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死刑(死刑的存废)

在国内的新闻大幅度被解放台湾的呼声覆盖时,国外的媒体焦点倒是仍旧五花八门的。疫情引起的死亡数字看上去已经不那么恐怖,不少西方人士又将目光对准了废死的讨论。

路透社10月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其将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全球废除死刑。此外,法国还准备在首都巴黎举行会议,聚焦来自适用或者暂停死刑国家的公民社会团体,以便让这些国家的人民相信废除死刑是一项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任务。

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哪儿呢?中国人民始终不明白。要求全球集体废除死刑?我看这个念头还是早早打消得好。

废除死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

废死讨论由来已久,先来看看中西方文明中死刑缘起的不同

讨论废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死刑的由来。中国和西方对于死刑的区分从根源上就有所不同。死刑,是剥夺他人生命的刑法,是最古老的刑法,大概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了。最早期的死刑,和当时社会的食人习俗分不开。那时候执行完死刑的人,大多都成了其他人的食物。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食人不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了,但死刑却保留了下来。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社会里的死刑,最终是与战争不可分割的。战争本身就是互相杀戮的行为,为同族人血亲复仇的行为,就是初期的死刑。中国人信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哪怕这种杀人行为是基于战争的、有组织的杀戮。至于那些个人行为的任意杀戮,剥夺了他人生命权的人,自然生命权也该被同等剥夺。

废除死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

反观西方文明中的死刑,起源却大有不同。西方文明中的死刑与宗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违背了神学的框架,都会被执行残酷的死刑。在黑暗的中世纪,教会可以有权直接执行死刑。

西方国家为何集体支持废死?答案也要从宗教中找

近些年,世界范围内主张废除死刑的声音高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暂停执行或者彻底废掉死刑。废死的国家数量一直在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废除了死刑,剩下还有几十个国家暂停执行死刑。

在联合国召开的关于暂停使用死刑的表决会议上,明确反对废死的国家已经是绝对少数,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废除死刑是世界主流国家的做法, 并且符合国际趋势。

不过,国家数量并不能说明一切。国家,往往是文明披着的外衣,特别是在死刑这样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上,文明的力量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尽管支持死刑的国家数量非常多,但按照人口数量来计算,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拥有死刑的国度里。这是因为,像中国,美国和印度这样体量的人口大国,目前都没有废除死刑。

废除死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

支持或者倡议废死的国度,可以从文明的角度观察,主要是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国家。欧盟已经将全面废除死刑作为新成员国申请入盟的条件之一。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明确表态,将在其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全球废除死刑。

支持废死的国家,是世界上天主教徒占人口比较较高的地区。天主教,信奉万物都来自上帝的恩典,生命既然是上帝创造的, 人类没有理由予以剥夺。毕竟,人不是上帝,不能行使上帝的权利。长期以来,教会也在废除死刑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权观点,则是宗教文化的外延,支持废除死刑的国家,大多采用这种观点:死刑是不道德的,不人道的,存在死刑并不能显著降低犯罪率,毕竟,犯罪是一个非常复杂得社会问题,的确犯罪率的高低不与死刑的存废完全正相关。

更多废死的支持者则还有一个显然很合理的理由:死刑的存在,会有一定几率出现误杀和错杀。而由于生命权的不可恢复性,显然,执行错误了的人也不能再重新获得生命了。

废除死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

废死呼声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有中国的理由

无论欧盟如何呼吁,前文说过,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都仍保留着死刑。国内也出现过多次废死呼声的浪潮,且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理由嘛,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类:

避免冤假错案,造成的生命权不可挽回避免死刑执行给执行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尊重人权,不能扮演上帝角色剥夺他人的生命权避免以恶治恶,用爱感化人而不是惩戒人经济角度,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了,留着活着的人可以创造更多价值欧美发达国家都这么做了,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

等等吧。

这些理由,起码在当下的中国,都是不成立的。

死刑固然会造成一定的冤案或者误杀,但这并非废除死刑的理由,犹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样。国家需要做的是,严格审慎的审理每一起案件,对于所有证据的标准都严格落实,坚持少杀慎杀的原则,而不是废除刑罚。毕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废除死刑,哪怕引起犯罪率一点点的提升,可能就是很多无辜生命的消逝。

