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祚坤
1999年,一个头发花白的7旬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步行50多里地来到了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民政局双拥办,工作人员见到老人气冲冲的样子,还没来得及问老大爷有什么事情,就听到老人不客气的让工作人员把领导叫来。
看到老人的架势,工作人员也不敢怠慢,叫来了双拥办主任李建平,只见老人理直气壮的把怀里拿着的旧包裹放到了桌子上,气呼呼的说道:
我是1956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的老兵,都是半截身子都埋入黄土的人了,想让孙子参军继承祖业,报效祖国,咋就一直不给通过呢?
老人生硬地诉说着自己的苦衷,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捏了一把冷汗,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理直气壮的人,主任李建平也有点儿头大,眼前的老人穿的破破烂烂的,一看就是个不富裕的老农民,咋看都不像是一个军人,如果真的是老兵,怎么会过得这么凄惨?
咸宁市
李建平一直认为老人孙子参军不通过,他这是跑来撒气了,李建平有些许无奈一边摇头一边打开桌子上了旧包裹,只见里面装着一本《抗美援朝功臣模范纪念史册》以及一等功臣和二级战士的荣誉证书。
那些证书都已经泛黄发旧,一看就知道是上了年数的物件儿,这让李建平非常震惊,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湖北省也是仅此一例,他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老人,半天说不上话来,缓过神的李建平连忙安抚老人的情绪,并且把老人的诉求报告给了上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老人是一等功臣晚年为何会过得如此凄惨呢?
刘祚坤荣誉证书
老人名叫刘祚坤,湖北省鄂南咸宁石溪村人,1924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那时候正是国内最动荡的时候,刘祚坤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三口的生活过的也非常的幸福。
但是这一切幸福的生活都毁在了日军的手里,刘祚坤5岁那年,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死在了日军的刀下,一夜之间刘祚坤就成为了孤儿,周围的村民看刘祚坤孤苦伶仃的很是可怜,但是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难处,他们的手头也非常拮据,于是村民就集中力量把刘祚坤给抚养长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人家的孩子7岁的时候都在学堂念书,刘祚坤那时候就开始自食其力了,年幼的他干不了重活儿,就帮助地主家放牛放羊,来赚取些许生活费,他也不过是个孩子,早早的就尝遍了人间疾苦。
放羊的孩子
同村的一个木匠看到刘祚坤虽然身世凄苦但是聪明伶俐又能吃苦耐劳,于是就把刘祚坤收做徒弟用心培养,想让他将来继承自己的衣钵,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刘祚坤倍加珍惜,他跟着木匠起早贪黑的帮忙打下手。
在闲暇的时候就刻苦练习木匠手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祚坤付出的努力也有了相应的回报,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四里八乡出了名的木匠,随着刘祚坤的年纪渐长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有不少的媒婆都上门给他说亲事。
木匠
在老木匠的安排下,刘祚坤和邻村儿16岁的姑娘彭爱玉结为了夫妻,刘祚坤以木匠手艺讨生活,妻子则在家处理家务,夫妻俩的生活虽然平平淡淡但是也很幸福。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祚坤的儿子也都相继出世,原本的两口之家变成了幸福的五口之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不断用武力骚扰我国的边境地区,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刘祚坤受到国家的感召,想要为国家和人民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在1952年的秋天,刘祚坤被分配到305部队122中队辎重1连1排3班,在奔赴战场的时候,刘祚坤的妻子还怀着身孕。
