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党人碑的熟人茶馆”(ID:gh_17719e8e5633)、“广东共青团”(ID:tuan_tuanjun)
近日,有人质疑日本制造中国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真实性,“当年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到底杀了多少人?并没有确切地统计出来到底死了多少人,有名有姓的都没统计出来几千人,也没有认真研究30万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以此为论据否认史实,称没有数据支持,“30万只是一个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概述”。
惨案发生时未推行身份证制度
从中国户籍制度史的角度,可以破除这个质疑。
中国的户籍制度起源得很早。在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由于有管仲的倡导,开始确立了与田地登记相结合的户籍制度,施行较为严格的基层地方组织监管措施,叫做“户籍田结”。到了商鞅变法的时代,秦国甚至出现了身份证的萌芽,住店外出都要随身携带。《秦律》要求,无论男女,都要登记户籍。
但是,随着田赋制度的不断改革,到了明清改制成摊丁入亩,户籍与徭役脱钩,人身控制逐步放松,加上清末的战乱和列强势力渗入,实行了几千年的传统户籍制度就此崩坏。清政府对人口数量和基本情况不清楚,于是大力推行新政。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提出人口普查的六年计划,然而在人口调查中激起了民变,直至清朝覆灭,也没能获得清楚的数据。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31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户籍及人事登记颁布了中国第一个《户籍法》,但没有发放身份证,也没有实现完备的户籍登记。
1946年的《户籍法实施细则》中,关于国民身份证的规定
1946年,国民政府内政部修订《户籍法》,同年又颁布《户籍法实施细则》,开展全面户口清查、登记,并对年满14岁的人颁发《国民身份证》。这一政策,直至南京国民党政权倒台,也没能真正实行。
换言之,在1946年之前,民国时代的中国没有全国性身份证。由此可知,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受难的中国人民没有身份证件,更无从记载他们的身份证号。以此时之政策,度历史之真伪,未免缘木求鱼。
30万人战后军事法庭早已确认事实
那么,“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是如何认定的?
事实上,30万死难者应是指大屠杀死难人数的下限,最直接的根据来自战后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判决。
屠杀事实与遇难人数于法有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国际惩办战犯的法律条例与协议规定,战胜国组织国际法庭和受害国法庭审判战争罪行。甲级战犯由国际法庭收审,如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又称“东京法庭”);乙级、丙级战犯由受害国法庭审判定罪,由中国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设立的10个军事法庭审判。
其中,涉及审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军事法庭是1946年2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学者一般称为“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简称“南京法庭”。
由于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法西斯暴行中非常突出的事件,因此东京法庭对于此案的审理特别严肃认真。据中国驻东京法庭代表团团长梅汝璈回忆,他们“花了差不多三个星期的工夫专事听取来自中国、亲历目睹的中外证人(人数在十名以上)的口头证言及检察及被告律师双方的对质辩难,接受了一百件以上的书面证词和有关文件,并且鞫讯了松井石根本人”。
南京法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审判主要有两起案件:一是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案,1947年1月9日立案,被编为“审字第1号”,由石美瑜、宋书同、李元庆、葛绍棠、叶在增5位法官及2位检察官审理,1947年3月10日宣判。
在南京保卫战中,谷寿夫率部首先攻破南京中华门,指使和怂恿部属滥杀无辜,是直接实施屠杀南京军民的罪魁之一。1946年2月,驻日盟军应中国政府要求,以战犯嫌疑者名义逮捕谷寿夫。同年8月1日,谷寿夫与12名乙级战犯一起被押至中国受审。
二是日军少尉向井敏明、野田毅以及田中军吉战犯案。向井和野田系日军第十六师团少尉军官,两人在进攻南京途中,相约以100人为目标进行杀人比赛。到达南京紫金山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于是以150人为新的目标,继续向南京城内进行砍杀比赛。另一位日军军官田中军吉,曾手执一把名为“助广”的军刀,先后杀戮300多名中国人。该案于1947年9月20日立案,被编为“审字第13号”,同年12月18日宣判。
参观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苏阳摄(新华社)
东京法庭对松井石根的定罪,从法律上认定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而南京法庭对上述两起案件的判决,则为认定大屠杀死难人数提供了直接依据。
抗战胜利后,南京市政府、南京市临时参议会、首都地方法院,成立了“南京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等机构,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专项调查,为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提供了大量证据。南京市临时参议会提交给南京法庭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述要》共有2784件调查结文,其中,中华门一带约占三分之一,有十余万人被害。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战犯谷寿夫判决书》,谷寿夫案共记录集体屠杀28案,零散屠杀858案,无辜军民被日军残杀有案可查者达886起。其中,仅发生在中华门区域的就有378案,占零散屠杀案的43%。3月10日,南京法庭对谷寿夫案作出判决,判决书明确指出:“查屠杀最惨厉之时期,厥为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被俘虏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十九万人。此外零散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被害总数达三十万人以上。”
向井敏明、野田毅一案的判决书也提及屠杀遇害者有30余万人:被俘军民遭集体杀戮及毁尸灭迹者达19万人以上,被零星残杀尸骸经慈善团体掩埋者达15万人以上,均为该确定判决根据确切证据所认定之事实。
遇难者人数实为30万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判决,南京法庭不仅判定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为“三十万人以上”或“三十余万人”,还明确指出“三十余万人的数字”是由“集体屠杀十九万人”和“零散屠杀十五万余人”构成。
