲密关系
——关于收养家庭亲密关系的分析和思考
王知言(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周渤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云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安广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从依恋理论和收养研究分析了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亲密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社会收养问题,收养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对于收养关系和依恋理论的看法。
关键词依恋;收养;亲密关系
一.前言及理论回顾
1.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由Bowlby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McGovan, 2013)。依恋被认为是一种反映父母和子女联结的最主要的指标。依恋的建立主要依赖与母亲和婴儿的互动过程。婴儿不断的寻求保护而母亲不断的提供保护。在此过程中,婴儿有了被保护的感觉,并且怀有父母总会满足他们的安全需求的信心。建立依恋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是较为关键的:1)婴儿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2)为婴儿提供接触;3)满足婴儿内在的基本需求(Roberson, 2006)。
婴儿和看护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关系和不断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婴儿会发展出一种关于关系的内部表征,被称为“工作模型”(Working Model)。工作模型反映了婴儿对于和看护者关系的认知。看护者对于婴儿需求的满足能力是影响工作模型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对婴儿需求敏感并可以满足婴儿需求的看护者会建立一种安全的表征,相反,一个无法满足婴儿需求的看护者会建立一种不安全的表征。“工作模型”会影响婴儿成长后关于家庭关系,亲密关系等多种关系的认知和问题解决(McGovan, 2013)。
依据婴儿和看护者(母亲)的互动类型,可以把婴儿的依恋区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的类型。具体的关于依恋类型的划分通过Ainsworth的陌生情景测验进行。在人群中依恋一般划分为三种:安全型(secure),回避型(anxiety-avoidant)以及矛盾型(anxiety-ambivalent)。之后的研究又添加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disorganized),这种类型的依恋一般和婴儿时期受到的虐待等创伤性经历相关(Roberson, 2006)。
1.1亲子依恋
依恋理论最初的研究情景就来源于母亲和孩子的互动中。依据前文所述,亲子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不同的类型的依恋风格,会影响人在面对关系问题,压力,焦虑等问题的时候的认知风格以及行为模式。属于安全型的个体,会有正常的和照顾者的互动。回避型的个体,会避免和照顾者的互动,矛盾型的个体会寻求与照顾者的互动,但是在遇到焦虑的情景时会缺乏寻求安慰和帮助的能力。在混乱型的依恋个体中,他面对分离和团聚的反应会融合矛盾性和回避型的反应。
1.2成人依恋
最早提出“成人依恋”概念的是 Hazan 和 Shaver,他们指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看作一种依恋关系。相对于婴儿期的依恋来说,成人依恋的重大改变就是依恋对象逐步增多,依恋成为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其中包括与父母间的亲子依恋、与恋人或配偶间的婚恋依恋等。尽管从婴儿期到成人期,人们的依恋对象、依恋关系的性质发生着变化,但是 Bowlby还是倾向于认为人们婴幼儿时期形成的“工作模型”是较为稳定的,它的存在基本限定了依恋的发展方向,个体也会在未来倾向于选择与“工作模型”更为吻合的依恋环境,因此在不断地选择环境、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已有的依恋系统得到巩固和保持,使得依恋风格有了连续性(王岩&王大华,2012)。
成人依恋依据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以及依恋量表的测量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安全型(secure),倾注型(preoccupied),轻视型(dismissive)和害怕型(fearful)。这四种类型分别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有不同的得分。其中倾注型和轻视型在依恋焦虑上得分较高,害怕型和轻视型在依恋回避的得分较高(李同归&加藤和生,2006)。
虽然成人依恋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生活压力模型和社会认知模型对此给出了一定的解释。生活压力模型认为成人依恋安全性的改变是对重要生活事件或生活环境重大改变的反应,尤其是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会对依恋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模型认为,当人们处于不同情境时,被激活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不同,诸如记忆、自我概念、人际期待等这些子系统的改变会引发依恋风格的整体改变(王岩&王大华,2012)。两种理论相比,生活压力模型更倾向于对依恋风格的长期影响,而社会认知模型则更倾向于依恋风格的短期改变。
2.依恋和行为