40年代的婚礼
在战场上的刘祚坤一马当先,奋勇杀敌,但是后来他所在的队伍又被分配到了兵站,兵站上的士兵不同于战场上,属于为部队提供后勤支持的地方,每天都会做一些琐碎的工作,这样的生活节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他们认为在兵站上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别的战士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只有他们在那里修修补补,一辈子都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的言辞之中都是不满意和各种牢骚,刘祚坤不以为然,他认为不管在哪里都能做出一番业绩来,就算是在兵站工作那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刘祚坤
他还劝说那些人,出来参军就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不管被分配到哪里都没有违背自己的初衷,做出一番成绩来不管身在何处都会受到重用。
在兵站的那段日子,刘祚坤和在战场上一样依旧是埋头苦干,在完成任务的闲暇时间,他重操旧业每天的工作都是对各个破损的地方修修补补,勤劳的刘祚坤很快就引起了领导的注意,还表扬了他,这让刘祚坤还非常的开心,干的更加起劲了。
兵站的其他士兵,看到刘祚坤这么努力有干劲还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也打起了精神埋头苦干,有什么任务大家伙儿都抢着干,兵站的士兵有所改变,这和刘祚坤的带领有莫大的关系。
兵站上的后勤部队
但是兵站上的生活也不是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战场上最短缺的就是军用物资,兵站的士兵责任重大,他们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好兵站上的所有物资,保证前线物资的供给,而敌人也会重点攻击我军的仓库地区,断了前线的物资补给。
1953年4月的一天晚上,刘祚坤负责值夜班,那天正好赶上朝鲜人民军的5车厢汽油从苏联运回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美军的两艘轰炸机盘旋在仓库的上空,向车厢里装着的汽油投下了几颗炸弹。
一车厢的汽油瞬间爆炸火光冲天,刘祚坤看到大事不妙,也顾不上外面危险,奋不顾身地跨过了铁轨,来到了存放汽油的车厢旁边,值得庆幸的是,5车厢的汽油并没有被全部炸掉,剩下的还有抢救的余地。
被美军轰炸的列车
刘祚坤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拿着铁锹使劲地敲打车厢的车门,强烈的火光熏烤着他,车门受热膨胀很难被打开,刘祚坤去找来了一根结实的木棍,硬生生的把车门给撬开了,他迅速把车厢里的汽油桶往外滚。
此时敌人发现了抢救物资的人员,又开始了机枪扫射,一梭子子弹打在车厢上砰砰作响,刘祚坤冒着生命危险跳上车厢,一边躲避敌人的攻击,一边继续将汽油桶滚下车厢,他的脚因为踢油桶,都被磨破了皮鲜血直流。
刘祚坤一瘸一拐地奋力用手一桶一桶地滚,汽油燃烧冒着的滚滚浓烟熏得他张不开眼睛,刘祚坤就半闭着眼,车厢下的人民军配合着刘祚坤把滚下来的油桶运送到安全地带,闻讯赶来的志愿军也加入了抢救工作。
志愿军抢救物资
正在专心抢救物资的刘祚坤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头顶上敌机再次返回来又进行了一番扫射,战友看到刘祚坤还在忙活着,就一把把他拉下了车厢,迅速趴在战壕里才躲过了敌人的袭击。
敌人的飞机离开以后,刘祚坤还在继续抢救工作,这时候的汽油桶已经变得滚烫,到了即将爆炸的临界点,当天晚上一共抢救了300多桶汽油,其中有80多桶都是刘祚坤自己抢救的,完成了抢救工作以后,刘祚坤累得昏倒在了地上。
第二天朝鲜人民军派来了两名军官向刘祚坤表示感谢,我军也多次派人来了解刘祚坤当天晚上的英雄事迹,后来刘祚坤被授予了一等功,朝鲜授予了他二级战士的荣誉证书和勋章,刘祚坤一夜之间成为了英雄,但他从来没有骄傲过。
美军轰炸仓库
1954年5月5日,刘祚坤作为代表受邀参加了在朝鲜平壤毛泽东广场上召开的庆功大会。
