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百姓对农村合作医疗是什么态度#
可以肯定地说,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简称)是一项利民的大好事。
合作医疗也是一项体现党的好政策的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它是建立在群众自愿互助基础上的一种福利性质治疗制度。合作医疗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农民兄弟因大病返贫、致贫。
其实,我国合作医疗最早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候合作医疗的存在形式是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成立之初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地位的确立,合作治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充分体现当时合作医疗的发展情况:1958年,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1962年,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50%,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90%。由于合作医疗的蓬勃发展和利于人民群众就医治疗,社会效益良好,1978年合作医疗被载入宪法。
但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许多地方的农村合作治疗迅速解体。1989年,全国的合作医疗覆盖率下降到4.80%。
90年代,国家又开始重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013年合作医疗将儿童白血病、先心病、乳腺癌、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液病、肺病、食道癌、胃癌等2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这些大病由于疾病凶险,治疗费用偏高,如果没有合作医疗的保障,我们很多的人会因为患有这些病而进入贫困人口行列。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叫做贫困人口和特困人口。
一般我们说的贫困人口是指人均年收入低于国家收入贫困标准(2003年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农业人口。
特困人口指国家绝对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的农业人口。贫困户的标准按国家定期公布的数字为准。
很多的农民兄弟不愿意交合作医疗,不外乎以下3个原因:
首先,合作医疗费用越收越高。合作医疗从刚开始的10元、2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人320元。对于农民兄弟来说,如果一家4口,当年合作医疗的费用就是1200多元。这1200多元,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他们觉得负担较重,而且随着合作医疗政策的部分调整,很多农民兄弟觉得合作医疗报销自己所交费用和享受的政策优惠不对等,于是就产生了缴费不划算的想法。
其次,合作医疗不能实现就地报销。合作医疗报销很多地方只能在户籍地进行报销,农民兄弟外出务工,由于工作的关系,不能回户籍地接受治疗。看病所承担的费用不能在务工所在地进行享受便捷的治疗和报销。这样会导致很多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兄弟觉得手续麻烦,费时费力;再加上外出务工者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身体健康有病也不会及时诊疗,而每年的合作医疗费用,当年过去以后就会失效作废,农民兄弟会觉得自己交的钱是白交,所以从心理上会产生不平衡,也就不愿意交这部分合作医疗费用。
最后,尽管合作治疗保险对于治疗疾病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有限,对用药和医疗器材有很多的限制。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大多人有这样的体会,住院治疗用药和耗材在整个的住院治疗费用中占很大比例,但是在这些费用中,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费用不在合作医疗报销行列,从而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会相应地显得不高,不能达到参保者的心理预期要求,这样会导致农民兄弟参与合作医疗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积极性不高的事情,农民兄弟很难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合作医疗社会利益和价值。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合作医疗似乎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兄弟看病费用高的基本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在大病救助和特大疾病保障方面,毫无疑问是存在绝对优势的。
2021年10月份的时候,我的一个亲戚因为突发心梗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用20多万元,20多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是由于参加医疗保险报销费用达到10多万。这10多万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如果不交纳2021年280元的合作医疗保险,20多万的医疗费用,一分钱都不能报销,完全可以让我的亲戚家生活倒退好几年。所以,从大病的方面考虑,合作医疗很明显是一种具有重大保障的医疗保障制度。
人食五谷杂粮,我们不可能不生病,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不生大病。在我们生病需要救助的时候,合作医疗是我们的坚实后盾。我们一定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合作医疗的费用按时上交,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避免因大病致贫、返贫,给自己在救命治病方面吃一颗定心丸。
国家每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是为了我们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最大利益,是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措施。尽管合作医疗在上交费用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有点高。但是我们要看到,合作医疗在大病救助方面的明显优越性,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合作医疗政策,充分享受国家合作医疗政策的福利,承担公民应尽缴费义务。
原创文章,作者:RKAGR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