依恋风格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全型的个体在处理关系问题时,可以较为合理的解决,较少有暴力问题或者是产生焦虑。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个体中,混论型的依恋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以及睡眠问题(Escobar, Pereira, & Santelices, 2014)。特别的,在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的青春期,更容易出现一些违反常规的行为。研究也表明,不安全型的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风险较大,更容易在一些负性事件的诱发下出现行为的问题。
(Feeney, Passmore, & Peterson, 2007)。依恋风格还会影响个体对于情感的理解。在情感理解的任务中,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在该任务中表现优异(Barone & Lionetti, 2012)。所以,在探究人发展中的行为问题时,依恋风格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恋风格也成为了理解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3.收养家庭和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集中探讨了个体与亲密他人之间形成的联系。除了经典的母子之间的互动,以及恋人夫妻之间的互动之外,收养家庭中的依恋关系也成为了近年中研究的热门话题。在美国,收养家庭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有超过1700万的孩子是生活在收养家庭中的(Roberson, 2006)。在中国,收养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家庭形式。而且,从2009年开始,美国和欧洲的家庭也开始收养在中国的孤儿,组建了许多跨国收养的家庭(Cohen & Farnia, 2011)。收养家庭的出现,使得孩子的亲密关系中,出现了和领养父母之间的互动。这种亲密关系的互动可能与血缘亲密关系的互动相同,或者可能有一些不同。领养关系还受到了领养前生活环境的影响。领养关系还涉及到血缘关系和领养关系的互动。这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对依恋风格以及个体的行为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近些年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对于依恋的影响。收养依据被收养孩子年龄的不同分为早期收养,晚期收养。此外,跨国收养又成为了一个可以独立研究的维度。
3.1 早期收养(early adoption)
早期收养的孩子一般为婴儿期的收养或者是在学龄前的收养。尽管一般的研究假设,收养家庭的孩子在早期都会经历一些负性事件,比如虐待,分离,忽视等等。这些负性的事件可能会造成收养儿童有更大程度上的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但是在关于早期收养的研究元分析中发现,如果孩子在生命早期,也就是出生12个月之内得到了收养,他们的依恋类型也是安全型的,并且他们和那些没有收养的同龄人群体没有显著的差异(van den Dries, Juffer, van IJzendoorn, & Bakermans-Kranenburg, 2009)。被收养的孩子在收养家庭的母亲和父亲(尤其是母亲)中得到了需求的满足,并且感受到了保护,进而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在生命早期孩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型”及依恋风格的时候,如果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可以免除孩子先前短时间的不良事件的影响,帮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在早期收养的群体中,如果测量他们的社会行为问题,也没有发现这类群体在和未收养群体之间的差异(Escobar et al., 2014)。
3.2 晚期收养(late adoption)
与早期收养对应,晚期收养一般指的是在出生后12个月后,也就是孩子过完第一个生日之后的收养(Cohen & Farnia, 2011)。晚期收养和早期收养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孩子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持续时间更长,他们都至少经历了虐待,忽视,情感剥夺,贫穷,谩骂,药物滥用,主要亲密关系破裂等负性事件中得一种(Barone & Lionetti, 2012)。晚期收养的孩子,开始有了对这种负性事件的认知甚至是记忆,可能对日后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这类孩子都有过在孤儿院等机构生活的经历。研究表明,在机构生活的经历以及负性事件会阻碍孩子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这类孩子更容易形成一种混乱型的依恋风格。这种混乱型的依恋风格可能会影响孩子提取和处理情感信息的能力,也使得孩子面临未来产生社会行为问题的风险(Barone & Lionetti, 2012)。
3.3 跨国收养(international adoption)
跨国收养区别于国家内的收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遗传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孩子可能更容易觉察到被收养的事实。孩子觉察到被收养,他们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被抛弃感甚至是拒绝感(Feeney et al., 2007)。并且跨国收养中可能产生文化差异的问题,父母可能在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支持上面对更多地困难(Feeney et al., 2007)。但是在跨国收养的群体中,更多的情况是被收养者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父母也会寻找那些健康,没有过多受虐史和负性经历的孩子,他们也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跨国收养的研究中,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不安全型的依恋,而是和母亲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安全的依恋关系。国籍的差异对于收养儿童的依恋风格影响,可能没有收养年龄这个因素的影响大。国别的差异也可能不像负性经历一样,有更大的对依恋风格的影响作用(Cohen & Farnia, 2011)。