从朝鲜战场上退下来以后,刘祚坤就回到了湖北老家,抗美援朝中一共有99名一等功臣,刘祚坤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一个特等功臣,因为刘祚坤在战场上腿部受了重伤,组织上在家乡给他安排工作。
湖北省出了一个一等功臣,相关部门隆重地迎接刘祚坤回家,那天他身上带着大红花,敲锣打鼓地进了家门,全村的人都知道了刘祚坤是战场上的一位英雄,没上过学的刘祚坤衣锦还乡,还想着继续种地过平淡的生活。
但是当地政府强烈要求优待英雄,还给刘祚坤安排了一个区领导的职位,刘祚坤没什么文化,每次开会都看着别的领导干部在舞台上激情演讲,自己却什么也不会,于是刘祚坤就辞去了区领导的职位。
在他看来,那样的文职工作根本就不适合他,他占了个领导干部的位置却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质上的好处,就算坐上了高位他心里也是不好受,干脆把位置让出来,让给真正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干部,才是正确的选择。
刘祚坤辞职以后,政府部门还在想办法给他安排一个适合他的工作,思来想去想到刘祚坤之前是个木匠,而村子里刚好有一个农具厂,那里非常适合刘祚坤工作,于是政府和农具厂联系,给刘祚坤安排了一个副厂长的职位。
刘祚坤对这个工作非常的满意,就在厂子里安心干了一段时间。
1959年的一个冬天,厂子里杀了一头猪给员工们分福利,包括厂子里的领导在内,每个人只能只能拿走两斤肉,当天晚上厂子里的领导和员工还聚在一起吃了个饭,晚上的聚会大家都很尽兴。
结束的时候,刘祚坤散步来到了厂子里书记的家门口,他本想到书记家里坐坐聊会儿天儿,没想到他刚迈进书记家门,就看到屋里的桌子上放着一大块儿肉,厂子里说好了包括领导在内,每个人只能分两斤。
他看着书记桌子上的肉可不只是两斤的量,刘祚坤就非常不高兴了,他质问书记家里分了多少斤的肉,书记支支吾吾的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明显就是心虚的表现,刘祚坤看到书记的模样更加生气了。
他气呼呼地侧过头去,没成想又瞥到了床底下还藏着一些肉,他扒开床底下拉出来一个盆子,里面全是刚杀好的猪肉,刘祚坤指着书记的鼻子骂,拿走两斤还不够,还要用盆儿藏起来,你怎么这么贪心啊。
书记也是要面子的人,被刘祚坤指着鼻子骂,就算是自己不在理,心里也咽不下去那口气,书记理直气壮地高声反驳刘祚坤,两个人就这样吵吵了起来,这一下就惊动了周围的员工,都纷纷过来劝架。
所有人都知道书记多拿了肉,他面子上过不去就把多出来的那些都分给了和自己走得近的员工,这件事情才算作罢。
吵架
刘祚坤回到宿舍越想越生气,他一辈子都是光明磊落的,就算在最穷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占便宜,厂子里的这些人让他很失望,刘祚坤不愿意和这些贪官一起同流合污,于是连夜冒着大雪回到了家中。
辞去了副厂长的职务,刘祚坤在生产队当队长抓生产,他每天都身体力行带头在地头田间辛苦劳作,虽然工作很辛苦生但是刘祚坤却干的非常起劲和开心,在此后的日子里,刘祚坤和妻子过着平淡的生活。
把儿子们都抚养长大的刘祚坤也慢慢地变老了,他有心让自己的儿子们继承自己的衣钵,去参军报效祖国,但是儿子们都因为身体素质不过关被筛了下来,后来刘祚坤抱上了孙子,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孙子身上。
他经常给孙子讲过去自己参军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曾经立过大功,孙子成年以后就去报名参军,刘祚坤很是欣慰,但是爷孙俩左等右等还是没有等来入伍的通知,这让刘祚坤就有点儿生气了。
他拄着拐杖拿着自己过去的荣誉证书找到了双拥办去理论,因为过去的老干部都已经退休了,新上任的干部基本上没人知道刘祚坤是湖北省唯一的一等功臣,主任李建平把刘祚坤的事情报给了上级。
上级部门得知这一情况也满足了刘祚坤的心愿,他的孙子如愿进入了部队。
湖北省还有一位一等功臣的事情也迅速传开了,政府部门派人来慰问老英雄,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1999年国庆节,刘祚坤也受邀参加观看了阅兵仪式,看着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武器也越来越先进,刘祚坤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把孙子送进部队是正确的选择。
刘祚坤去世以后,他的孙子继续代替他为祖国尽一份力。
参加仪式的老兵
阅读剩余 76%原创文章,作者:NKCZE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