法官考虑到战场客观条件和事实认定的难度,没有简单地把19万和15万相加,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即 “30万”既是约数,也是确数。所谓约数,是指死难者超过30万人。所谓确数,是指不少于30万死难者,或者说“30万”是下限的数字。
此外,判决提到的屠杀30余万人的时间、地点、加害者、受害对象、加害手段等辅助信息,也印证了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人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悼念。方东旭摄(新华社)
东京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判决,还指出“日军仅于占领南京后最初的六个星期内,不算大量抛江焚毁的尸体,即屠杀了平民和俘虏二十万人以上”。“二十万人以上”究竟是多少? 该法庭没有作出明确判定,但这个开放性的结论至少说明,东京法庭亦认定20万仅为遇难者人数下限,而非上限。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二十万人以上”的结论尚未计入“大量抛江焚毁的尸体”。
综上所述 ,可以结论:对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南京法庭直接判定为30余万,东京法庭虽然判定“二十万人以上”,但考虑到“大量抛江焚毁的尸体”未计算在内,可以说两个法庭认定的死难者数字基本相近。
此外,30万死难者仅是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恶之一,并非唯一罪行。为期六周的暴行中,除屠戮无辜军民外,日军在南京内外发动的掠夺、奸淫和焚烧破坏等罪行同样是大屠杀的一部分。东京法庭的判决书中指出:日军“在占领后一个月中,在南京市内发生了二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这类的放火在数天以后,就像按照着预定的计划似的继续了六个礼拜之久。因此,全市约三分之一都被毁了。”南京法庭在判决书中也明确判定:“查被告在作战期间,以凶残手段,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肆施强奸、抢劫、破坏财产等暴行,系违反《海牙陆战规例》及《战时俘虏待遇公约》各规定,应构成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
因此,对于认定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而言,“遇难者30万”不仅是遇难人数的底限,更是判定侵略者暴行、捍卫民族历史尊严的底限,不容任何形式的质疑和挑战。
捍卫的不只是历史更是民族尊严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石壁墙上,用中英日等多国文字镌刻着“遇难者300000”,它向世人昭示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也让国人铭记曾经遭受的屈辱与伤痛。
这场浩劫发生之后的八十年里,不断有人以种种“理由”质疑死难者是否达到30万之多,特别是日本右翼势力,他们通过所谓的“精确考证”,提出20万人、10万人、5万人、3万人乃至3000人、47人等结论。
这种质疑行为的根本意图是,企图以人数的“不精确”和“不客观”,来证明事实认定的“不精确”和“不客观”,进而将南京大屠杀由客观事实定义为被害者主观建构的“被害记忆”,从而否定大屠杀事实的存在。
因此,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的捍卫,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关乎民族尊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李博摄(新华社)
阅读剩余 62%原创文章,作者:FJWOVB,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1493.html
相关推荐
揭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南京沦陷怎么夺回来的)
前言12月13日对于每个中国人民都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因为1931年的这一天,我们的30余万同胞被日军残忍屠杀,他们有些是被捆包扫射,有些是被侵害凌辱,有些直接被活体掩埋,这一幕幕惨…
彻底查明事实真相(用身份证号码查姓名)
2022年1月27日,一则江苏“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视频在网络流传。20多天以来,这一侵害妇女和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正义不应缺席。中央要求,彻底查明事实真相,…
大二女生名字太特殊被老师质疑(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
现在已经进入到3月份了,各大高校也都开学了,学生们也开始了新学期的忙碌,但是还有部分高校受疫情的影响,暂时无法开学。 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学校决定上网课,上课之前都有签到环节,…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根据姓名查身份证号)
“喂,您好!是**先生/女士吗?我是必赢证券的分析师,现在有一款30天的免费福利活动你可以领取……”类似的陌生来电你是否也接到过?精准念出你的名字你是否疑惑…
2024-12-17教你如何查你的身份证是否被盗用(知道姓名查身份证)
如果你也跟小编一样有遗失过身份证的经历,建议你查下身份证看下是否被别人盗用了,别莫名其妙的就多了几家公司、甚至是多了几笔贷款等。内容有点多,所以小编分了三期,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建…
如何帮父母和孩子查询核酸结果(用姓名查身份证)
疫情时不时地爆发,给我们长途出行创造了一定的困难,每次搭乘长途交通时,总是会听到”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报告“。我们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给防疫员查看自己情况,但是…
2024-12-17姓名权第一案回顾(常住人口登记卡)
中国法院经典案例系列——中国姓名权第一案“赵C”案 一、引言 取什么名字,很多人认为是个人自由。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
2024-12-17Excel自学教程(用身份证号查地址)
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各种信息,比如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生肖属相、籍贯、星座等等。 第一,提取年龄 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即为我们每个人的年龄。 =DATEDIF(E…
被盯上的个人信息(知道姓名查身份证号)
编辑导语:在网络信息时代,很多不法分子盯上了您的隐私,保护隐私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以被盯上的信息为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讲述了儿童手表与免费WiFi的案例以及教我们如何避…
被盯上的个人信息(知道姓名查身份证)
编辑导语:在网络信息时代,很多不法分子盯上了您的隐私,保护隐私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以被盯上的信息为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讲述了儿童手表与免费WiFi的案例以及教我们如何避…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