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问题非常复杂。
今天我们把退休年龄的来龙去脉分析一下。
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
我们国家最早的退休制度应当是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了。最初的时候,《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退休年龄是;
男工人和男职员60岁,要求工龄满25年,在该单位工龄满5年才可以退职养老。可以说以前并不叫退休。
女工人和女职员是50岁,工龄满20年,该单位工作满5年。
井下高温和有毒有害工作,男性55岁,女性45岁就可以退职养老,还可以折算工龄。
关于职员如何定义的问题?我并没有找到有关法律依据,其实流传资料的理解应当是非筋肉劳动者。所以,工人属于筋肉劳动者,侧重于体力劳动了。
1957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后来,在1957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中,就有关退休年龄进行了重新确认。
男性退休年龄仍然是60岁。女性退休年龄,女工人是50岁,女职员改成了55岁。相应的工作年限分别有所降低,成了连续工龄满5年,一般工龄满20年。
更多新的变化是:特殊工种增加了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另外,增加了丧失劳动能力可以提前退休。连续工龄满5年,一般工龄满15年,经劳动鉴定委员会或医生证明不能继续工作,男性可以50岁,女性可以45岁提前退休。
还有一项特例情况,就是连续工龄满5年,一般工龄满25年,也可以提前退休,不过也就没有年龄限制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非常灵活的退休政策,叫做专职从事革命工作20年,因身体衰弱不能继续工作而自愿退休。
后续的年龄政策并没有多大改变,即使是劳动保险政策中止,也仍然执行相应的年龄。
国发1978年104号文件
到了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发1978年104号文件。内容是两个《暂行办法》,《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关于工人的暂行办法中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是:
男满60岁,女满50岁,连续工龄满10年。
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男满55岁,女满4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失去劳动能力,男可以50岁退休,女可以45岁退休,一样需要连续工龄满10年。
特殊的实际上是因公致残,完全伤失劳动能力的。现行的规定是1~4级伤残工伤保险基金发放伤残津贴。如果满足退休条件,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如果养老金低于伤残津贴待遇,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齐。
另外,女干部是退休年龄55岁。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随着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主体不断丰富,相应形式也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各式各样所有制形式的用人单位。
国家从1986年开始推动退休养老基金制度,1991年又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起全面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初的养老保险制度,只有职工可以参保。但是随着失业下岗情况的出现,全国各地逐步开始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
那么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是多少岁呢?一直以来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
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的人员、农民合同制职工退休年龄是,男满60岁、女满55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这实际上就是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岁退休的由来。
不过,全国很多地区早已经开展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当时各地规定的退休年龄,早已经定性为50岁。所以,现在四川、青海、青岛、温州、郑州等地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还是50岁。
2016年,人社部出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政策。不过,直到现在所谓延迟退休政策并没有出台。很有可能会根据不同人员的情况,自愿选择退休年龄。这样就不会有矛盾了。
综上所述
我们的退休年龄政策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未来也会有更多更具体的变化。不过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一刀切的政策可能会予以改变。希望我们的退休年龄政策以后会越来越灵活,给我们普通职工和弱势群体更多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PCVIY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