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替者陈某某,系我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职。”
6月11日,山东冠县人民政府发布通报,“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初步查明,涉事人员被处理。
此时,距媒体大规模报道过去1天,这也是冠县一天内的第二次通报。
近年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屡屡见诸媒体,每次出现都会引起舆论的一番热议。正如一些媒体所说,“冒名顶替”不能止步于查明真相,“彻查”“严惩”之外,长安君还有三句话想说。
全网声讨,围观热议是件好事
围观不法不义、对特权说不,是社会的进步。
从罗彩霞到王娜娜到这次的陈秋媛,她们被冒名顶替上大学都发生在2003年到2004年间,分别在2009年、2016年和今年被曝光,曝光所引发“围观热议”,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
网民们的围观绝不是因为“看热闹不嫌事大”,而是通过围观形成舆论,用舆论监督削平特权,进而还社会以公平正义。高考,这项被视为中国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的公平不仅直接反应教育公平,更折射了最广泛人群能切身体会到的社会公平。
前些日子,艺人仝卓自爆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引发轩然大波。除了其明星身份带来的热度和流量,更是因为社会对特权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才让任何有损公平正义的污点显得格外刺眼。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不断满足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查明真相、惩处不法,还当事人以清白,更应当给全社会一个交代。
速查严处,回应民声是件好事
舆论面前,回应迟滞就是失责,处置不力就是渎职。
10日,媒体曝光“冒名顶替”事件。
当晚18时37分,冠县人民政府通报,“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
当晚19时53分,山东省教育厅通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11日13时06分,冠县通报顶替者的处理方式,并表示“详细信息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最终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当老百姓指出了公平正义存在短板,不拖沓、不犹豫,第一时间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政府感谢百姓仗义执言的正确打开方式。
“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高考”,同样是事关教育公平的一次全民检视,相关部门不负众望。12日,随着山西省教育厅、临汾市纪委监委、中央戏剧学院3份通报先后发布,迎来调查结果——其本人高考成绩无效、大学毕业证被撤销、党员身份不予认定;涉事的12人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将迎来法律的严惩。
不逃避、不回护,一场艺人直播引发的一众官员被查,是对践踏公平正义者的一次有力痛击,也是舆论监督和政府自范的一场良性互动。
查漏补缺,促进制度完善更是好事
快处之后,还应细补,完善制度才能更好实现公平正义。
有网民调侃,前有翟天临毕业论文造假,后有仝卓高考身份造假,前者提高了出大学的门槛,后者提高了进大学的门槛。虽是玩笑话,却道出了解决个案问题后对制度漏洞应有的审示和完善。
去年开始,不少毕业生发现,自己所在高校的论文查重率变严了,直呼“翟天临以一己之力撬动了整个学术圈”。通过严格查重来降低学术不端的可能性,进而撬动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提升的一角,也许是那次事件能够带来的最好结果。
而此次“冒名顶替上大学”和“仝卓应届生身份造假”的热度过去后,会给高考公平、教育公平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带来怎样的正向影响,是速查严处之后,更值得所有人关注和期待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面镜子,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历史问题将不再遗留,也意味着不会有同样的问题留待后人解决。
高考又将近,公平正义的这张考卷,让我们一起期待更高的得分!
原创文章,作者:BKOLEP,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