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96工作制在网上引起大讨论。所谓996工作制,就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这样简称为996。对于996工作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反对,有的人被动接受。而996工作制的对立面是八小时工作制,也就是劳动法里规定的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
今天我不打算讨论996的利弊,而是想回到法律底线和大家说一说,劳动法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每周上五天班,每周工作日既不是四天,也不是六天,偏偏是五天呢?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个故事的。
美国曾经的主流工作制度是七天工作制,也就是每周工作七天没有休息日。大家千万别觉得惊讶,也别认为七天工作制是针对黑奴的。事实是,双休日对于美国而言,也是1940年以后才全面实施的。
关于七天工作制,麦肯锡公司的管理者发现,公司里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离职了,结果员工流动越来越频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麦肯锡聘请了一位名叫马克斯威尔的咨询顾问来公司调研:是不是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呢?
带着这个问题,马克斯威尔开始深入研究,并且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效率,他画出了一张曲线图。横轴,代表每周的工作时间;纵轴,代表工作效率。让马克斯威尔惊讶的是,纵轴的最高点对应的是40小时。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每周工作40小时,效率实现最大化。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工作效率就明显下滑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大部分人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候,压力小,心情好,效率和产出也更高。但是如果工作的时间太长,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压力也大大增加。根据马克斯威尔的研究结果,麦肯锡和其他一些公司开始尝试让员工一周只上五天班,没想到工作效率反而比以前更高了。
就这样,做五休二在各大公司中推广开来,变成了一种普遍的工作制度,这也就是现代每周40小时工作制度的雏形。这项工作制度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心理学上的现象,叫做自我损耗。
所谓自我损耗,其实说的是一个普通人,他做决策的心理是有限的,心理消耗的越多,休息时间越短,做出的决策就会越糟糕。当心力损耗殆尽的时候,人的自控能力、约束能力、思考能力,还有预见能力都会减弱,表现在行为上就容易分心、焦虑甚至犯错。更要命的是,这种负面效应还会传染。如果一个员工分心,其他员工也容易受到影响,整个团队犯错的概率都增加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也是有道理的。
首先,心理能量对自我控制、审慎的选择、主动性行为等都是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心理能量是有限的,短期内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自我控制;
第三,所有的执行功能需要的是同一种资源,一个领域的资源损耗会减少另一领域的可用资源;
第四,自我控制成功与否取决于心理能量的多少;
最后,自我控制的过程就是消耗心理能量的过程,消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类似于肌肉疲劳后需要休息才能恢复。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避免那种简单计算工作时间的思维方式,转而关注结果,关注产出,关注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以终为始,只论功劳,不论苦劳。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根本就是错误的观点。
职场的本质是什么?是你劳动满足公司需求。因为满足需求,这份劳动就有价值。没有满足需求,再多的劳动也是无用。缺乏有效意识的劳动,不但对公司无用,就自己也是等于浪费生命。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今天我给大家说的是为什么每周要上五天班,通过麦肯锡的故事,也给大家说明了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叫做自我损耗。今天的故事和方法讲的是团队管理,以后我还会和大家分享更多这样的管理经典,把好故事和好方法讲给你听。大家如果觉得这个故事有道理,那就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吧。
原创文章,作者:RKCGF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