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中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里程碑节点来了,真正的挑战也开始了。
盆友们,当你打车开始有得选:
人类老司机 or AI虚拟司机,pick哪一个?
以前可能没得选,要么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有专门固定的运营区域,要么同场竞技里条件也有倾斜。
但从今天起,AI司机和人类老司机,终于同工同酬同场竞技,公平地接受普通市民的日常检验。
这是小马智行里程碑的新一步,也是整个Robotaxi领域载入史册的商业化新突破。
2022年4月24日,中国第一张面向自动驾驶公司的出租车运营许可,在广州发放。
同时,区别于此前的测试管理体系,自动驾驶公司以什么样的车辆、零部件和技术标准来进行日常出租车运营,开启Robotaxi商用,也有了行业标准。
出租车经营许可,首次颁向自动驾驶公司
这张开创行业先河的经营许可,核心是小马智行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
按照中标通知,允许符合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安全技术要求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经营服务。
而小马智行方面进一步透露,初期就会有100辆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服务。
预计从5月起,南沙全域8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可以通过小马智行研发的PonyPilot+ App呼叫Robotaxi服务,收费标准也会按照广州市出租车统一定价。
一系列实质进展背后,也意味着自动驾驶车辆,即通常所说的Robotaxi,被正式纳入了一般车辆的运输经营与管理范畴内,采用国家统一出租车规范化管理。
并且因为收费也参照统一定价,于是AI司机和人类出租车司机,客观上处在了同工同酬的同场竞技场景之中…而不再是之前为Robotaxi单独划定区域。
更直白来说:不再搞特殊,不再区别对待。
在此之前,自动驾驶公司提供Robotaxi服务,通常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在专门的ODD区域内,先行先试,多少有点特殊对待的意味。二是与出租车公司或网约车平台合作,在一些许可的区域,提供呼叫Robotaxi的选项,属于出行“附加值”的一种。
而小马智行此次,开辟了一种新的路径——
以独立主体,公开竞标,接受政策和法规一视同仁地考核检测。
最终中标获得许可,可以在广州南沙区内与其他出租车公司一样,同场竞技。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也不再是某次黑科技体验,而是真正融入生活的日常选项。
当然,让Robotaxi不再被特殊化对待,背后需要额外的努力。
自动驾驶行业新标准
这种额外努力,也是推动适应新事物发展的行业新标准。
作为自动驾驶公司,除了满足传统出租车经营所需要的标准,还需要在技术实力、运营经验等一系列安全相关方面获得准入。
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也是对安全的考察。
而且小马智行运营的Robotaxi车辆,在此次中经历了国家级检测机构的检验,从整车到零部件都经受严苛考验,才成为首款通过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标准的自动驾驶车型。
小马方面透露,检测中有一项整车淋雨试验,按照车辆应满足汽车行业标准QC/T 476《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的整车淋雨要求来展开,以应对广州暴雨多变的极端天气。
据悉,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标准,包含多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汽车行业推荐性标准。
而小马智行之所以能顺利拿下许可,与其作为承运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PonyAlpha X密不可分。
所谓PonyAlpha X,具象来说就是目前在广州、北京和上海等多地上路的雷克萨斯车型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得益于小马和丰田在系统设计及生产流程方面的标准化合作,达到了准前装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以这次许可发放,还有Robotaxi行业标准开始形成和建立的意义。
小马智行之后,行业中的后来者便有迹可循、有经验和标准可复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的推动,背后还有日积月累的安全运营数据证明。
早在2018年底,小马智行就在广州南沙落地了国内首个Robotaxi常态化试运营服务。
其后在政策允许下,在北京、上海、广州、加州尔湾、弗里蒙特面向公众开启Robotaxi服务。
从技术平台到运营体系,都为今日商业化Robotaxi蓄力已久。
