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住着一位名叫杨成余的90多岁老人,虽然他年事已高,但是身体还算硬朗。每逢晴朗天气,还会去门口的菜地里干活,锄草、施肥、翻地……在所有人的眼中,杨成余老人,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然而,让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他还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当年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个老人身份不简单
2019年,三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前往各村各乡进行摸查,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核实和统计在世的、去世的退伍老兵信息。
4月的一天,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在亭旁镇网格员、杨家村妇联主席杨莲春的陪同下,来到了杨成余的家中核对退役军人立功信息。
听说是国家安排的事情,杨成余那是绝对服从的,他从旧箱子里翻出了自己当年服役有关的退伍证、立功奖章等材料,众人看到那一枚枚色彩鲜艳的军功章,全都心头一震。
因为在杨成余老人掏出的军功章里面,竟然包含了三枚一等功臣勋章、两枚二等功臣勋章。
当时在场的杨成余的小女儿杨灵芝彻底愣住了,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是一位战斗英雄。
杨成余的妻子梅珠凤也同样不知情,她说道:“当初嫁过来,家里除了几个木头做的盒子和几床破旧的棉被外,什么也没有。后来他生病了,家里却拿不出一分钱来,我只好卖了自己的嫁妆给他治病。”
在后来的聊天中,工作人员发现杨成余老人生活状况并不是太好,所以问道:“杨老,想不到您是一位一等功臣,但是我看您这些年过的并不好,为什么不找政府帮帮您呢?”
杨成余老人却这样回答道:“那些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和我的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算得上什么功臣?跟他们比,我这点战功根本不值一提,国家给我的已经够好了。你说,如果我把自己的这点小事挂在嘴上,找国家开口伸手,以后我怎么下去面对战友啊?”
信息采集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下午5点钟。工作人员回到局里以后,为了进一步核实,他们查找了杨成余老人60年前的原始档案,显示和老人描述的基本一致,事务局工作人员决定立即将此事上报。
“杨成余是战斗英雄”的消息传开后,左邻右舍个个感到意外:“只知道他是老党员,没想到他当过兵,而且还是立过战功的大英雄。”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住着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他竟然是共和国的一等功臣。
随后而来的,是各大媒体记者,他们纷纷赶往杨成余老人的家乡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希望在第一时间探访到老人背后的故事。
毕竟,三次一等功,意味着三次和死神赛跑、三次在刀尖上跳舞,这背后的故事,必然是无比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一个月之后,浙江日报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三次一等功 两次二等功!三门95岁的英雄老兵深藏功名60余载》,详细讲述了杨成余老英雄的英勇事迹。
杨成余老人到底是如何荣立三次一等功的?他又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六十年?为什么不愿意透露自己一等功臣的身份?关于这些疑问,我们长话短说……
荣立三次一等功背后的故事
1924年2月,杨成余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
因为家中贫穷,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杨成余就开始帮助家里捡拾柴火、打猪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稍微大一点之后,杨成余开始给大户人家放牛,干杂活,以此换取一些微薄的口粮,以此减轻家中的负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百姓那是真的苦,农业种植技术十分落后,收获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
再加上地主阶级和军阀们的残酷剥削,即便是收成好的年份,也只能靠吃糠喝粥凑合着过日子。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那么基本上都是颗粒无收,只能靠挖野菜、给地主家做苦力,没日没夜地干活来维持生计。
所以说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于杨成余来说,就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心酸回忆。
本来老百姓的日子就已经这样的艰难,却又迎来了日寇的铁蹄踏入了中华大地,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
浙江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以后,为了躲避战乱,父母带着年少的杨成余,跟随着许许多多的难民,一起踏上了艰难的逃难之路。
年少时期被地主剥削,之后又被日寇欺凌,年少的杨成余内心充满了对旧社会的痛恨。
直到1948年,杨成余在大街上突然看到了解放军的招兵告示,他在别人的口中听说过解放军,知道这是共产党的队伍,是真正为人民打天下、谋幸福的好队伍。
刚满24岁的杨成余,他决定参军入伍,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