3.4 收养者的依恋风格
影响被收养者依恋风格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收养年龄,负性经历以及国籍之外,收养者本身的依恋风格也对孩子的依恋风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儿童形成安全依恋和母亲的依恋类型是高度相关的。如果母亲是安全型个体,并且为被收养的孩子提供足够的保护和需求满足,儿童则更有可能从混乱型的依恋逐渐发展为安全型的依恋。一个横跨两年的研究表明,收养初期,儿童受到机构虐待及负性经历的影响,多数个体为混乱型的依恋。但是在收养后的六个月之内,在和安全型的母亲互动中,可以逐渐形成稳定的依恋风格。在两年后,这些被收养的孩子和正常孩子没有表现出差异(Cohen & Farnia, 2011)。大量的研究表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个体的依恋风格,会对于孩子的依恋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Niemann & Weiss, 2012)。母亲自己童年时期的依恋经历也会影响对于孩子的反应。父母双方如果是安全型的依恋,会在被收养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时成为一个有利因素。相反,在失败的收养案例中,依恋风格的不稳定和收养关系的破裂高度相关。
依据上面对于依恋和收养理论的回顾,我们分析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主人公的依恋风格以及收养关系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收养关系的社会新闻和实例,提出了我们对于收养问题的思考。
二.影片分析
1.Leon的依恋风格和关系发展
1.1Leon的依恋风格
Leon是一个杀手,是一个即使睡觉也会拿着枪的冷酷的人。从影片的情节可以得知,Leon年轻时女友被杀害后才来到美国,Leon在来到美国之后、Mathilda到来之前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并且把盆栽当做自己唯一的朋友。Leon身为杀手,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强,但是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这从他进入新居之后查看屋里没一个角落、拉上所有窗帘、每天把枪放在手边坐着睁着一只眼睛休息。Leon的早期丧失亲密他人的经历都可以看出来由于职业以及经历的影响,Leon形成了一个极强的回避型的依恋,在成人依恋中也可以归为害怕型。
1.2 Leon的关系发展和情感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Leon对Mathilda的感情是同情,因为Leon常常看到Mathilda的脸上淤血发青,而且知道Mathilda的父母和姐姐对她很不好,因此Leon收养了Mathilda。但是后来Mathilda慢慢地告诉他人生的滋味,让他从新感觉到亲情,因此Leon像爱自己的女儿似的爱上了Mathilda。
起初,Mathilda在Leon的住处睡的第一晚,Leon夜里拿着枪企图杀死熟睡的Mathilda,或许是想到了自己“No women,no kids”的准则后放下了枪。第二天早晨Leon劝说Mathilda离开他的住处。Mathilda说出自己如果离开可能面临的危险处境,Leon才让Mathilda和他生活在一起。
在最开始的阶段,Leon依然表现出了自己的依恋类型的特征,拒绝,回避,警惕。他不信任任何人,不接触任何人,当然也不会对任何人敞开心扉。Leon的依恋风格是从童年起就形成的,他的职业也强化了他的依恋风格。但是Mathilda的到来确让Leon的依恋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以分别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看到。
1) Leon和Mathilda的生活
Leon和Mathilda离开原先的住处重新定居之后开启了这一阶段。Mathilda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子,从和她的交谈中Leon能得到被理解的感觉,从而逐渐获得安全感。在这个阶段里影片中描绘了两次Mathilda和Leon玩耍的情景:一次是两人互相扮演电影中的人物让对方猜,另一次是两人用喷壶和水盆嬉戏打闹。可见Mathilda给时刻紧张的Leon带来了完全放松的感受。这种放松得以让Leon从时刻可能受迫害的不安全感中释放出来,满足了Leon的追寻安全的最基本的需求。因此,Mathilda逐渐成为了Leon的security base。其间Mathilda向Leon吐露过自己对Leon的爱,但是Leon并没有回应自己对Mathilda的爱,而实际上Mathilda已经成为Leon的重要他人,似乎也成为了Leon的依恋对象。
2) Leon和Mathilda的工作
两个人开始合作完成杀手的工作。Leon在工作过程中除了保护Mathilda的安全外,还只让Mathilda使用仿真枪。Leon也私下里跟Tony说好,自己死后把所有的钱留给Mathilda。其实Leon已经意识到自己无法一直陪伴Mathilda,希望在分开之后Mathilda能有和其他女孩一样的生活,而不是变成和他一样的杀手。在影片最后一段里,Leon最终从警察的围剿中救下Mathilda,并且为她复了仇,也终于表达了对Mathilda的爱意。在这一阶段中,Leon已不再是一个拒绝所有人的冷漠杀手,也不再是一个回避所有人的没有安全感的人,他的依恋风格从一个完全的回避型逐渐转向了安全型。在这一阶段里两人的相互依恋继续加强。
根据前文所述,成年人的依恋风格是很难发生大的变化的,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但是在影片中,Mathilda的出现却转变了Leon的依恋风格。成人依恋的出现其中之一就是重要他人的扩展,从原来的父母和看护者增加了恋人和伴侣。在前文所述和Mathilda的互动中,Mathilda满足了Leon对于安全性的需求,给了Leon温暖和关心,也给了Leon爱,Mathilda逐渐成为了Leon的重要他人,也使得Leon重新建立了成人依恋。依恋风格的改变,也使得他对待他人的态度,尤其是Mathilda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上文提到的理论研究表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情景都会影响成人依恋风格。Mathilda的出现原本不是那么的重大,但是两人共同完成工作,Leon为Mathilda 复仇,Mathilda成为Leon的精神寄托,使得收养一个Mathilda组建一个家庭成为了Leon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依恋风格。