小马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12月上线打车小程序至今年4月中旬,小马智行PonyPilot+服务已完成超过70万次订单,99%的乘客完成行程后给出正面评价,服务满意度评分达4.9(5分制)。
此外,Robotaxi商业方面,去年11月开始,小马智行率先在北京开启Robotaxi商业化试点。
也正是这种历经时间和实路检验的数据,成为了Robotaxi车辆系统稳定性、安全性的另一重证明——可以告别专门化、特殊化对待了。
最后,无论是推动新标准形成,还是过往的运营落地经验,其实都指向Robotaxi规模化商用。
小马智行也开始面临Robotaxi商业化运营阶段的新挑战。
比如特殊长尾场景或紧急时刻的运营冗余。
在自动驾驶业内,为此有专门的5G云代驾的准备,即在云端可以实时接管车辆,直接帮助遭遇极端场景的车辆脱困。
但小马智行对此有不同的方案——
远程协助,而非接管。
一方面,远程辅助系统会实时对运营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发生特殊情况时可以介入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远程协助的核心是给自动驾驶系统下达高级别指令,比如重新规划路线、倒车等等,让系统结合实时路况作出决策,最终实现道路脱困。
小马方面的解释,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核心还是为了大规模落地。
因为不依赖于5G这样的高性能网络信号,可以减少对先进基建和信号的依赖,更能保障Robotaxi在更大规模、不同地域场景下的落地进展。
所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小马智行今日之突破,早已在5年来的技术研发点滴中埋下伏笔。
AI司机和人类老司机,终于平等的同场竞技了
或许还要过一些时间,才能回过头来看清「自动驾驶公司出租车牌照」的意义——
是小马智行的一小步,也会是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一大步。
首先,这毫无疑问是小马智行一家公司的商业化重要进展,也是Robotaxi领域的里程碑节点。
其次,更宏大的自动驾驶落地进程中,AI虚拟司机同人类老司机的比拼,首次来到了平等竞技、用实力赢得大众信任票的时刻。
先从小马智行说起。
Pony.ai,众所公认的技术流玩家,从2016年底创办以来,从技术落地到融资估值,始终引领行业。
在自动驾驶玩家最密集的广州,参照最新的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报告,小马智行在测试牌照数量、测试总里程、测试效率、测试范围等方面,都位列第一。
并且从去年开始了无人化测试,还用过一段1小时连续不接管的高峰期测试视频节选轰动业界。
但在商业化落地上,与所有自动驾驶玩家一样面临质疑,特别是Robotaxi——创业公司搞Robotaxi方面。
Robotaxi作为自动驾驶皇冠上的明珠,市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和落地挑战也同样巨大。
所以即便前景都很看好,但实现路径和落地时间表,众声不一。
但大道至简,Robotaxi商用落地,无非三件事:
第一政策许可。第二技术ready。第三用户愿意买单。
而今日通过检测、获得许可准入,已经证明了政策风向和技术有保障。
对于整个Robotaxi领域,毫无疑问都是一种利好和推动。
并且因为小马智行采用的公开竞标方式,过程中也客观推动了行业标准形成,让不同地方的许可流程有参考可用,也让同领域内其他Robotaxi玩家有样本可循。
以及,按照中国城市发展你争我赶的态势,广州这种开风气之先带来的领先,可能并不会太久。
随着更多地区对Robotaxi商业化落地许可的开放,Robotaxi或许会加速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对于普通市民和用户,同样值得期待。
毕竟这项一度硬得不能再硬的黑科技,就要变成无处不在的日常了。
如果Robotaxi能提供更安全、舒适、高效,甚至更具性价比的出行体验,何乐而不为?
只不过,价格竞争力方面的猜想,或许还要再等等。
在此次小马智行Robotaxi的许可中,安全员还需在位,收费标准也需要参考广州市出租车的统一定价标准。
但也正是如此,或许更能检验大众市场对AI司机的认可。
现如今,“老司机”通常被用来称呼和形容那些拥有丰富经验、驾驶技术高超的驾驶者,而出租车司机由于工作的原因,无论是时长还是遭遇的路况场景挑战,都称得上人类驾驶员群体中的老司机代表。
于是广州此次给小马智行Robotaxi的许可发放,客观上形成了市场上人机混行对比的局面——价格还一样。
所以市民和用户在日常出行中,究竟是信任新物种Robotaxi的AI虚拟司机,还是更依赖普通出租车的人类老司机?
成为了悬而未决又令人期待的选择题…
而不论哪一种选择,或许都不会影响大的智能化趋势,但却会影响Robotaxi的商用进程,是否还会进一步提速。
相信很快,用户就会用脚投票给出选择。
你更看好谁?期待小马智行在广州推动的Robotaxi商用在你的城市落地吗?
— 完 —
原创文章,作者:HLACG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4175.html
赞 (0)
17(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上一篇
2024-12-17
17岁女孩怀上30多岁大叔的孩子(17岁女儿怀了我的孩子)
下一篇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