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

现在,我国有十四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古代我国有多少人口呢?远古没有详细记载,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有人口一千三百五十多万,周代增加了二、三百万。战国末,七个国家共有人口二千万左右。这些是一个大概数字。《汉书・地理志》记载:

西汉末年共有居民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户,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人。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信得过的户口数字。当然,它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因为当时还没有科学方法进行人口普查。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人口普查、户籍登记何时开始呢?

唐太宗李世民曾向大臣卢承庆提出这个问题,卢承庆回答,夏、商、周就有了户口编审,并且还谈了一直到隋朝户口变化的情况。唐太宗十分赞赏他知识渊博。

夏商有无户口编审,很难说,因为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周代是编审了户口的,《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

“听闾里以版图”、“凡在版者”。

闾里,指乡里。版图,古代户口册的称呼,后来才用作指一国的疆域。所以古代户籍又称“版籍”。西周是奴隶社会晚期,有的奴隶可以结婚生子,成家的奴隶称“臣”,以“家”计算,史书上有奴隶主买卖和赏人“臣五家”、“臣十家”,多的达“臣二百家”。

西周的户口编审是十分粗疏的,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开始了比较严格的行政区划和户口编审,京城里分为二十一乡,工占六乡,士占十五乡;京师外,分为五属,属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卒,卒下设邑,邑下是家。政府要求各家各户“行同和”,“死同哀”。齐桓公通过这番整顿和改革,控制了人口,增强了实力。

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也在清查户口,按户分田地,每户一百亩(或三百亩)。商鞅变法的户口编制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生了小孩要登记,死亡人口要除名,官吏要经常检验户口,凡是在册人户,都得向国家缴纳赋税,服兵役,维护地方治安,检举捉拿“奸人”。

汉代吸收过去经验,户口工作搞得更为完备。《汉书》中有“编户”、“齐民”等词,其意是把户口象编席织麻一样编织起来,整齐划一进行登记。

古代最完善的户口簿要推明朝的“黄册”。明初编审天下户口,国家的户口册用黄色纸(绸、布)作封面,所以叫做“黄册”。黄册上登记着每家每户的人口数、性别、年龄、婚姻、田宅、资产等情况。按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进行“里甲”编制,向国家纳赋服役。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古代的户口簿

户口簿是国家征粮、征兵的根据,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图册。刘邦起兵攻入秦朝都城咸阳,萧何首先到秦朝中央保存档案图书的地方抓到了户口册和天下地理册,从而为刘邦掌握了粮源和兵源,以及天下各处关隘要塞的情况,为战胜项羽统一天下提供了保障。

历代王朝对户口十分重视,中央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周朝的大司徒、秦朝的治粟内史、汉朝的计相和大司农都是管理户口的官。三国时设立户部,魏晋南北朝时为度支部,后周、隋朝称为民部,唐朝因为要避讳李世民的“民”字,把民部改为户部。户部是中央官僚机构六部之一。唐以后称户部,直到清朝末年改为度支部。

古代户口簿上,一家称户,人口称丁。隋文帝诏令:

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为小,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六十岁为老。

丁正式向国家负担各种差役、兵役,六十岁的老人则免除。但在实际生活中,古代常常把丁的年龄定小,老的年龄延后,古代军队中的娃娃兵和胡子兵也是不少的。

古代习惯于以职业称户主,一般称呼是“编户”、“齐民”、“粮民”、“民户”、“烟户”。清朝时,人们到衙门告状,状纸上开口便称某某“烟户”、“载册粮民”,以表示是国家的良民,享有法律上的权利。清代的户口册,又称“烟户册”。“烟户”是烧烟煮饭的意思。古代手工业者称“匠户”,煮盐、熬硝的人称“灶户”,织绸织布的人称“织户”,种花的人称“花户”,当兵的人称“军户”,歌女乐师称“乐户”,长期居住船上漂泊江河湖海的人称“胥户”,讨口为生的人称“丐户”。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唐书》中编民有“雁户”,这是指那些没有固定住地的人家,象大雁一样飞来飞去。唐代的雁户”如同明代的“流民”一样,国家是禁止的,但有时禁也禁不了。

古代逃亡的人没有户口怎么办?

