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4天就是母亲节,竟然活埋自己的生母,太没有人性了!”5月6日,陕西榆林靖边一位知情村民向华商报记者感叹。当日,“平安靖边”发布警情通报称:5月5日,靖边县公安局侦破一起故意杀人案,并成功营救被害人。
>>警方通报
涉嫌故意杀人 已移交县公安局侦办
警情通报指出,2020年5月5日9时许,靖边县公安局新庄派出所接到村民张某报警称:5月2日晚,其丈夫马某(58岁)将婆婆王某(马某母亲,79岁)用手推车拉出去后,至今未归。
接警后,靖边县公安局新庄派出所、刑侦大队迅速展开调查,并将嫌疑人马某传唤到案突击审讯。据马某交代:其将瘫痪在床的母亲王某埋至靖边县城南万亩林一处废弃墓坑内。确认地点后,民警立即对该墓坑进行挖掘,中途听见有隐约的呼救声,经民警全力挖掘,成功将墓坑内仍有生命体征的受害人王某救出,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目前,受害人王某生命体征平稳,犯罪嫌疑人马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依法刑拘。
5月6日,华商报记者联系新庄派出所,民警证实:“是涉嫌故意杀人案,案件今天已经移交给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侦办。”
据了解,嫌疑人马某平时在县城打工居住,农忙时回老家务农。警方介绍,案发后马某很快被找到,但在接触过程中,对于所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并未流露出悔意。
靖边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杨利军告诉华商报记者:“案件本身不复杂,主要是嫌疑人泯灭人性,有违道德伦理,让人难以接受。”
>>知情村民
硬说送亲戚家 民警上门找不到其母
5月6日晚,张家畔一位知情村民向华商报记者介绍,王某多年瘫痪在床,马某曾多次流露出嫌弃母亲之意。
5月2日晚,马某欺骗家人称要将母亲送到靖边县新车站,雇车送往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亲戚家中。3日凌晨,马某独自一人返回家中,家人也感觉不对劲,去车站寻找老人也找不着人。“他妻子一直规劝他,但他就是听不进去,后来才报的警。新庄派出所的民警找他问话,他还是硬说把母亲送到亲戚家了,但是民警找到亲戚家根本就没有老人。”
“这是靖边县很少有的恶性案件,居然活埋自己的生母,太没有人性了”这位知情村民表示,马某最终才交代,5月2日晚,他将母亲拉到靖边县城炼油厂后面的万亩林,就地找了一个废弃的墓坑,将母亲扔进去用土埋了。
>>幸运获救
墓穴内度过近3天 生命体征平稳
华商报记者获得的靖边警方现场挖掘视频显示,办案民警挖开废弃的墓穴坑道口,发现被埋老人还有生命体征。
“先在口子那缓缓”“你把眼睛闭住,不要往开睁”……办案民警耐心地劝导,可以听到老人的应答声。老人被救出后,民警立即联系120救护车送往靖边县中医院进行救治。
5月6日,华商报记者从靖边县中医院了解到,老人目前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但还在接受治疗。
靖边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米渊告诉华商报记者,老人本是靖边人,因第二任丈夫是甘肃的,老人的户籍迁过去了,后来又回靖边居住。“涉事嫌疑人是老人的大儿子,此前老人和二儿子居住,但二儿子去年生病无力照顾,便转由大儿子照顾。可能是照顾得嫌烦了,就做出这样的事情,老人的儿媳妇回家找不到老人报的警。”
据米渊介绍,嫌疑人将老人运至靖边县城万亩林一个废弃的墓穴内,并用黄土封住,但没有用脚踩实,老人在墓穴内度过了近3天时间。老人被救出时有些神志不清,可能是缺氧所致,经医院救治后能沟通交流,能配合警方谈话。
>>律师说法
即使儿子获母亲谅解也难逃刑事处罚
故意杀人罪和遗弃老人罪量刑上有何区别?如果这位母亲最终不愿追究儿子法律责任,马某最终会免于刑责判罚吗?
5月6日,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刑辩律师赵良善和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郑晓静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以案说法进行了法律解读。
赵良善介绍,《刑法》第261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赵良善分析了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二者犯罪主观方面不同,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神志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赵良善指出,二者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比如,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
“本案中,马某将老母亲埋进废弃墓坑,目的就是非法剥夺老人的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赵良善强调指出,因家属发现及时,马某母亲得以抢救过来,所以马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根据《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对马某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并比照故意杀人罪(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赵良善表示:“即使马某最终取得老母亲的谅解,也不会免于刑事处罚。”
郑晓静表示:“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如果这位母亲最终不愿追究儿子法律责任,该男子究竟适用实刑、缓刑甚至定罪免罚,应由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确定,考虑行为人是否真诚认罪悔罪、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此案还要考虑年近80岁瘫痪母亲确需儿子照顾这种特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郑晓静也认为,本案系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修订后的的通知(法发[2017]7号)》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13.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谈及此案的法律警示意义,赵良善表示:“这起案件带来的警示是:儿女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儿女的法定义务。不履行赡养父母,情节严重的,则构成遗弃罪;对父母有人身伤害的,则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对子女来说,‘百善孝为先’,‘老吾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中国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有负担能力的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侵犯了老人权利,对遗弃、伤害、杀害老人的行为应严惩,有助于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形成老有所养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郑晓静表示,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更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而不仅仅停留于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过一天敬老节。政府应大力鼓励各类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社会资源,形成居家养老、家政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寄家养老、会所养老、医养结合养老等多元发展模式,促进社会自治与良性发展,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华商报记者 余琳 李华 编辑 刘妮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热线电话029-88880000)
本文由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TDPHQ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