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导读(宪法宣誓制度是哪一年建立的)

第987期《民主与法制》周刊封面

2020年12月14日出版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封面聚焦

《宪法宣誓》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指路明灯:让宪法精神引领全面依法治国

本社记者/宋韬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自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首次提出,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写进宪法,短短四年时间,宪法宣誓制度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凝结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宪法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展现宪法文化、宪法精神、宪法信仰的重要宪法仪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何俊锋律师,走进这段关于宪法信仰的故事。

法润人心:让宣誓仪式成为法治社会文化

本社记者/宋韬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30余名检察官右手举拳,齐声宣誓。

这是发生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内的一幕。2020年12月3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检察开放日活动。活动伊始,30余名新入职和新任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童建明主持宣誓仪式,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春雷领誓,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张军监誓。

以法之名:让宪法法律成为公民内心信仰

本社记者/宋韬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什么是信仰?信仰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理念,一种行为规范,一种道德操守。简单地说,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信仰。世上没有哪一种信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尊法宣誓:让宣誓场馆成为公民精神家园

本社记者/宋韬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义务,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我很难过,我没有办法救助他们,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听着这段音量明显高过普通人的宪法宣誓誓词以及讲述,在场的所有人,都泪流满面。

这是2020年9月26日,发生在尊法宣誓馆的一幕。进行公民宪法宣誓的这位主人公名叫罗达仁,他是一位“90后”,也是一位因战争导致双耳几近失聪的抗美援朝老兵。

法治

“领导”训话幌子下的千万骗局

作者/文轩宇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2020年4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一起巨额诈骗案,事主王立东为维持诈骗受害人1200余万元的骗局,频频请来他人冒充领导,当着受害人的面严厉训斥自己,并以此让受害人放松警惕。

扶贫书记三剑客

作者/胡杰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其实,在扶贫这件大事上,我们个人的作用是很小的。”这是笔者采访的一位扶贫书记的开场白。

11月3日一大早,笔者前往三位公安部副处长担任“第一书记”的深度贫困村,亲身感受这三个村子的脱贫攻坚情况。路上就听说,三位第一书记,都因为扶贫,有了外号。

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树主人有责吗?

作者/ 张毅 严丽扬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是花都区首个“全国文明村”,也是离广州市区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三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根据不同季节设有油菜花田、荷花塘等观赏风景,附近还有石上背瀑布游览点。虽然不收门票,但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的餐饮、停车、住宿、娱乐以及土特产购物消费等,为本村集体和村民提供了多种创收机会。

如何加快自贸港法院建设?

作者/王萍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当前,自贸港建设已扬帆起航,正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时代使命。人民法院必须担当有为,加强公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深入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不断满足中外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为打造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百万银弹击倒地税局长

作者/叶青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2019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里国徽高悬,国徽的下面,端坐着审判长与人民陪审员。左边是公诉人的席位,右边是辩护人的席位,每个席位前都放有扩音器,整个法庭显得肃穆庄严。9点30分许,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传被告人杨军到庭”时,便见到一名神情木然、满脸愁容、耷拉着脑袋的中年男子被威严的法警带入被告席。他就是文中的主角——原柳州市柳北区地税局局长杨军,此时的他,一扫往日的气势,颓废地站在被告席上。

社会

曾经的继子女可以继承房子吗?

作者/潘玉明 姚江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新鲜出炉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6期的一则法定继承纠纷案,让一年多前上海判决的一桩曾经的继子女可否继承曾经的继父遗产案浮出水面,并总结出一则裁判规则:

离婚中,作为继父母的一方对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明确表示不继续抚养的,应视为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自此解除。继父母去世时,已经解除关系的继子女以符合继承法中规定的“具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情形为由,主张对继父母遗产进行法定继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文化

当行政执法遇上民法典

作者/杨鹏五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编纂与出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法官为什么会打断律师的发言?

作者/顾广义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在以审判为中心、庭审实质化改革背景下,举证、质证作为证据分析、事实认定的基本手段,在庭审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

鉴于质证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开展,以帮助法官审查、甄别、认定证据并以此为基础说服法官接受己方的辩护观点为目的,辩护律师就很有必要了解法官对待质证的理解和态度,以便调整己方的质证方式和内容,使之既能在程序上被法官所容纳也能在实体上被法官所采纳。

汇错款,账户被封,怎么办?

作者/赵青航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2020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货物,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向乙公司支付货款时,误将款项汇入了曾有过合作的丙公司账户,甲公司立即要求丙公司归还该笔款项,但被告知该账户已经被F法院冻结,故无法退还。

987期《民主与法制周刊目录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新刊导读|《宪法宣誓》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民主与法制》社新媒体出品

本期主编:王 镡

编辑:宋鑫鑫

校对:韩美玲

审核:廖卫华

合作邮箱:332633477@qq.com

民主与法制社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的中央级新闻事业单位,拥有《民主与法制》杂志、《民主与法制时报》、民主与法制网、民主与法制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权威法制媒体。

微信号:minzhuyufazhishe

原创文章,作者:PGGWW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4409.html

(0)
PGGWWH的头像PGGWWH
上一篇 2024-12-17
下一篇 2024-12-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