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纾困再放三箭(货款)

银保监会全年工作目标: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高,且利率进一步下降

金融纾困再放三箭: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增量、降利率

图/IC

文|《财经》记者 张颖馨

编辑|袁满

“今年内外部环境比较复杂,经营压力较大,目前月度营收较去年下降一半,而固定支出未减。日子很难,得继续扛着。”南方某民营企业负责人近日告诉《财经》记者,正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展业,努力开拓更多的收入来源。

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疫情近期多发等因素影响下,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困难增大。在此背景下,中国高层频频发声,相关监管部门亦持续加大纾困力度。

据新华社4月8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4月7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下称“座谈会”), 明确指出当前一些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多、压力大,必须着力帮扶他们渡过难关。

一天前(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亦提及,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必须针对突出困难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

“政策举措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已出台的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尽量提前,同时研究准备新的预案。”针对当前形势,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如是强调。

高层频频发声,相关监管部门亦加快推进助企工作。4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供给。

行业人士指出,伴随一系列助企措施的落地,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服务将进一步改善,但需要看到,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另一方面,银行业让利力度持续加大,部分领域不良压力渐现,机构需进一步平衡好让利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增速、户数“两增”,力争贷款利率下降

根据《通知》,从全年工作目标来看:总量方面,银行业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结构方面,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的比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实现全年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数量高于上年。成本方面,在确保信贷投放增量扩面的前提下,力争全年银行业总体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

近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不断深化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2月末,贷款余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达到3450.58万户。2022年前两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7%,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保持稳步下降态势,已累计下降2.24个百分点。

多名小微企业负责人向《财经》记者坦承,近年来银行贷款利率确实有明显下降,且贷款可得性正逐步提高。

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通知》提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及其合作担保机构有序开展总对总的“见贷即保”批量担保业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合理分担贷款风险。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户贷款提供担保等。

与此同时,要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接续和贷款期限管理。根据《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的接续转换。进一步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主动跟进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对符合续贷条件的正常类小微企业贷款积极给予支持。对确有还款意愿和吸纳就业能力、存在临时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统筹考虑展期、重组等手段,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方式。

再者,《通知》细化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求。比如明确提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要向欠发达地区的一级分行压实信贷投放任务,并明确要求各一级分行在向下分解信贷计划时,优先满足辖内相对欠发达地区信贷需求;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利润损失补偿、综合绩效考核、营销费用等方面,可适当向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等。

同时,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根据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改进信用评价和授信管理,确保2022年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户数持续增长等。

此外,《通知》强调巩固向小微企业让利成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应动态反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并将货币、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政策红利向终端利率价格有效传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合作以转贷款资金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终端平均利率不得高于当地同类机构同类贷款平均水平。

有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保险业让利成果突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了纾困市场主体,让利必将持续。但从近期披露的银行年报可以看到,大部分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且部分银行的不良持续暴露,未来如何兼顾让利实体经济与防控潜在风险,是需认真思考并应对的重要问题。”

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2017年-2021年,五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十二年处置总量。

做实“敢贷愿贷”,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在上述要求之外,《通知》亦明确了做实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机制。

一方面,提出对标监管要求做实做细“敢贷愿贷”内部机制。根据《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对照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指标和上年度评价结果,进一步深化完善普惠金融专业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机构建设、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不良容忍度、授信尽职免责等要求,逐项查缺补漏,完善内部细则,明确执行流程,向分支机构特别是基层网点和员工及时、准确地传达政策导向等。

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信贷融资收费和服务价格管理规定。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服务费用或变相转嫁服务成本。银行保险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要了解第三方机构向小微企业收费情况,评估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银行保险机构应当要求第三方机构将其所提供服务的资费标准向小微企业充分告知,并明确约定禁止第三方机构以银行名义向小微企业收取任何费用等。

再者,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和数据治理。根据《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实贷款“三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严禁虚构小微企业贷款用途套利,防止信贷资金变相流入资本市场和政府融资平台等宏观政策调控领域。鼓励通过依法合规的核销、转让等方式,加大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落实此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等工作,《通知》明确提出各级监管部门和各银行保险机构要主动参与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有序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升信息数据可用性,完善平台功能。强化银行保险机构自身数据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大数据金融产品开发应用等。

“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情况,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有银行业分析师向《财经》记者表示。

某餐饮企业负责人亦向《财经》记者坦言,“与2020年疫情之初情况不同,当前的问题并不是难从银行借到钱,而是消费需求较弱。比如线下消费者较少,门店营收下降,能将成本覆盖就已不错,当下没有动力和需求去投入更多资金扩大规模。”

对此,有金融业人士认为,在三重压力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还是要关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中就包括使用好总量货币政策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其中,针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议提出“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促进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等。

原创文章,作者:CLPYR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8854.html

(0)
CLPYRA的头像CLPYRA
上一篇 2024-12-17 21:37:32
下一篇 2024-12-17 21:37: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