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入2022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论调,即:由于疫情反复、欧洲地缘政治冲突等原因,外资不再青睐中国了,纷纷转去了印度和越南。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必须明白:外资选择进入,或者流出一个国家,都很正常;你不能因为“局部看到几个外资流出的案例(比如苹果在印度生产iPhone 13了)”,就夸大“外资不再青睐中国,纷纷撤走了”。
当然了,你同样不能因为“局部看到几个外资进入的案例”,就夸大“外资极度看好中国了”。
局部的个例,永远不能代表整体,也容易失真。
有头条看官这时候可能会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么才能体现外资对中国的真正看法呢?
我的回答是:数据,只有整体的数据,才不会说谎。
2022年第一季度刚刚过去,外资对中国市场的真正看法如何,我们一看数据便知。
2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3月份,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高达597亿美元,同比猛增25.6%。
597亿美元的FDI规模,也让中国稳压美国一头,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流入国。外资对中国市场看好的态度,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所谓被外资青睐的越南和印度,表现如何呢?
2022年第一季度:越南FDI流入44.2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印度FDI流入不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长也有限。
可以说,所谓的越南、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不到我国的1/6~1/13,增速不到我国的1/3。
规模比我们小,增速比我们慢,这样的表现,说“印度和越南比我们更吸引外资”,明显站不住脚。
3
这时候,肯定有头条看官还会抬杠: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了,所以1-3月份的数据不代表什么;要知道,上海、吉林等地方的疫情,在4月份才达到高峰期,肯定会对5-6月份,甚至下半年的FDI流入,产生严重影响。
事情真的会如此吗?4月份出炉的两个数据,让上述荒谬之言,不攻自破。
一个数据是:4月中旬发布的《科尔尼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FDICI)报告》。在这项报告中,中国排名由去年的12名,上升到前10。这说明,全球外商对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信心,没有因为3-4月的疫情,而受到影响,信心反而更足了。
FDICI是一项针对全球企业高管的年度调查,对未来三年全球各国可能吸引的外资规模,进行预测排名。中国FDICI的排名上升,意味着未来三年(包括今年),我国的FDI流入规模,将会持续加大。
4
另一个数据则是:欧洲企业对华的投资规模,在持续扩大。
欧盟顶尖预测机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总部位于荷兰),4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称:中国仍然是欧洲企业,尤其是德国企业首选的海外投资地,没有之一;71%的德国在华公司,在调查中表示会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宝马公司将会在未来数年,增加投资279亿人民币(44亿美元),研发新车型和建设新车间,以增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大众奥迪则将加快建设“其位于长春的纯电汽车生产基地”,奥迪不想错过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期;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有全球份额的6成;错过了中国市场,等于错过了全球市场。
另外,还有瑞士顶级压缩机制造商Burckhardt Compression AG、英国船舶发动机制造商罗罗等,都想要押注中国这个超级市场。
5
说到这里,很多头条看官可能会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上述外资进入的新闻,基本上在互联网看不到呢?
为什么所谓耐克、优衣库、富士康转移部分生产线到越南、印度,能引起那么大的舆论波浪呢?
为什么互联网上的不少媒体,热衷宣传“外资撤出、产线转移”的观点呢?
我的回答是:事有稀奇,必有利益。所谓“外资撤出、产线转移”谎言背后,存在着以下三点原因。
①,“外资撤出、产线转移”更能激发大家的焦虑和恐慌,人们通常对已得到的东西不甚在意,却会对失去的东西痛感在心。
毕竟,中国深受外资青睐,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源源不断的外资来中国开厂营业,让大家已习以为常;突然有少数外资把中国的生产线,转移一部分到越南、印度,大家觉得反常了,开始焦虑。
所以,媒体更愿意宣传少数外资转移的消息,因为这样更有流量。
②,近几年,转移出去的外资,都是服装、玩具、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和产线,这些工厂从事的都是TO C业务,生产的都是大众消费品,老百姓容易理解。
而进来的外资,都是涉及精密设备、高端材料、核心零部件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工厂和产线,这些工厂从事的都是TO B业务,生产的都是工业品。
所谓工业品,是用来进一步制造大众消费品的产品:比如,苹果智能手机是消费品,芯片就是工业品,制造芯片的光刻机,也是工业品。
由于老百姓平常根本接触不到工业品,所以不甚在意;组装苹果手机的富士康,转移出去了部分生产线,大家感觉很紧张;但生产芯片和光刻机的大批外资进入,大家反而都不知道。
知道了,也弄不明白咋回事,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关注。
③,中国市场引进外资的逻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6
以前,中国市场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数亿廉价的劳动力。所以能够吸引富士康、优衣库、耐克等劳动密集型外资前来建厂,做的是组装制造、沿海来料加工的生意。
而现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变成了:发达的基建网络、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以及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设备、工业4.0、5G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了全球领先优势。
由于占据了全球6成以上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宝马、大众,都需要在中国建立超级工厂,才能生产出具备出口竞争力的电动汽车。
由于既是互联网大国,也是制造大国;所以德国提出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或者说智能制造),只有中国发展得最好,德国企业也要来中国合资,建立它的智能工厂。
由于中国正在推进芯片自造化,所以欧洲相关企业摩拳擦掌,纷纷进来合资建厂,企图在中国打造的芯片产业链中,挤掉美日韩的位置,分上一杯羹。
……
因此,最近这些年,进入中国的外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明显增多。
还是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FDI规模达到了210亿美元,同比暴涨53%;高新技术FDI占外商直接投资总规模的比例,高达35%;2025年预计将超过一半。
总之,都2022年了,中国吸引外资的生态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的看问题:优衣库、耐克一类的劳动密集型外资,总要转出去的,你想留也留不住,除非你愿意停滞发展,永远从事这类附加值低的产业。
我们要发展,要提高人均GDP到发达国家水平(3万美元以上),除了国内的产业转型之外,引进高质量的外资,辅助国内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才是正途。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原创文章,作者:EHCZC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