死刑执行,对于执行人的心理关怀问题近年来也多次引发关注。人类的天性里有噬杀的基因,但更多的还是骨子里的善良。即便是对于穷凶极恶的犯罪人执行剥夺其生命的刑罚,也不免会带来心理上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医生常年在一线也需要经常面临生离死别,甚至需要上战场的士兵,更需要克服心理压力,所以这类问题根本不会构成废死的关键因素。

人权问题,是西方国家常常用来打压中国的一个惯用法宝。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无神论的国度,普通百姓一般都没什么宗教信仰,不存在与上帝的关系问题。且正如著名的刑法学教授罗翔所说的那样,我们对那些犯下累累罪行的人执行死刑,恰恰是尊重他们的人权—尊重他们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否则,其他人杀人要偿命,唯独我不需要偿命,难道我不是人吗?!对一个理智的人来说,承担行为的结果,其实正是其人权的体现—你有选择行为的权利,更有承担行为后果的权利。

废除死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

宽容和原谅,惩戒与感化,是非常深邃的哲学问题。很多倡议废除死刑的人希望原谅罪犯,给罪犯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对此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你不是罪行的受害者,你的宽容和原谅毫无意义!

任何人,都不能认为自己有权利,替代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轻易原谅剥夺他们生命的凶手!

死刑的震慑力也正在于此。只有当犯罪分子自己也面临死刑的惩戒时,他们会更深刻体会自己的受害人当时的感受!

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恐怕死刑也不能完全废除。

如果废除了死刑,每年将会累积多少罪犯?这些罪犯因为在监狱里生活规律,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医疗保健,而且在监狱里也不太可能有太多意外,使得这些罪犯相当的长寿,如此长年累月的积累下来对国家财政是多大的负担?他们会占用多少本来应该用于守法公民的卫生、教育费用?这对于守法的公民来说是否公平?更不要说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过大,如果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关押了大量恶性犯罪分子,那恐怕经济都将成为重大问题。

至于学习欧美的先进文明,此类说辞,不辩也罢。国情不同,文明不同,完全不必互相比照。

废除死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

写在最后

文末,笔者还是会针对中国保留的死刑持励的态度。即使欧盟各国都已经废除死刑,但作为最严格的惩罚,作为目前来说对犯罪分子具有最强震慑力的刑法, 中国还是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保持死刑。世界范围内,也不乏盲目废除死刑引发犯罪率激增的例子,例如南非。废除死刑将是未来的人道要求,但短时间内的操作势必引发动荡。

当下,针对保留的死刑,少杀慎杀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共识。毕竟死刑是对生命权的剥夺,具有不可逆性,谨慎使用死刑,严格按照约束使用死刑,是潮流共识,中国在法治社会的建设历程中,也一直在规范化少杀慎杀的原则,在保留其威慑性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冤假错案的存在。近年来,在数次刑法修正案中,中国也将部分罪名的死刑标准剔除掉,贯彻少杀慎杀的原则。例如,经济犯罪,虽然对社会危害大,但一般都是非暴力犯罪,因此,已经逐步去掉死刑,这样既可以方便引渡一些国外外逃的经济犯罪人,也给犯罪分子改过自新的机会。

法律和刑罚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完全弥补损失,也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可以做到完全的事先震慑确保无人敢犯,犯罪行为永远都会存在,法律的作用,是在维护守法人的利益和违反人的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法律在事前是起到震慑犯罪的效用,但在事前震慑失灵以后,在事后法律需要做的是尽量寻找一个公正的手段,维护公正公平的信念。从这个角度说,死刑的存在,始终有其公正的意义依托。中国将不会彻底废除死刑。#大道哲学#

■ 文| 潇潇

原创文章,作者:MLKTL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8687.html

(0)
MLKTLS的头像MLKTLS
上一篇 2024-12-17 22:03:12
下一篇 2024-12-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