古代凡有户口的人家,就得按户缴税服役,每家有人丁就得缴人头税,有土地就得缴田赋。最穷的人一般也得缴纳按户和按丁计算的两种税。倘若遇到兵荒马乱的战争年头,或者水旱虫灾的岁月,农民唯一的出路只有逃亡了。北齐时,逃亡的人口几乎一半,朝廷财政困难,命孙腾、高隆“括户”,搜查逃亡户口,重编了六十多万户。唐高宗时,李峤向皇帝报告:

“今天下不少百姓逃亡,国家的差事找不到人干。那些逃亡的人没有户籍,关口要道,山林泽群,任其乱窜,实在是一种祸患。”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摆脱户口逃亡的农民,有的人投到了大地主、大官僚门下当奴仆、部曲、荫户、客户、佣工、雇工人。东汉末年,河北大豪强袁绍的徒附有二万户,充当家兵的有二千人,后来被曹操攻破,全部为曹操所有。国家的户口,变成了私人的户口。有许多逃亡的农民到寺庙当和尚、尼姑。南朝时,京城里有僧民十余万户,其他地方有五万多;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勒令三万僧人还俗,增加了劳动力。明清时期的流民大部分逃往山区,在那里开矿开荒。在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交界的广大原始森林里,聚集了一百五十万流民。

农民逃亡,户口册失效,国家税收减少,财政引起困难;流民在新地区聚集,无法无天,政府又害怕他们滋事,于是下令封闭山区、关闭矿井,派兵撵他们回乡。这一来,官逼民反。

明中期,在浙江、福建爆发了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民和农民起义;在三省交界的荆襄地区爆发了数十万流民大起义,明朝政府采用残酷屠杀手段镇压起义,在自古以来没有编审过户口的三省交界的荒山老林地区进行了人口登记,建立了行政区划,共登记了九万多户,数十万人,设立了郧阳府,下置七个县,管理这地区的流民。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古代国家除设官管理户口外,还利用法律进行约束。

战国时,魏国专门制定了“奔命律”,惩处逃亡的人。汉代萧何根据秦律增设了户律,自此之后,历朝法律都有了户律。唐代户律中规定,如果不上户口,家长劳役三年;如果户口没有按要求登记清楚,或者少登记了人口,少登记一人徒一年,两个人罪加一等(一年半);如果逃亡一人,责打三十楠竹板子。明代、清代法律中的有关规定还要严厉些。

清代康熙皇帝取消了人头税,我国的户口迅猛增长。清朝以前,最高的人口数字是六千多万,自从清初实行了取消人头税的“摊丁入亩”之后,一百年间,人口从二千多万增加十几倍,突破三亿大关。《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人口为24,621,324人。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301,260,545人。清代进行了严密的户口编制,地方上实行保甲制,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每户都要挂“一家牌”,上面写着家长姓名、职业、丁男数目。每十家要挂“十家牌”,上面写着十家户主姓名,人口情况和十家共同守法、捕盗的公约,牌上还写着“一家犯法,十家连坐”八个大字。

古代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流动和维持社会秩序,还颁发过通行证。

西汉称作“传”,东汉至唐称作“过所”,用木板制成,长五寸,外加封木一块,上有御史印章,即所谓“出关之符”,明朝叫做“路引”。明朝在全国交通要道的关口和渡头分设巡检司盘查行人,没有政府路引不准通行。《大明律》规定,如果没有路引离开住地一百里,便作为偷渡关津论罪,军民越过边界,没有路引,则作为叛逃罪处死。

明朝洪武时,有个兵马指挥丁光眼,在南京城里巡街生事,检查来往行人,凡是没有通行证的人一律提拿充军。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古代社会里,人民没有迁徙自由,是不能随意下户口的。

如果犯了法充军,国家便把罪人户口下了。有的充军到“化外”、“口外”。“化外”,是指封建王道教化区域之外;“口外”是指中央王朝边塞军事重镇关口之外,那些地方是中央王朝的非控制区域,没有直接管辖和编审户口。此外,古代为了打击地方上的某种势力而把有关人户迁到另外的地方。

汉高祖刘邦把六国诸侯贵族迁往关中,把中原姓昭、屈、景、怀、田的五大族十余万人迁往关中和西南边疆,另行安置。明太祖朱元璋迁江南富豪于安徽凤阳,富豪们留恋故土,怀恨新朝,经常化妆成乞丐讨口溜回家乡,编了“风阳花鼓”沿途演唱:

“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减,清初号召“湖广填四川”,陕西、河南、湖广(湖北)、湖南的人迁徙到四川开荒种地这些自愿迁徒的人,摆脱了原地户口,可是一到四川立即新入户籍,照样向国家纳税服役。

古代就有户口登记制度,那么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结束语:

古代有一种理论:“民无百里之誉,千里之交。”意思是:老百姓不能享有大的名声,不能知道百里、千里之外的事情。几千年来,古代通过“版籍”和“路引”把人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这种强制统治,是造成古代社会闭塞、落后、愚昧、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EPMZX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3217.html

(0)
EPMZXI的头像EPMZXI
上一篇 2024-12-17
下一篇 2024-12-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