影片中有两个情节可以看到,Leon对于Mathilda的情感变化,他已经对小女孩产生了爱意,小女孩也成为了他的重要他人。
电影的中间有这样的场景:女孩用手枪瞄准自己的头跟Leon说: “只有 “爱” 和 “死””,然后快要扣动扳机的时候Leon抓住了小女孩的手,把枪口瞄准到别的方向,救了女孩。从这场景能看出两个人的相爱。
电影的最后场景中有Leon喊叫的场景,虽然自己是一个世界上最有能力的杀手,但是这次无法逃离,没有希望,此刻他想到了Mathilda,觉得再也不能看到世界上最宝贵的人,此场景表现出了Leon对Mathilda的爱。
2.Mathilda的依恋风格和关系变化
2.1 Mathilda的依恋风格
Mathilda的童年可以说是不幸的。电影中Leon与Mathilda的第一次见面,是在Leon完成一次任务后回家的路上,见到年幼的Mathilda在走廊躲避父亲的暴力抽烟。在这个过程中,Leon了解到了女孩家庭遇到的麻烦和女孩父亲对待女孩时的粗鲁。
后来,女孩家庭遭到灾难(家人全部被杀死),女孩第一次想Leon请求帮助。而Leon接受了这个请求,把女孩救了下来,而无处可归的女孩要求Leon把她收下来,形成了两人最初的收养关系。注意到,Leon一开始反对收留女孩,但Matilda却出乎意料做出了反抗行为:向窗外开枪。Mathilda和一般的同龄女子不同,她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问题。
从这段情节的描述中可以看到Mathilda没有一个安稳的童年生活,也推断出Mathilda的依恋风格可能并不是安全型的。根据前文文献中所述,不安全型的依恋和过激的行为问题相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Mathilda会选择一个杀手,也是Mathilda能够融入杀手的生活行为模式的原因。但是,在这一段收养关系中,两人的关系都发生着变化。
2.2 Mathilda的情感和关系变化
根据情节,虽然女孩遇难不久,但很快恢复了理性,做出了要报仇的决定。女孩不可理解的恢复速度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女孩的幼年充满暴力,包括父亲对她的暴力和姐姐对她的暴力,引起了女孩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中相互依赖度并不是很高(除了她的弟弟),也包含了女孩不安全或者是偏向混乱型的依恋风格;第二、女孩眼前有着可靠地成年人,这个人救了她的生命,另外,还了解到了他是一位杀手——女孩认为是一个非常可靠、有能力的男人。在生命被挽救的过程中,女孩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依恋。
根据韩国的有关调查,收养形成认知能力后的孩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度体现的并不是很高。比如,当他们被问到“你们如果遇到亲父母后,会向新的父母要求回到亲父母的身边吗?”的问题时,有73%的儿童回答是肯定的,而只有11%的儿童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回答“不知道”的儿童有9%,剩下7%的儿童回答“根据双方父母的谈判决定”(尹旻在,2009)。
根据这个调查,Mathilda的这种行为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因为Mathilda的行为表现出了她对Leon极大的依赖,包括她想窗外开枪的反抗行为,我们也可以视作是由于Leon的依赖而导致的。要了解她的一系列依赖行为的产生原因,我们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她的成长环境,二是她所面临的处境。
她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剧中有一段是她与学校工作人员之间的童话,从这个通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父母并没有给她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Mathilda在通话中说“她(指Mathilda)死了”的一句,表现出了Mathilda面临这种情况却无能所为的伤感,也表现出了她的幼年并不幸福。
根据有关调查,经历幼年暴力的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度极低。对于“如果不幸失去了你父母,你的反应将如何?”的问题,经历幼年暴力的青少年有65%的回答是“与我没关系”,只有5%的回答是“会觉得痛苦”,而剩下30%则是“不知道”及“理性寻找自己活下去的方法”。第一个回答可以视作是对父母的怨恨,而第二个回答可以解释为对父母的依恋,而第三类回答可以看做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亲密关系的瓦解(但不到怨恨程度)(尹旻在,2009)。可见,家庭暴力给孩子对家人的依赖程度及依恋情绪带来了巨大影响。家庭暴力瓦解了孩子对于重要他人应该形成的依恋,也为孩子的依恋类型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正如在影片中的例子一样,Mathilda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对父母的依恋,也出现了一些学校等常规行为的厌恶反应。可以说,Mathilda动荡的童年是她日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为她带来了一个收养的机会,一个建立新家庭的机会。
Matilda面临的无处可归,受到生命威胁的情景,让她选择依赖面前强大的力量——Leon。女孩已经有了Leon救她的记忆,这在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家人被别人枪杀,让她对枪之类的暴力产生了恐惧心理,而Leon的职业给她带来了信心:这个男人一定能保护我。同时,她充满暴力的幼年经历,让他减少了对杀手这种极端暴力的职业的恐惧心理。
