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退休老人来讲,最搞不懂的就是我们的养老金如何计算了。有的老人退休能每月领取养老金四五千元,有的老人养老金只有一两千元。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养老金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呢?
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由来。
1991年我国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并没有改变过去我们退休待遇跟工龄相挂钩的方式。主要是根据工龄的长短,领取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
1997年国家全面统一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当时制定的基础养老金只有20%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的余额÷120,另外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实施统账结合以前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额外计算的待遇。
2005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提升了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的作用。这一计算公式使用至今,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养老金计算公式解析。
三部分构成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过渡性养老金主要跟实施统账结合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挂钩。
基础养老金,是按照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和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础,每缴费满一年,发放1%。简单点说,60%档次缴费,每缴费满一年发放0.8%的社平工资。300%基数缴费,每缴费满一年,发放2%的社会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相应的余额除以计发月数。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各个省市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过渡性系数是从1%~1.4%不等。而且过渡性养老金使用的平均缴费指数,有的地方是使用视同缴费指数,而有的地方则是使用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北京市甚至分为两段计算。
另外,各个地方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有所不同,四川、山西等地使用的是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和社平工资的平均数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基础。而山东等很多地区则是只用社平工资为基础。
工龄46年,企业退休人员能领多少养老金?
由于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是最多60岁退休,所以很少有工龄46年的情况,但是还是真有特殊情况的。
一般来说,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职工,如果没有过经历失业或者转换单位,到现在各种工资待遇一般还都是比较高的。假设平均缴费指数按照1.5计算,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15万元,如果在北京市退休的话,养老金能领多少?
基础养老金,实际上等于57.5%的社会平均工资,现在一般改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了。
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各地都一样,15万元除以139,结果为1079元。
过渡性养老金分为两部分,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5.75年按照实际缴费指数计算,能够领取8.62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992年10月以前,由于北京市的视同缴费指数为1,大约还能够领取16%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三部分相加,是8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加1079元。北京市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0534元,最终结果是9370元左右。
如果是在其他地区,实际上养老金一般也能领取六七千元左右。
这就是养老金计算公式,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有关知识,欢迎关注暖心财经说。
原创文章,作者:EMUZL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