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此次授衔诞生了10大元帅,10员大将,55员上将……
众所周知,因为毛主席考虑到和平时期的国内外情况,没有接受大元帅军衔,所以,十大元帅作为对国家有巨大贡献和拥有极高威望的人群,自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按照毛主席签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的规定来说,要当选元帅的标准定得非常高,即领导或参与了革命年代例如湘南起义,黄麻起义的重要武装起义,或是我军初创时期的实际领导者或指挥者。
首次授衔获得元帅军衔的10人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这些名字我们听着耳熟能详,但又感到很陌生,就比如,在那个年代,十大元帅中,他们中有七人,其中四人被毛主席称为“老总”,三人被称为“总”,这是何缘故?他们又分别是谁,做过哪些贡献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四老三总”的世界:
朱德
对于我们寻常人来说,一提到老总,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朱德,朱德是所有将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从军经历也无比绚丽多彩,1908年,他成了家乡的一名体育老师,但当时的社会让他明白真正改变学生,改变社会的不仅是思想和身体,还需要彻底颠覆现有落后的社会制度。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来到云南参军,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跟随蔡锷南征北战,参加一系列护法,护国战争,立下不朽战绩,努力维护民主共和,1917年,他经过打拼,担任靖国军旅长,他在管辖区域内,消灭泸州匪患,为老百姓做实事,解决后顾之忧,老百姓为了感激他消灭盘旋在此多年的土匪强盗,特意立下两块功德碑,一块刻下“除暴安良”,另一块则刻下“救民水火”。
此时的朱德并不满足现状,毕竟泸州地盘太小,光是这么个小地方,就花了自己大半年时间去剿匪,那全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太多,要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得花多长时间呢?他陷入了彷徨:为何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为何民主革命道路走不通,为什么欧美国家的制度搬到中国来就会“水土不服”?
正在他感到迷茫之际,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经过李大钊等人的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深入人心,在接下来的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等群体走上街头,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心,朱德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922年,朱德放弃云南省警务处处长这个高位,放弃他那早已闯出来的名声,不远万里来到德国,去寻找追求真理的道路,在这里他找到海外初生的中国共产党组织(此前会见陈独秀,提出入党请求,遭陈独秀婉拒)。
1922年10月,朱德在德国柏林见到了周恩来,有了前一次被陈独秀拒绝的经验,他这次凭借着自己的真诚和坚定的决心打动了周恩来,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刚好36岁,但也是他梦开始的年纪。
在德国期间,朱德在大学里经历了哲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并在业余时间研究古今中外经典战役,也曾和我党成员参加革命活动被当地警察逮捕,但他毫不在意,为了心中炽热的共产主义梦想,这一切都是必经之路。
等到他回国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起义中,他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身边只有一个营500余人的兵力,我党考虑到他的年纪和资历,所以比较尊重他,让他与国军军官打麻将,起到掩护作用。
在起义部队南下时,他身边的500余人不断有人“中途离队”,当大部队来到广东三河坝地区时,只剩下几千人,朱德率领4000人同敌人周旋,起义军主力继续南下,经过几天战斗,我方战斗减员2000多人,就在朱德完成阻击任务,准备按照原定计划南下同主力军会合时,发现南下部队在战斗中遭遇敌人伏击,损失殆尽,这意味着朱德率领的2000余人成了唯一的主力。
当队伍知道革命前途未卜,死伤惨重时,又有很多人趁机离开,这一下,整支队伍就只有1000人左右,朱德见情形不对,再不动员,就会让南昌起义所做的努力全白费了。
他立刻收拢队伍,对着人群喊道:“大革命虽然失败了,起义军也未获成功,但我们生命不息,革命不止,你们只知道俄国在1917年革命成功,却不知道1905年他们就做过尝试,我们现在就好比1905年的俄国,我们只要团结一致,必将迎来我们的1917年,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随时可以回家,我们共产党人不会强迫你们!只要队伍还在,革命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讲完这番话,共有800余人留了下来,朱德带着这些人转战赣粤湘边境,边作动员,边进行思想整顿,用游击战同敌军作周旋,后来,朱德领导了湘南起义,扩编了整支队伍,并洞察局势,率部来到井冈山同毛主席(上下文统称毛主席)会师,保存住了南昌起义革命的火种。
值得一提的是,留下的800余人中有后来的两位元帅,即林彪,陈毅,还有十大大将之首的粟裕,没有这些人,很难想象在后来的战役中,我军将怎样作战。正因为朱德的努力和战略眼光,才有后来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朱德也不愧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人,并由此开创了“朱毛时代”。
“朱毛会师”后,两人将两支队伍合编为红四军,朱德担任军长,当革命根据地日渐壮大,朱德开始担任红军总司令,在反围剿时期,粉碎了敌军多次进攻,当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自此以后,每个时期人民军队的最高指挥员非朱德莫属,毛主席与他共事这么多年,称呼他为朱老总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彭德怀
彭德怀与周总理同岁,都是1898年出生,彭德怀自小家中贫困,小时候间断读过两年书,因为过于贫苦而不得已辍学,和家人一起务农劳作,稍微长大点后,就去煤窑做工人,但仍然解决不了家中贫苦的问题,他曾因为当地闹饥荒和民众一起参加游行,而被官府点名通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与众人逃往洞庭湖地区修堤坝。
18岁那年,他看清社会腐败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各地军阀黑暗统治,他遂加入湘军,希望能为国家作贡献。但事事不如愿,他刚入伍几年,就因为杀死一名恶霸,而被部队逮捕,他不堪忍受部队的黑暗腐败,逃出湘军队伍,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经过几年摸爬滚打,职位一路升任至团长。