根据前文的理论回顾,在收养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可以重新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即使有的时候孩子已经不处在婴儿期了,安全的依恋依然可以在收养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下建立。在影片中Leon为Mathilda提供了生存的可能,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提供了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Mathilda建立了和Leon深刻的依恋。
三.收养家庭的分析思考
在影片中的收养关系是成功的。Mathilda和Leon虽然都有一个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但是他们却在这段收养关系中,给予了对方所需要的东西。对影片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现实中的收养关系。通过新闻的报道,我们探索了现实社会收养家庭中的问题和成功之处。
新闻一:
在中国旧有的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当今社会子女仍是家庭的核心,于是生了一胎,想生二胎,让孩子长大有个伴儿,自己老了也有更多的依靠,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自己的子嗣,而是领养或过继别人的子女,含辛茹苦视同己出将其养育成人,然而这些孩子有些长大后独自高飞,将风烛残年的养父母送到养老院,甚至遗弃了这份养育的亲情。近期,记者走访哈市的一些养老院,深深体味到这群老人的苦楚和心酸。
新闻二: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被遗忘的养父母在养老院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多,但每一位老人的故事听起来都让人格外心酸。
道里区敬老中心院长孙盛伟表示,几十年前这样的情况很少遇见,但随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隐瞒领养的实情,而是选择主动向子女公开他们的身世,但在老人们揭开秘密的同时,或许将遭遇被遗忘的情况。
新闻三:
初冬,河南省沈丘县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前,一对夫妇推着一位身患重度脑瘫的女孩,询问怎样办理收养证,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合法子女:“我跟她爸都是农村人,以前不知道国家收养规定,现在知道了,就想着不能只让华珍在感情上是我们家人。
新闻四:
美国的收养政策对收养人并无经济实力的要求,但必须确保被收养儿童心理不被压抑和扭曲。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25岁,在办理收养手续前,收养者必须亲自见过被收养儿童,即使是国外的孩子,收养者也不能免去千里迢迢奔波之苦。仅仅看到过所要收养孩子的录像或照片,并不等同于“亲自见到过”。不过,收养人在办理收养手续前或过程中,没有亲眼见到过所要收养的孩子(比如还未出生),申请人仍有机会收养成功,但条件是,申请人必须提交一份声明,同意这个孩子可以被二次收养。
也就是说,监管机构如果发现收养人违反了自己的承诺,被收养的孩子受了委屈,监管机构会强制收养人放弃收养权,再为小孩寻找其他收养人。“二次收养”的规定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剑,时刻提醒收养人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剥夺做父母的权利。如果没有“二次收养”这一规定,收养人在收养成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待养子女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失去了原有的爱心和耐心,养子女的身心会因此蒙上阴影。这时让收养继续下去,小孩的权益得不到保证。
收养前,申请的家庭需要接受背景调查。家庭调查由获得官方许可的“家庭调查机构”完成。另外,在收养前,收养人还须提交一份儿童收养推荐书。
3.1对收养父母的思考
在新闻一和新闻二中,父母并没有和收养子女建立如电影中一样的依恋关系。相反,孩子在知道父母不是亲生父母后反而选择了离开。在新闻中的收养关系中,孩子没有形成和养父母的依恋关系,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收养时孩子的年龄可能较大,导致了先前不安全依恋类型没有及时转变;
2)养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可能物质上居多,而在其他需求,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可能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导致没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恋。
3)父母本身的依恋风格可能影响结果。根据文献所述,父母本身如果是安全型的依恋,那么更容易使得孩子获得安全型的依恋。在现实社会中,父母本身可能并没有一个稳定的依恋风格。
结合影片中Leon和Mathilda的互动,我们看到两人虽然都有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但是却在互相满足需求,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后建立了依恋。那么对于现实中的收养父母来说他们究竟该为孩子提供些什么呢?是物质上的满足,生活上的安逸,还是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安慰和需求的满足?根据依恋理论,恐怕情感上的安慰和满足对于一个收养家庭的维系是更加重要的。
3.2对于收养研究的思考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Leon的改变,一段收养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改变了Leon的情感经历。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部分都集中于收养经历对于孩子的依恋类型和行为的影响,很少涉及到对父母的改变。在新闻中,我们也看到,一段不成功的收养经历可能会造成收养父母的忧伤情绪的产生。在电影情节中,一段成功的收养经历使得收养父母有了改变。那么在现实收养中收养关系对于父母等成年人又有哪些影响呢?这可以成为未来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
