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军衔,指的就是在军人肩头或者领口的等级章,它代表了一名军人在军中所处的级别,也是一名军人所获荣誉的体现。
小小的一块军衔上,寄托着一名军人的荣誉称号、待遇水平还有所任职务,能够培养军人自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在军中也起到了完善军队现代化建设,增强多兵种之间战术协同、利于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与他国军人交流的作用。
在我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里,所有的在役军人,不论职务大小,级别高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军衔,每位军人都其视为自己终身的荣誉。
但是相信大家可能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有很多军人离开军队后依然保有着他自己的军衔,但是有些军人离开部队时军衔就被收回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永久军衔”呢?这一切还得从我国的军衔制度说起。
几经风雨的军衔制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大将或是其他威名显赫的军中战将,其实这些人们口中的元帅、大将还有那些中将、少校、上尉等都是,不同等级的军衔名称罢了。
新中国成立前,我军中曾有部分人员拥有过军衔,并且两次欲在我军中设立实行军衔制度,第一次是抗日战争中与国民党的二次合作期间,另一次则是在我军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之后。
这两次我军所拟订的军衔制度均参考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不过这两次所拟定的军衔制度,因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大环境,都未在军中实施。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解放军在政治与物质方面都有了坚实基础,于是为加强我军对于军队的现代化以及正规化建设,国家决心要在我军施行相应的军衔制度。
1950年总干部管理部成立,因出于对军衔制度对未来实施的必要性,组建了“军衔奖励处”这一机构,并就开展实施军衔制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
1952年底,总干部管理部向毛泽东主席与军委递交了报告,拟定了在军中实行军衔制度的准备工作等相关问题初步计划。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有关在军中施行军衔制度的相关条例,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开始实行军衔制度。
在本条例的第二十二条中这样写道“军衔是军官终身的光荣称号,非因犯罪经法院判决,不得剥夺。”
这样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军衔制度中,除非军官因触犯国家法律,而遭到法院判决,除此之外不得剥夺他的军衔。
这是在我军的军衔制度中第一次出现了同“永久军衔”相关的内容。
由于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并且存在不少人对军衔制度的实行抱有偏见,认为军衔制度不符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又因为当时军衔制度不完善,国内对于要取消军衔制度的人逐渐增多。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1965年6月1日,我军取消了实行将近10年的军衔制度。
自此之后,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解放军都不在设有军衔,是各大国当中唯一没有军衔的军队。
军衔制度取消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才又逐渐认识到实行军衔制度的必要性。
1980年3月12日,在军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恢复军衔制度应该被提上议程了。并在1982年初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正式作出着手恢复我军“军衔制度”的决定。
1988年,我国颁布了新编撰的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条例中包括设置士兵军衔的相关内容。
至此,我军重新开始实行军衔制度。
我军重新实行的军衔制度,并不只是对建国后所运行10年的军衔制度做一个简单恢复。而是要将我军的军衔制度实行出独属于中国的特色,此次颁布的军衔制度中不再设有大元帅、元帅等高级军衔,并增设士官军衔。
在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度后的几年里,我们总结经验。根据实践陆续对军衔制度做了相应修改,以适应义务兵服役期缩短,军中士官数量增加的形势。
自恢复军衔制度后,我军的军衔制度已施行33年。
军衔制度的细则几经修订,这枚小小的军衔,不仅仅只是军人的军衔等级,还囊括了编制军衔、军衔的晋升与授予、军衔的年限、军衔与待遇等等,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重要标志。
