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统治阶层为了惩治十恶不赦的罪犯,便将酷刑当成了严刑峻制、惩恶锄奸的重要手段。
据史学家们考证,古人发明出来的酷刑林林总总、花样百出,一共多达500余种。
在封建社会阶段,死刑乃是五大正刑之中最为严酷的一种刑罚了。
而若是细分之下,被判死刑的罪犯被处死的方式又不尽相同,在古代12种死刑当中,将罪犯千刀万剐的“凌迟”便是最残忍、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行刑方式了。
斩头而死对于罪犯来说,其实就是“一刀切”便结束的事,瞬间疼那么一下,心里默念着“十八年后我还是一条好汉”,然后“咔嚓”一刀下去,所有的爱恨情仇也就都结束了。
然而,凌迟而死对于罪犯来说,则是“极其不友好”的“极品”刑罚了,这种方式往往令观刑者感到恐怖残忍、血腥至极,同时,又令罪犯及罪犯家属瑟瑟发抖、遍体生寒,可谓是“既杀了人、又诛了心”。
中国古代的12种死刑
在中国古代,死刑又称为“大辟”,也即“获得大罪”之意,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犯了大罪之人才会被执行死刑。
古时候,历朝历代对罪犯判刑、施刑都是按“律”执行的,据《历代刑法考》所载,除了砍头之外,殷商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名为“醢刑”的死刑方式——即将罪犯杀死并剁成肉酱,以及另外一种死刑“烙刑”,“烙刑”又叫“炮烙”,是将人推到烧得滚烫的铜柱上活活烙化而死。
东汉时期,封建统治者又发明了“车裂”这种死刑方式。
顾名思义,就是将罪犯的头颅及四肢分别绑在5辆马车后边,然后挥鞭打马,让马车狠命地朝着5个不同的方向狂奔,最终罪犯将被活活撕裂而死。
近代法律史学家程树德所编撰的《九朝律考》中有述:汉朝律例中的死刑仅为“腰斩”、“枭首”以及“弃市”这3种形式,到了南北朝之时,死刑仅余“枭首”和“弃市”2种。
隋朝之时,隋文帝杨坚对酷刑一向不忍直视,就下令只保留了“斩首”、“绞杀”2种死刑方式。
隋亡之后的三百多年里,死刑的具体执行方式一直都没有什么其他的变化或改动,直到宋朝的仁宗统治时期,律法中又重新添加了“凌迟”这种残酷的死刑,并且这项酷刑一直延续保留到了命明清时期。
实际上,我国古代的权力阶层对待穷凶极恶、罪行昭彰的重犯一向都是施以死刑的,而死刑的具体执行手法,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若干种大家比较熟知的行刑方式。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共有12种手法迥异的死刑种类,这12种死刑就是:斩刑、绞刑、溺刑、饿毙、毒毙、活埋、钝打、火刑、肢解、穿刺、剥皮、凌迟。
其中,凌迟这种死刑最为残酷,被凌迟的人生生地忍受着万般折磨,凄惨至极,因此,凌迟堪称是中国古代最惨无人道的死刑之法。
凌迟而死究竟有多痛,真的是剐上三千刀都不死吗
凌迟,又称“剐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因其血腥至极、残忍恐怖而被世人称为最残忍的死刑方式。
最早的凌迟刑是被写成“陵迟”二字的,这种死刑方式就是用刀子一刀一刀地切割罪犯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将犯人遍体上下的肉都切割殆尽,方才对奄奄一息的罪犯剖腹断首,令罪犯彻底死去。
“陵”即“丘陵”,见过丘陵的人都知道丘陵的坡度是缓慢降低的,恰似剐刑中罪犯身上被割掉的一片片肉,故凌迟之刑旧时写作“陵迟”二字。
古代的刽子手是官方任命的刀斧手,在这些吃着“皇粮”的刽子手里,有一小部分人精于“凌迟之术”,换句话来说,有些刽子手乃是正宗的凌迟高手,只要他们接到了凌迟犯人的任务,接下来势必将在刑场处上演一出“精彩”且骇人的人体切割表演。
凌迟伊始,手法高超的刽子手首先会在犯人的左右胸脯上各旋切下一块铜钱大小的圆形肉片,故这两片肉又被称为“钱肉”,这等操作可显示出凌迟刽子手的手法精湛准确,虽形成了2处伤口但却并未使犯人痛难自抑、也没令犯人出血不止,基本上相当于刽子手当众炫技一番。
其后,刽子手就要真正开始连续地切割人肉了,为了不让犯人血流如注,出色的刽子手往往会劈头盖脸地将一桶冷水对着犯人迎头浇下,如此一来,犯人周身的血管必会应激收缩、血道暂闭。
那么有人要问了:凌迟究竟要割多少刀?那种缓慢却折磨得“切肤之痛”如果拿到现代医学界来对照究竟能达到几级疼痛?
实际上,凌迟这种死刑具体的行刑切割次数历朝历代或许不尽相同,拿明朝举例,明太祖朱元璋就曾规定本朝的凌迟刑最多可切3357刀,而且凌迟行刑须在3日内执行结束。
翻阅旧籍史册,有据可考的凌迟切割次数都在3000刀至4200刀之间,明朝正德年间著名的宦官刘瑾是我国历史上凌迟刀数最高纪录的保持者,他因谋反而获凌迟之刑,3日之内一共被割了整整4200刀。
试想一下,被判凌迟而死的犯人其血肉之躯要生生地经受住3千多刀的切割,那该是怎样一种难言的剧痛!
如今的医学领域将疼痛划分为10个层级,级别越高则痛感越大,如凌迟这样惨无人道的酷刑,其疼痛指数自然高达10级,甚至还可能更加痛楚难当、令人生不如死。
对罪大恶极的重犯施以凌迟之刑,充满了“杀鸡儆猴”的群体效应
凌迟之刑对于罪犯来说肯定是一种入骨入髓的剧痛,3日之内的“漫长”折磨令受刑者或血流如注、或痛得死去活来,因此,凌迟刑的确可以称为古代的酷刑之首。
凌迟这种“旷日持久”的惩罚方式实际上是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共同折磨、惩治受刑者,令其对曾经做过的不法行为产生深深的懊悔之意,整个行刑过程往往鲜血淋漓、相当骇人。
而统治阶层之所以保留这种酷刑,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要重惩犯法之人,而且还要通过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极刑场面“警告”世人:莫要穷凶极恶、大逆不道、作乱犯上,否则,很有可能等待你的就是这种将死亡过程拖拉得极长又极其痛苦的凌迟之刑。
古时候,对罪大恶极的重犯施以凌迟之刑,既严惩了犯法者,又警示教育了围观的众人,令世人不敢妄顾性命地作奸犯科、狂悖犯上。
凌迟这种死刑方式惨烈骇人、恐怖异常,古时候国人的血腥和残酷、愚昧和麻木,亦会在凌迟行刑的过程中展露无余。不过,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倾颓覆灭,凌迟这种酷刑也就彻底地消失不见了。
据考证,中国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名叫康小八,此人乃是晚清之时北京城内的一个悍匪,给康小八行刑的凌迟刽子手名为蔡六爷,蔡六爷死后,他的那套凌迟刀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套凌迟专用利刃。
尽管这套刀具充满了寒意与戾气,但却极具收藏价值,直到现在还被北京的古玩藏家们争相赏鉴收藏呢。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小议中国古代的刑罚——凌迟;社会科学Ⅱ辑; 社会科学Ⅰ辑;
2、中国知网:论中国古代刑罚的演变;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Ⅰ辑;
原创文章,作者:BUSJR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