3.3对于收养政策的思考
现有的收养政策中一般会考虑一下这些内容,收养家庭的犯罪记录,收养家庭的经济状况,收养的合法性等等。收养家庭在选择孩子的时候一般会关注孩子的健康等因素。经过新闻三中的思考,我们认为收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合法性,家长和孩子的依恋类型也应该成为一个值得考量的指标。一个安全型的父母才有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依恋关系和家庭关系,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有助于孩子在未来形成一个正常的行为模式。参考新闻四对于美国收养家庭的报道,我们认为在中国的现有收养政策中,不应该仅仅考虑法律记录和经济状况等,一些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条例也应该得到实施,这样才能避免可能产生的儿童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
此外,政府机构应该尽早的帮孩子找到合适的收养家庭,根据新闻中的报道以及文献中的讨论,孩子在学龄前被领养,有更大的几率成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政府机构应该尽力减少孩子们在孤儿院中成长的时间,促进收养家庭的形成。早期收养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安全的依恋和收养关系的稳定。
四.总结
本文通过回顾依恋理论和收养关系,依据现有理论探讨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亲密关系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关注了社会中存在的收养现象和收养问题,结合我们在影片中的探讨,对现有的收养父母,收养政策,以及收养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Barone, L., & Lionetti, F. (2012).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 study on late-adopted pre-schoolers and their parent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8(5), 690–6. doi:10.1111/j.1365-2214.2011.01296.x
Cohen, N. J., & Farnia, F. (2011). Children adopted from China: Attachment security two years later.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3(11), 2342–2346. doi:10.1016/j.childyouth.2011.08.006
Escobar, M. J., Pereira, X., & Santelices, M. P. (2014). Behavior problems and attachment in adopted and non-adopted adolescent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42, 59–66. doi:10.1016/j.childyouth.2014.04.001
Feeney, J. a., Passmore, N. L., & Peterson, C. C. (2007). Adoption,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concerns: A study of adult adopte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1), 129–147. doi:10.1111/j.1475-6811.2006.00145.x
McGowan, F. P. (2013). Caregiver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and caregiver-child interactions in adoptive and foster dya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Niemann, S., & Weiss, S. (2012). Factors Affecting Attachment in International Adoptees at 6 Months Post Adoptio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1), 205–212. doi:10.1016/j.childyouth.2011.10.001
Roberson, K. C. (2006). Attachment and caregiving behavioral systems in intercountry adop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8(7), 727–740. doi:10.1016/j.childyouth.2005.07.008
Van den Dries, L., Juffer, F., van IJzendoorn, M. H., &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2009). Fostering security? A meta-analysis of attachment in adopted childre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1(3), 410–421. doi:10.1016/j.childyouth.2008.09.008
崔焕硕(2011). Blanckorea . 2011.11,34.
李同归. (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中文版. 心理学报,38(3), 399-406.
王岩, &王大华. (2012). 成人依恋的稳定性.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4), 442-448.
尹旻在(2009).收养父母要做的觉悟.时事IN, 2009.12,68
原创文章,作者:ZQYAOF,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