在徐州城的解放军驻地,杨成余经历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新兵训练,之后被编入了解放军步兵第121团1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杨成余老人说:“加入部队以后,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仗,大大小小的战斗,早已记不清打了多少回。敌人的炮火十分的猛烈,有时候一场拼杀下来,我们一个连就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1949年3月,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杨成余所在的部队,跟随第二野战军参加了战斗。
要知道,自古以来长江就有天堑之称,而四月的长江,更是江水泛滥、水急浪高的洪汛期。
我军战士们不仅要克服客观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据守长江北岸的国民党重兵。
最重要的是,国民党军队还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数不清的坦克和大炮。而我军只有少量的大炮,根本就没有坦克和飞机,敌我双方装备的差距十分巨大。
所以,从以上几点来看,渡江战役必然是一场惨烈的大战。
战斗打响之后,我军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小木船强行渡江上岸,最终打垮了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和记者说起这段经历,杨成余老人的声音明显变得低沉下来,他说道:“敌人的飞机大炮,不停地向江面投弹,很多战友都壮烈牺牲了。”
1949年10月,广东战役打响,这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因为随着广东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广西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参加广东战役的时候,杨成余奉命带着两名战友保护炊事班上山挑水。
在一次上山的过程中,杨成余敏锐地发现,前头的山沟里树叶草木有被人踩踏的痕迹,如果不注意看的话,很容易就忽略过去。
“大家都别动,附近可能有敌人。”杨成余让战士们紧急停止前进,全部匍匐在草丛里隐蔽起来。
随后,他带着另外两名战士,悄悄地摸到了一个山头上,果然在树林里面有着一个国民党士兵的小分队,仔细数了一下,一共有9名敌人。
如果让这伙敌人发现了大部队所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杨成余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消灭这些敌人。
在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杨成余没有害怕,他扛着手中的冲锋枪,一马当先地跳下了山头,向树林里的敌人冲了过去。
被敌人发现以后,杨成余并没有第一时间开枪,而是大声地喊道:“站住!你们已被我军包围,赶快投降!”
敌人看到杨成余如此的有恃无恐,以为他说的是真的,最后全部举起了双手投降。
最终,杨成余和战友们凭借着智谋和勇气,成功俘虏了国民党军9名士兵,并且缴获了敌机枪一挺、步枪5支。
战后,杨成余被提升为副班长,在英雄表彰大会上,更是被部队授予一等功一次,部队领导亲自给他戴上了军功章。
杨成余老人对当时领导的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当时首长握住了我的手,对我说道‘真是好样的,厉害啊!3个人竟然敢俘虏9个人!’”
1949年11月,大部队开进了大西南,开始了漫长的西南剿匪战斗。
大西南地区由于地貌地势的原因,到处都是高山茂林,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石灰岩地形造就的奇异山洞众多,给土匪武装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国民党的一些残兵败勇,陆续撤退到了大西南地区,他们通过和当地的土特武装勾结,企图阻止解放军解放大西南。
这些土匪武装神出鬼没,不仅打家劫舍,更是烧杀抢掠,恶事做绝,当地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好日子过。
“那时候敌军在前面撤退,我们在后面紧追,有时候一天要行进八九十公里的路,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前进,直到把敌人逼退。粮食不足时,1个连120人,一顿只吃12斤米。”说起当时的情形,杨成余老人明显有些激动。
在大部队向大西南进军的过程中,杨成余跟随着大部队南征北战,和敌人浴血奋战。
在战斗中,杨成余总是一马当先地冲锋在前,因为他在战场上表现突出,1950年再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1951年2月,在江东剿匪的战斗中,部队行军的路上,哨兵探路的时候,发现有一伙土匪闯进了附近的一座村庄。
大部队急行军的任务不能耽误,但是侵犯老百姓的小众土匪也一定要清理。部队决定留下一支小队,专门负责歼灭这伙土匪。
杨成余带领着全班战士,光荣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就在他带着战士们赶到村庄的时候,结果发现又来了一些接应的土匪,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哨兵探查的人数。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杨成余知道,硬打硬干是不行的,他和战友们从小路偷偷地摸进了村庄,在村外的必经之路上设了一个伏击圈,只等土匪的到来。
等了没多久,土匪们抢完了村庄,果然打算从伏击圈方向离开。
等到土匪全部进入了伏击圈,杨成余下令:“给我打,狠狠地打,不要怕浪费子弹!”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杨成余带领着全班战士,终于将这一伙土匪全部歼灭了。至于那些土匪抢来的东西,全部归还给了被抢的老百姓。
随后,杨成余和战士们一起,拖着疲惫的身子连夜赶路,终于追上了大部队。
部队领导在详细听取了杨成余的战斗汇报后,对他的表现大力赞赏。
以后,因为杨成余奋勇保卫了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再次荣立特等功一次。
记者问道:“杨老,当时你们面对那么多的敌人,就不害怕吗?”
“没啥子害怕的,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保卫人民财产,是我们的责任,就是真的牺牲了,那也是光荣的!”杨成余老人回答道。
记者再次问道:“杨老,您当年负过伤吗?”
