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女儿回家,就发现新大陆似地说:“咱家今天有星期天的味道”。
星期天的味道?见我没明白,就强调说,我说的味道,不是你想的味道,是那个味道。
哦,我明白了。
她说的味道,是床上又换了崭新的床单,让人眼前一亮;
是地板擦得干干净净,反射着明晃晃炫目的白光;
是我家点点慵懒地躺在地板上,迷离着双眼把狗生畅想;
是洗衣机在阳台上演奏乐曲,持续不断的轰鸣声;
是绿色植物全都上了窗台,青翠欲滴的叶子精神抖擞地晒太阳;
是高压锅里“哧哧”作响,飘出了排骨诱人的浓香……
女儿说,对,这就是星期天的味道。这么大的小女生已经学会委婉表达啦!这叫深刻,懂不懂?看得出,她很享受这星期天的味道呢!
看着女儿,我恍若看到了自己这个年纪的模样。
那时候,妈妈还年轻。勤劳的她会在星期天挖野菜,荠菜、蒲公英、灰灰菜、扫帚菜、马齿苋这些极其普通的野蔬,经妈妈的巧手,都会变成无上的美味。
初春的荠菜鲜嫩无比,味道清香,营养价值极高。
妈妈把择干净的荠菜开水焯过切碎,搅入用调料拌好的猪肉馅里,然后麻溜儿做面剂子,擀皮,最后把肉馅变戏法似的包在皮里,不一会儿,白胖胖的水饺就排满一盖垫。
每到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提前闪现出一群“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水的热气腾腾的景象,紧跟着咽一下口水,再咽一下口水。
蒲公英败火清口,妈妈会把它洗净,切碎,晒干,收集起来泡茶喝。
灰灰菜、扫帚菜可以做蒸巴拉(这可以算是最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了吧),在巧妇的手里,多种野菜可以做成蒸巴拉,妈妈就做过扫帚菜巴拉、榆钱巴拉。
巴拉的制作也很简单,把各种野菜洗净,趁湿撒上少许干面粉,加盐,撒油,拌匀后放在笼屉里蒸熟即成。蘸着蒜汁吃,既健康又美味。
马齿苋呢,吃法就更多了:可以凉拌吃,可以包包子,还可以煮熟晒干,等到冬天蔬菜短缺的时候蒸马齿苋粉条包子。
我们家孩子多,全靠父母两人微薄的工资养活,仅仅是满足日常的吃穿用度都是个大问题,所以在小时候的印象中,妈妈星期天不仅挖野菜丰富餐桌,还充分利用边边角角的地段,开荒种地,种瓜种菜,贴补家用。
就这样,在那个物质匮乏经济拮据的年代,妈妈在教书育人的闲暇,硬是靠着辛勤的劳作和一双巧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这段时光也永久的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温馨美好。
我忽然发现,星期天的味道,不正是家的味道吗?
而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三部曲吗:
小时候,家是温馨的港湾,有吃有穿。
青年时,家变成了“牢笼”,总感觉它捆绑了我们的自由,束缚了远行的脚步。
成家后,家成了心灵上的牵绊,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三毛说:“家,是一个人点着灯在等你的地方。”
而我们的家,总有父母会留一盏灯在等你。
此刻,女儿正吃着香喷喷的排骨和白米饭,狗鼻子特尖的点点在桌子下面转来转去,不时抬头望望主人,渴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骨头。
看着这温馨一幕,我在畅想,等以后女儿长大了,远走高飞了,还能像我一样挂念回味家的味道,该是对她多好的慰籍啊!
我是林梢雁,一个三观比五官还正的码字工。关注我,给你好看。
我的其他文章:
1、在父亲生病后最黑暗的四年间,我明白了五个人生道理(原创)
2、在这个婚姻极度物质化的年代,父母亲的爱情让我极度汗颜(原创)
原创文章,作者:UERDJB,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3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