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正月十一,不少朋友都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恢复了忙碌、照着新一年的目标开启着新的篇章。而在以前,“不出十五都是年”,从初一开始,每天都有各种主题的年俗活动,直到过了正月十一,春节里大部分的祭祀、拜年、迎禧接福等活动才差不多都完成了,就剩下最后的压轴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有童谣唱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也就是说,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就开始为元宵节搭建灯棚、挂花灯、试灯等事宜,热闹喜庆地过元宵节,为新年的所有庆祝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春节这个假期完美收官。
在正月十一这天,按照传统习俗,还需要“做4事”:
一、请子婿
正月初二是多数地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也有一些地区是在初三),也叫“迎婿日”,在古代,叫“归宁”,“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说的就是大年初二这一天,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准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按照旧习俗,吃过午饭后,女儿、女婿就要返回婆家,因为如果要留下来吃晚饭的话,会有“吃到底”之嫌,把娘家的财运和福气带走。再次相聚时,便是正月十一的“请子婿”,也叫“子婿日”,就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既是对归宁节的回敬,也寓意着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另外,在刚过去的正月初九“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生日这天,人们准备了“三果、五牲、六斋”等各种丰富的祭祀贡品,岳父可以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虽然是剩食,那也是为“玉帝”准备的盛宴,所以,对于女婿来说并不算怠慢。这样做也表达了人们节约粮食、不浪费的传统美德。
二、炮龙节
宾阳人对鞭炮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鞭炮代表“红火吉利”。起源于宋朝,至今已有上千年发展和传承的炮龙节,不但具有独特的中华龙文化研究价值,也具有满足民众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的精神价值,被称为“东方狂欢节”,寓意着人们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人财两旺的美好愿望。宾阳炮龙节包括“游彩架”、“灯会”、“舞炮龙”三部分,“炮龙节”最重要的环节是用鞭炮炸舞动的长龙,龙被炸得越烂象征着人们得到的福气越旺。2008年6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申报的宾阳炮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节当晚所燃放的特制鞭炮是“龙炮”,药量少、且威力不大,即使在皮肤上炸开,只能形成皮外伤痕,也不会伤人;人们在燃放鞭炮时也都自觉抛向安全地带。作为宾阳县独有的传统民俗节日,“炮龙节”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观看。除了燃炮,还会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项目投资推介会、商品美食展销、文化旅游活动、书画摄影展等活动。此外,宾阳县还开发了以“炮龙之旅”人文旅游项目为突破口,走一条“民俗文化为主、自然景观为辅”的旅游发展路线,不仅提升了宾阳的旅游形象和旅游吸引力,也带动了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三、行头桥
“行头桥”(也叫“行彩桥”)是潮汕等一些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据《揭阳县志》记载,行彩桥在清代乾隆时期就开始流行于揭阳民间。
相传古时有人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某日洪水要爆发。洪水到来之前,地上有一条五彩缤纷的桥连接天空,只要往桥上走,便可逃过灾难,人们按照神仙的话去做,果然免遭厄运。此后人们便在每年的元宵节前行彩桥以渡厄。
人们提前将大小桥梁用彩灯、彩旗等装扮一新,在正月十一日的晚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渡桥时,妇女们从彩桥上随手采竹叶或榕树叶插在鬓边,或拿回家插在门楣上,以祈求带来好运。在2011年,“行彩桥”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祭紫姑
紫姑,是民间神话中的悲情女神,因受迫害含冤死在厕所里,夜夜啼哭,后被天庭得知,玉皇大帝怜悯她,便任命她为厕神。不过,她并不是主要管理厕事,而是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人们同情她、怀念她,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保佑人们平平安安。
多姿多彩的年俗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有些年俗已经消逝、有些已经被忘记,希望更多的年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使没有人再去传承和发扬,但也能让后世之人永远记住。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原创文章,作者:EKFAK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