“打仗嘛!哪有不负伤的。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都是敌人的刺刀留下的。”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摞起衣袖给记者看。
老人的子女们在一边说道:“父亲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有十来处,这些都是以前战场上留下的!有的伤口,一到下雨天就又痒又麻,连医生都没有办法。”
在当年的枪林弹雨中,杨成余幸运地活了下来了。战斗留给他的,除了光荣的赫赫战功,还有伴随了一生的疤痕和伤痛。
记者看着眼前的老人,他的眼睛因为早年在作战中受过伤,如今视力十分的模糊,但是老人浑浊的眼神依然坚毅坚定。
虽然时间过去了六十多年,但是这些伤疤依然历历在目,它们不仅是英雄的荣誉,更是历史的见证。
“杨老,这么多伤,您受苦了!您是真正的大英雄!”记者情不自禁地说道。
然而,在老人的心中,他觉得这些都算不上什么,他对记者说道:“上了战场,我们就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有些战士用自己的身体吸引消耗敌人的弹药,为后续部队打开缺口。我能活着回来,娶妻生子,吃了这么多年的饭,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不是英雄,他们才是,我的这点小伤更算不上什么。”
在解放战争时期,六年的军旅生涯,杨成余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从南京到上海、广东、广西、贵州,一路打到了云南……甚至连村里的人都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隐姓埋名六十年开天辟地搞生产
1955年,国家号召军队干部党员返乡发展经济,杨成余以军队干部转业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亭旁镇杨家村。
回家以后,杨成余发现自己的父母早在前两年就双双去世了,至死都没能再见到儿子最后一面,这件事情也成了杨成余心中最大的遗憾。
老人虽然已经90多岁的高龄了,但是说起自己的父母,依然十分悲痛:“当兵我不后悔,但是听到父母的离世消息的那一刻,我至今都无法释怀,我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孝。”
在那个年代,当兵入伍、保家卫国是忠。娶妻生子、奉养父母是孝。自古忠孝两难全,杨成余取忠而失孝,我们都能理解他内心中对父母的情感。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干部身份,打算将他安排到一个兵工厂工作,这在当时属于重工业产业,待遇比较高,而且是铁饭碗。
但是,在回到家乡以后,杨成余发现亭旁镇的建设急缺基层干部,所以他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我要留下来,我是共产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
就这样,昔日战袍染血的战斗英雄,刀枪入库,隐瞒功名,复员回到了亭旁镇杨家村,担任村生产大队大队长,带领着村民们改溪造田、辟山造地。
回忆道当年开荒造田的经历,杨成余无限感慨地对记者说道:“那时技术落后,大家你一榔头、我一簸箕,一点一点地徒手开荒了六百多亩土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田少人多的问题,在旁亭镇山区日益突出,仅靠以前的那些田地,根本就解决不了温饱。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当地政府号召旁亭人民开发蛇蟠岛的荒地。
1971年的冬天,杨成余率先响应号召,带领着杨家村400多名村民,自带着粮食、铺盖,手拿着簸箕、铁锹,浩浩荡荡地前往海岛开荒。
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酷暑严寒,杨成余都带头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
以前参加过开荒的村民陈志芦说道:“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身体也不太好。开荒是十分辛苦的,但是他从来都没喊过一声累。经常赤脚走在冰天雪地里,脚掌被石头冰块划破了,他也只用稻草简单包扎下。”
据杨成余的日子梅珠凤说道:“那几年,老伴常年在蛇蟠岛上开荒。一年到头,只有腊月二十八,才能见到他的身影。”
然而,即便杨成余如此不遗余力地工作,但是他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仅仅只有十几元的工资。
在国家最困难的那几年,家里的5个孩子饿得哇哇叫,但是身为生产大队大队长的杨成余,没有占用村里一粒粮。
那时候,除了十几元的工资,剩下的全靠妻子梅珠凤带着孩子们砍柴、种地攒工分,帮助丈夫减轻一点负担。
参与海岛开荒的工作,杨成余整整干了几十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昔日荒芜的海岛上,筑起了一道20公里长的海上堤坝,开荒耕地良田共计1.58万亩,彻底解决了旁亭镇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杨成余老人深藏功名六十年,杨从未向别人提及过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旁亭镇杨成余老人住处的附近,有一个广场,名字叫做“初心广场”。
天气好的时候,老人还常常会到广场上转转,他对别人说:“这个广场好啊……名字取得好啊!”
原创文章,作者:IRZSQ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