1926年,他所在的部队被编入国民革命军,随军北伐,在这里,他同我党成员段德昌相识,并初步接触共产主义思想,这为他的思想转变打下基础,当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他看透国名党反动派的本来面目,这无疑又是一个大军阀,他不想违背初心,便在大革命低潮时加入了我党,并在1928年7月发动了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
后来这支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朱毛”会师,演变成了中央红军三大主力军的红三军团,他亲自担任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地区击溃国军,占领长沙城达10日之久,这个战绩放在当时算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1930年8月,当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与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会师时,重新整编成红一方面军,由此开始了“朱正彭副”的局面,无论是在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都能在战役关键阶段给予敌人重创。
比如红军到达陕北后,敌军派出几个师的兵力穷追猛打,毛主席对彭德怀说务必要将敌人阻挡在革命根据地以外,彭德怀领命后立即布置作战阵型,彭德怀对来犯之敌发起突然袭击,歼灭敌人两个骑兵团,并趁势扩大胜利战果,又打垮敌人三个团兵力。
毛主席对彭德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功绩相当满意,故当众称赞他:“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但彭德怀听到此话并未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虚低调,并将最后一句换为“唯我英勇红军”,以此说明每一位红军将士都为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在朝鲜战争时期,又是彭德怀肩扛重任,率领志愿军将士们奔赴朝鲜战场,打得美国人低下高傲的头颅,不得不在谈判桌上签下停战协定,此举打出了新中国国威,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士气,为我国带来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所以,彭老总这个名声也是实至名归的。
贺龙
革命年代,凡是闹革命的往往是贫苦大众,因为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共产党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贺龙就是这样一位出生在湖南桑植县一户贫苦家庭的元帅,他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在家乡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虽然因为此事三次入狱,但每次都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向反动军阀妥协,而让他走进大众视线的事件就是“两把菜刀闹革命”,他仅凭两把菜刀就夺下了反动派的武器,将乡亲们武装起来,组建起一支农民武装力量,在随后的护国、护法斗争中屡立战功。
南昌起义前,贺龙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他在南征北战中不断寻求真理,希望找到一条真正的救国之路,北伐战争期间,他与众多共产党员接触后,逐渐将自己的信仰从三民主义调整为共产主义,并暗下决心要为全国人民解放贡献自己一份力。
南昌起义时,贺龙并不是共产党员,他放弃国民党许他的高官厚禄,为了自己的信仰,带着20军起义,成了起义军的绝对主力,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光这个资历和威望也足以让人尊称他为一声贺老总,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途中主力损失殆尽,但他毫不气馁,没有喊爹骂娘,而是准备从头再来,根据党中央指示来到湘鄂西,领导并发动了多场起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6年7月,贺龙所在的部队被整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亲自担任总指挥,在他与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努力下,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局面。
陈毅
毛主席称赞陈毅是战友,也是诗友。陈毅早年间和周总理一样奔赴法国勤工留学,寻找救国出路,但在参与一场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时,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回到国内后,他并没有闲着,来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爆发时,他当时在武汉,并没有来得及参加起义,当起义军南下时,他才匆匆赶来与大部队会合,他的前期经历稍显空白。
但是在三河坝分兵后,陈毅跟随朱德转战赣粤湘边界,率部参与了湘南起义,为了保留革命火种,他跟随大部队来到井冈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师长,这个职务也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得到毛主席,朱德等人的认可。当无法打破敌军第五次反围剿后,党中央只能进行长征,陈毅,项英等人接到党中央指示留下来同敌人打游击战,在这期间,陈毅经历了人生最困苦的几年,多次被敌军包围得水泄不通,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差点失去性命。
在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同粟裕打赢了多场重要战役,例如在孟良崮(gù)战役中全歼国军整编74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在淮海战役中,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歼灭了敌军55万人,使我军获得极大的战略主动权,在上海战役中,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并且最艰难的一场战役,为了尽量不破坏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我军没有采用重型武器,同敌人展开城市攻坚战,三野仅仅用了16天时间就完全解放了国军派重兵把手的上海,歼敌15余万人。
在这里不得不提陈毅和粟裕两人的相互成就,众所周知,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因苏中战役而开启“封神之路”,在随后的多场战役中都展示了他极高的军事指挥天赋,但他的资历尚浅,全是靠着陈毅的鼎力支持,两人才能亲密配合,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也难怪毛主席会在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上(只参加过罗荣桓和陈毅的)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为革命立了大功!”
