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和微量检测,让肇事逃逸者无处遁形,一起来学习
前言:很多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都能够在现场等待救援或交警处理,尤其是碰撞程度较大、两车碰撞痕迹、形态明显的交通事故,都能够及时确定事故双方当事人。但是,处理一些轻微的刮擦事故比较繁琐,很有可能存在事故一方肇事逃逸,或者当事人一方拒不承认的情况,为案件办理和受害方带来诸多麻烦。所以,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如果发生轻微刮擦的交通事故,其实通过痕迹鉴定和微量检测,就会快速锁定肇事逃逸者,让肇事逃逸者无处遁形。
案例介绍:某晚八时许,58岁邢某饮酒后驾驶二轮电动车在回家途中沿解放路由东向西行驶至大唐药店门口时,突然摔倒倒地,群众发现报警后,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交管部门现场勘察后,调取事故路段周围十字路口处监控,锁定李某驾驶的某号牌出租车有肇事嫌疑。2日后,出租车司机和车辆归案,交警调查询问过程中,该出租车司机对交通肇事一事表示不知情。随后,交管部门委托某司法鉴定机构,对邢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与李某驾驶的出租车是否发生碰撞刮蹭进行司法鉴定。
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和微量检测的含义及两者关系
痕迹鉴定:交通事故碰撞瞬间,因碰撞力的作用,两种物体在碰撞接触瞬间,会造成车辆构件的物理破损和形变,从而会在车体上形成相互的损坏痕迹。如碰撞过程中,一方车辆破损的配件夹在了另一方车体之上,甚至在轻微刮蹭瞬间,会形成轻微的加层和对应的减层痕迹,在痕迹方向、物质交换、形态及附着物等符合承痕体和造痕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微量检测:运用化学技术,通过提取涉案两车痕迹部位的漆类、减层和加层的对应附着物等,经化学分析其化学元素及成分是否来自另一方载体的检测活动。如检测过程中,发现两车粘附的附着物化学成分具有一致性,那么可以证明,两车存在碰撞接触关系。
痕迹鉴定和微量检测之间关系:先有痕迹鉴定,后有微量检测,微量检测的目的是为印证痕迹的真实性,微量检测必须建立在痕迹鉴定相符的基础之上;没有痕迹鉴定,也就没有微量检测。
上述案例之鉴定过程解析
痕迹鉴定 、比对情况:电动二轮车左侧前护杠距地高53cm-55cm,留有前后长20cm的轻微刮擦加层印痕,并伴有橙色附着物,如下图。
出租车右后保险杠距地高55cm-56cm处见有两条直线形状的长为20cm和长8cm的减层痕迹;右后侧翼子板距地高91cm-98cm处,留有上下呈弧形状的长约24cm的轻微刮擦印。如下图。
痕迹比对分析:出租车右后侧翼子板处的擦印,与二轮电动车把距地高度一致;出租车右后保险杠刮擦减层痕迹在高度和长度上与二轮电动车左侧前护杠的轻微擦印加层痕迹及其附着物相符。
结合以上分析,经痕迹鉴定两车存在碰撞接触关系。但是,考虑到出租车是事故后2日到案,这期间客观因素影响较多,即使痕迹比对符合,出租车一方也不会信服。所以,为确保案件办理的严谨性,进而对两车接触部位的附着物进行微量检测。
微量检测情况:经过对二轮电动车左前护杠的橙色漆类附着物提取、检测,其化学成分与出租车右后保险杠橙色车漆化学成分近似度较高。考虑出租车事故后2日到案,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痕迹污染等情况,可以判定两车附着物化学成分相同。
鉴定结论及事故责任划分:得出鉴定结论后,交管部门依据司法鉴定结论,认定出租车为肇事逃逸,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01.发生交通事故,无论严重程度大小,第一时间抢救受伤者,不能逃逸,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02.掌握必要的司法鉴定常识,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帮助有需要的人。
03.因碰撞力的不对等性,常见发生刮擦事故的有机动车与电动车碰撞、机动车与自行车碰撞、电动车与电动车碰撞。所以在驾驶机动车时,需要与以上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作者建议:驾驶机动如何预防轻微刮擦事故?
01.特殊路段预防:机动车在转弯和靠近非机动车一侧的机动车道行驶时,驾驶人应提高警惕,避免与电动车或自行车碰撞。
02.主动避让对方:因电动车防护措施少,事故重伤率和死亡率较高。所以在驾驶机动车过程中,遇见对方年龄较大,且多为女性骑行的电动车或自行车时,应主动礼让或避让。
03. 道路环境预防:夜间驾驶机动车,尤其进入乡村道路或无照明设施的城市道路时,应减速慢速,多观察道路边缘或路口行人或车辆通行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KYOWL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