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插上导管,连上机器,一天24小时不间断输液,在奄奄一息的癌症患者身上,用尽一切方法延续生命,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面对难以忍受的痛苦,患者是否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尊严死”又是怎么回事?
尊严死与安乐死不同:“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
作为一个在肿瘤战线上工作了40多年的医生,可以说治疗了太多的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这些病人当中,很多患者病变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治疗的希望,接下来怎么办?于是一个概念诞生了,那就是尊严死,不过卫健委的答复是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尊严死的立法的难点和争议点在哪里,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尊严死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患者本人预留医疗指示,在生命临终的时候提出自己希望的选择,不再做任何延长寿命的医疗措施,任由其死亡。
尊严死与安乐死是存在区别的,其区别有二:一个区别是尊严死是以缓解痛苦为目的,使得患者在保持尊严的情况下自然死亡,安乐死则是非自然死亡,是提前致死的一种医疗行为;另一个区别是安乐死要求患者明确表示寻求死亡,而尊严死既可以用于意识清晰的患者,也可以用于已经陷入昏迷无法表达其当时意思的植物人患者。
死亡,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话题,中国文化一向对死亡格外忌讳。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人讨论死亡的话题。但是,不提难道它就不存在吗?
罗点点,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女,也是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创办人。2013年,罗点点和陈毅之子陈小鲁一起创办了北京生前医嘱推广协会,向公众倡导尊严死的意义,建议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尽早考虑生前预嘱,即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如何处理自己的生命。
罗点点对尊严死的思考始于2004年。在此之前,她的生活平静,与尊严死毫无联系,但这一切在2004年戛然而止。
2004年春节前,罗点点的婆婆因糖尿病住院,她在翻身的时候突然被一口痰堵住,心跳、呼吸突然骤停。尽管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老人使用了呼吸机,老人的心脏还在跳动,但自主呼吸没有了,并且神志丧失。此时,假如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老人的生命还能拖很多时日。
此时,罗点点陷入了痛苦的挣扎,她想起了婆婆曾经对她说过的话:假如病重,不希望被切开喉咙插上管子,这既浪费又痛苦。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罗点点毅然决定拔掉呼吸机,停掉所有的抢救药物!在此时刻,罗点点流着泪反复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否是老人的心愿?
幸运的是,在老人去世后整理老人遗物的时候,罗点点发现了一张夹在老人日记本的字条,字条里清清楚楚地写明了老人的意愿:在我生命的尽头,我不希望被过度抢救,我的要求委托给学医出生的点点进行处理。
这张字条让罗点点松了一口气,但依然感到后怕不已:假如没有这张字条,我是否会终身感到后悔?是否终身怀疑我的决定就是老人的心愿。
“死亡往往是猝不及防的,就算你还没有老,它也可能骤然来临,那为什么不趁着自己还健康、还热爱生活、对常识还有完整判断力的时候花点时间想想怎么死?否则大限来临的时候,往往惊慌失措、怨天尤人、任人摆布和没有尊严——在生命末期,放弃抢救也是一种权利。”
于是,一个民间的公益网站诞生了-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网站倡导尊严死,并希望人们在自己意识清醒的时候在网上签署生前遗嘱,选择临终时不做过度抢救的治疗。
尊严死为什么难以实施?4个难点不可忽视
但是,必须认识到,在我国,实施尊严死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它所面临的阻力也是巨大的:
其一,尊严死与我国现行法律存在矛盾。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的生命权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尊严死是否是来自于本人的愿望,其实质还是对于生命的剥夺。
事实上,当患者意识不清、濒临死亡的时候,其医疗处置权就交给了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此时,谁也无法知道患者此时的愿望是什么,即使患者曾经做过希望尊严死的表述。此外,对于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是医生应尽的义务,任由生命的消失意味着对患者生命权的侵害;
其二,尊严死与中国传统的孝道相悖。在大部分国人的心中,孝道需要遵守的标准应该是父母健在的时候,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健康快乐;而当父母生命垂危时,尽力挽救他们的生命是子女的义务。这种强大的文化惯性使得子女倍感精神压力,不敢提出对长辈尊严死或者放弃治疗;
其三,可能背离尊严死的初衷的行为。应该说尊严死是患者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不受痛苦地离开世界的行为,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医疗成本高、缓和医疗尚未纳入医保范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不愿承担高额的医疗支出,而事实上患者可能因为医疗行为存在生命得以挽救的可能。一句话,如何界定患者是否处于无药可救的终末期还是一个难题;
其四,死亡教育的缺失。在我国,几乎没有关于死亡的教育,逃避死亡、畏惧死亡、只关注生命长度过度忽略生命质量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得人们对于尊严死的话题往往回避。
老人癌症晚期放弃手术、化疗,带着尊严离去
写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希望知道,医生是如何看待尊严死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得知自己的亲生父亲患了晚期恶性肿瘤,没有选择让父亲在医院进行放疗、化疗,而是决定让自己的父亲享受最后的人生——与亲朋好友告别。
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他陪父亲吃了最后一个团圆饭,他的父亲给晚辈们发了一个又一个的红包,还拍了一张又一张全家福照。最后,他的父亲带着安详的微笑离开了人世。
这位陈医生的选择是理智的,尽管他也希望自己的父亲活下去,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入了解使得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医学的局限性。
他们明白,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不希望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进行的无效治疗——采用一切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延续患者的生命:患者气管被切开,插上导管,患者多个静脉通路被打开,各种药物被不停地注入到患者的身体中。
这样做除了延续痛苦,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尊严死的意义所在,即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为终究到来的死亡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我们无法决定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但我们却可以决定怎样离开这个世界。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李医生聊防癌】!
原创文章,作者:IPXGL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