以上就是四位老总,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三总:
林彪
要说起十大元帅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位,自然是林彪,但他的战绩却不俗,林彪在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直接参加北伐战争,历经战场实战检验,虽然在南昌起义时,他还仅仅是个连长,资历很浅,但他成长速度很快,一路跟着朱德转战湘南直至井冈山,在会师时,他在大部队面前讲过这么一番话:“其实土匪和军阀,只要有枪就能得到一块地盘,我们也有枪,也能够占得一分天下!”
毛主席听完这话后,笑着说道:“一般的干部都只是领军打仗,没有什么自己的战略思想,看来你这个娃娃兵还懂得武装割据的思想呐,你和我的想法很相似!”
此后,林彪参加了文家市,长沙,宜黄等战役,成了红一方面军能征善战的高级指挥员之一,在长征时期,他带领先头部队突破国军的四道封锁线,参加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重要战役,此时的林彪尚处于“成长期”。
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一职的林彪打响了平型关战役,这一仗直接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正是林彪战法的“成熟期”阶段。
而真正让他获得“林总”之称的则是解放战争,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同时指挥百万大军的,也实属他一人,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装备非常精良,不仅有很多山炮,还有坦克,飞机等重武器,但林彪硬是凭借着绝对劣势扭转乾坤,他凭借着殿堂般艺术指挥作战,瞬间让国军几十万人马灰飞烟灭,这些战役足以让他问鼎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也能让人尊称他为一声林总。
聂荣臻
聂荣臻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中最后辞世的,毛主席对他有这般评价:“《水浒传》中有个叫鲁智深的好汉,他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现在我们的晋察冀根据地就有五台山,前有鲁智深,现有聂荣臻!”
和周总理一样,聂荣臻从小就有壮志:“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建功立业”,聂荣臻不但这么说,还这么做,为了拯救风雨飘摇的落后中国,他奔赴比利时,就读于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是我党我军中为数不多的“镀金”人才,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进入苏联红军学校求学,但国家一旦有需要,他立刻回到国内参与革命。
聂荣臻是唯一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元帅,他从中总结失败经验,开始转战全国各大城市作地下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到五台山地区开创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这时候,就有人称呼他为聂总了,他曾和林彪一起发起平型关战役,一举歼灭敌军1000余人,缴获无数枪支弹药,为全国抗日战争开了个好头,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声誉,此后,他不断开拓根据地,将部队人数发展至10万人左右,也难怪毛主席对他欣赏有加。
聂荣臻还有一项纪录,即在黄土岭战役中当场击毙日军的阿部规秀中将,此人是我国在抗日战争上消灭的级别最高的日军指挥官,震惊海内外,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纷纷发来贺电,恭祝聂荣臻等人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也点燃了全国人民抗战的热情。
徐向前
徐向前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布衣元帅”。
徐向前自小家中贫困,曾当过杂货店学徒,也曾当过小学教员,原本以为就会这么默默无闻过完一生,但他在上课时向学生们宣扬新思想,反对旧势力,此事被校长得知,劝他不要“鼓动学生”,但徐向前不想学生们成为一群没有爱国热情的“机器”,继续向学生们宣传革命思想,校长见状赶紧将他开掉了,他索性弃文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期间,蒋介石曾将他叫进办公室谈话,好培养自己的嫡系门生。
但徐向前沉默寡言,见到蒋介石时非常紧张,说话结巴,引得蒋介石不悦,放弃了让他当自己门生的想法,也正因此,徐向前才能为我党我军立下汗马功劳。
徐向前曾接到党中央指示来到鄂东北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经过一番努力,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当部队整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时,徐向前担任参谋长,很快他就展现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几年时间里,他组织指挥了一系列反围剿战役,不但扩大了革命根据地,而且红四方面军人数有了极大增长,他亲自担任总指挥兼任军长。
1932年10月,迫于敌人实力过于强大,鄂豫皖红军始终未能打破敌人新一轮的围剿,红四方面军2万人马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并于1936年同其他两支方面军主力部队会合。
值得一提的是,红四方面军是几支红军队伍中唯一一个人数不减反增的部队,得益于他的优秀指挥才能,从那时起,就有人开始称呼他为徐总。
此篇文章并没有对十大元帅做排名,也正是说明无论是哪位,都对新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都作出了卓越贡献,缺一不可。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和功绩,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原创文章,作者:XECBEX,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