何为“永久”何为“临时”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相关条例规定。
首先,就是根据军人的服役性质,将所授予的军衔划分为,现役军衔和预备役军衔两种。
其次,当我军的现役军官转入预备役服役后,会在他现有的军衔前加上“预备役”三个字。而当我军现役军官退役后,会对其军衔予以保留,并在其军衔前加上“退役”二字。
故而现役军官在退役后,如无意外情况,其退役时的军衔将予以保留,这就是“永久军衔”。
这里大家要注意,保留有“永久军衔”的是已经退役的军官。
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有听过张召忠将军的名字。
因其在军政方面观点“独树一帜”,又经常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为广大网友和观众做军事方面相关知识的科普介绍,被电视观众和网络上的网友们诙谐地称呼为“局座”
张召忠将军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作战部队,后又任教于国防大学,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并晋升少将军衔。
现在已经退役的张召忠将军,曾在参加综艺节目《吐槽大会》时,开玩笑地说:“我正儿八经的一个海军少将,虽然退休了但是将军还是在的,你们尊重我一点嘛。”
在这句玩笑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虽然“局座”已经退休,离开现役,但是身上的军衔还是被保留了的。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永久军衔制”的军衔制度。永久军衔他的特点,就是能够把一名军官的个人荣誉、待遇级别和所任职务等条件综合在一起,得到即可任免部队指挥体系又可调控军人的待遇水平的双重功能。
永久军衔与所任职务的关系是,首先一名军人的军衔高低受其职务大小的制约,所授予的军衔必须在他所担任的职务的规定军衔范围内。
其次职务大小不对军衔高低起绝对影响,在其所任职务的军衔编制范围内,所授予或晋升的军衔,可高可低。
因此,在所有施行“永久军衔制度”的军队中,都必然会出现“平衔指挥”或者“职衔倒挂”也就是低衔指挥高衔的现象。
如正副战区都是中将或者正副军职皆为少将,甚至是副战区为少将,正军职却是中将;副军职为大校,正师职却是少将的奇特现象。
下级和上级军衔一样高甚至比上级军衔还高,这对于等级制度的辨别以及上下级关系的处理非常不利。
2021年我军针对此问题修订了新的军衔制度,新制度职衔对应也就是一职一衔,但不是一衔一职,其中也设有少校、大校、上将等一衔多职的军衔。此次修改解决了困扰我军多年的“职衔倒挂”问题。
与“永久军衔”相对应的便是“临时军衔”了,“临时军衔”是针对在我军服役的在职官兵所授予的一类军衔。
“临时军衔”又称“职务军衔”,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因战时的职责问题,战后出现过多高级军衔的现象。
在执行公务时担任什么职位就佩戴什么职位相对应的军衔,一旦职务下降军衔也随之下降,若是职务消失军衔也就一同消散了。故而又被称作“职务军衔”。
比如预备役的军人在预备役期间所获得的就是预备役军衔,而预备役军衔也算是一种“临时”的军衔,等到他从预备役退役之后,这种“临时军衔”就会被部队收回。
也许大家身边就会有一些已经离开部队,一起朝夕工作学习的朋友,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军衔,大家就认为,离开军营,持有军衔,那他们是不是就是“永久军衔”的持有者啊!
笔者在这里告诉大家不一定哦,他们也许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的一员。
预备役军人也是拥有属于自己的预备役军衔的,但这是不同于退役军人的“永久军衔”的,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
“永久军衔”相对于“临时军衔”来说,其特点较为明确:
首先就是“永久军衔”会与主人相伴一生,不像“临时军衔”那般会被回收。
其次将“永久军衔”的每一名拥有这个军衔的军官都是已经推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离开现役的退役军官。
最后便是所有的“永久军衔”前面都会有“退役”二字,作为与现役军人的区别,如“退役少校”“退役少将”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军衔制度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不论是“永久军衔”还是“临时军衔”;不论他的军衔大小;不论他的职务高低。
他们都是那群“最可爱的人”,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子弟兵,是我们今时今日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对于这些为祖国奉献自我的将士们,我们都应抱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面对生活中类似不满“军人依法优先”的声音我们应该加以制止,真正地把对军人的尊敬践行在生活中,记在脑海里。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军网,2017.11.10
《值得珍藏|我军建军九十年军衔制度沿革》.中国军网,2017.08.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修正)》.中国人大网.2000-12-06
原创文章,作者:WWQVS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